APP下载

乌尔逊油田低产井出液规律及间抽制度的研究

2016-02-05王传玉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8期
关键词:套环流压产液

王传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乌尔逊油田低产井出液规律及间抽制度的研究

王传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乌尔逊油田属于“三低”油田,其固有的油藏特点,决定了油井低产,水井低注。随着油井产量下降,地层供液能力与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不匹配的矛盾日渐突出,一些井出现间歇出油、供液不足的现象,这部分井采取全天开采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井下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采取间抽是改善这种井泵工作状况和降低油田能耗的有效措施。针对乌尔逊油田低产井参数不匹配的矛盾,开展了低产井出液规律及其合理间抽制度的研究,并按照上述方法采取措施后,提高了低渗透油田生产效益,节约了油田生产成本。

乌尔逊油田;低产;出液规律;生产制度

1 低产井出液规律研究

1.1关井时地层产液量变化规律

油井关井后,井口产液量为零,但是地层中的流体仍然向井底流动。地层流出液体全部用于增加油套环空内的沉没度高度,由于沉没度的增加,井底压力逐渐增大,生产压差减小;因此,流入井筒的流量也逐渐减小,油套环空内沉没度高度随时间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小。当井筒内压力场与地层压力达到平衡时,地层流体停止向井筒进液。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关井期间,井底油层的出液量与井筒内使油套环空内沉没度上升的液量相等,且由于沉没度与关井时间呈指数关系变化规律,对于1口井而言,油套环空的截面积是常数。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关井期间地层出液量与关井时间呈指数关系,即

式中:QGt——关井某时刻自地层流入井筒的瞬时液量,m3/h;

A——油套环空截面积,m2;

ΔHt——关井某时刻沉没度的变化值,m;

1.2开井时产液量变化规律

抽油机井开井生产阶段,井口产液量由两部分组成:自地层流入井筒的液量;抽汲过程中油套环空内排出的液量[1]。

1.2.1 开井时地层液进入井筒

油井开井时,在一定流压下,地层流体流入井筒的流量可以用沃格尔方程来描述,由于井底流压与油井沉没度存在线性关系,又可以用动液面与静液面高度关系来表示:

式中:Qt——地层流体流入井底的流量,t/d;

Qmax——井底流压为0时的最大产量,t/d;

H——油井动液面,m;

h——油井静液面,m;

Δt——时间差,h。

1.2.2 开井时油套环空排出液量

某一时间段内,油套环空出液量与沉没度下降值的液量相同。为了分析油套环空出液量的变化规律,在对乌尔逊油田不同排量且供液不足的17口井的生产示功图、动液面、产液量、系统效率等数据进行了连续监测,发现功图饱满度最低在17%、最高在43%,平均在27%时油井出现间歇性出液现象。以乌112-92井为例,通过监测连续示功图发现,沉没度降至22 m、示功图由饱满度变为36%时该井间歇性出液(图1)。油井间歇性出液后系统效率明显下降,供液不足前系统效率基本稳定[2](表1)。

图1 乌112-92井示功图和沉没度下降曲线

表1 乌112-92井不同沉没度下产量及系统效率测试

根据17口井的供液不足和间歇性出液临界状态,确定了乌尔逊油田的转间抽及间抽制度的调整标准(表2)。可根据油井生产数据对照相应泵径、冲程、冲速及沉没度、有效冲程比标准进行制度优化调整。

2 间抽制度的确定

2.1合理生产流压

Petrobras根据油流Vogel方程和已知采液指数,从几何学角度导出油气水三相渗流时的IPR曲线计算公式。某一产液量qL下的流压pwf为

qL——流压为零时的最大产液量,m3/d;

pwf——生产流压,MPa;

JL——采液指数,m3/(d·MPa);

qb——原始饱和压力下的产液量,m3/d;

pb——原始饱和压力,MPa;

qomax——流压为零时的最大产油量,m3/d;

fw——含水率,%;

Pwfmin——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MPa;

n——无因次系数。

根据推导出的油气水三相渗流时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及给出的合理流压与饱和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结合乌33区块的平均地层压力 12.81 MPa,原始饱和压力 3.84 MPa,乌115-99井含水25.0%,测试流压3.63 MPa时产液量为1.08 m3/d;乌117-103井含水5.0%,测试流压2.67 MPa时产液量为1.74 m3/d。计算出JL分别为0.12 m3/(d·MPa)和0.17 m3/(d·MPa)。因此,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这两口井不同流压下对应的产液量(表3)。

表2 乌尔逊油田不同排量井供液不足及间歇出液临界参数

表3 乌115-99井和乌117-103井不同流压下产量计算

为验证合理流压计算方法在乌尔逊油田的吻合性,开展了这两口井量油试验。乌115-99井流压在2.12 MPa时产量和系统效率最高,乌117-103井流压在2.24 MPa时产量和系统效率最高;流压在2~3.5 MPa之间产量最大,系统效率最高(表4)。供液能力减低。

液面下降曲线主要有抛物线形和近似直线形两种,随着示功图变为供液不足状态后,持续生产的油井会出现间歇性出液现象。

结合乌112-92井量油、系统效率监测数据及开关井动液面监测数据(表5)可以看出,该井最佳启停机时间为71.5 h和11.5 h,生产制度为关井60 h、生产8 h(图2)。

图2 乌112-92井开关井液面变化曲线

表4 乌115-99井和乌117-103井不同流压下量油及测试系统效率

2.2间抽井启停机时间

主要依据开关井液面恢复曲线并结合合理流压来确定启停机时间[3]。监测乌尔逊油田停机液面恢复曲线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即液面恢复不是直线型恢复,而是曲线型恢复。当液面恢复到一定值时出现拐点,恢复缓慢,这是由于生产压差减小,地层

2.3实施效果

对低沉没度供液不足井实施转间抽24口井,优化调整间抽制度10口井,在保证总产量不降的同时,实现日节电2018 kWh,年累积节电32.8×104kWh(表6)。

表5 乌112-92井不同沉没度下产量及系统效率测试

表6 2015年转间抽及间抽制度优化井效果统计

3 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每度电0.50元计算,年节电32.8×104kWh,折算电费16.4万元;同时降低了低产井检泵率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实现年少检泵2井次,节约检泵费用10万元。抽油机单井皮带耗损量由3.5条/a减少至2条/a,年节约成本1.8万元。上述共计节约生产成本28.2万元。

4 结论

1)通过开展低产井出液规律研究,确定了乌尔逊油田低产井转间抽及间抽制度调整标准,有效指导了油井工作制度的优化调整。

2)通过开展油井合理生产流压的研究,结合监测开关井动液面曲线,确定了间抽井启停机时间,实现了生产制度最佳化。

3)采取间抽对乌尔逊油田抽油机井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机采管理指标,节能降耗的同时,降低了检泵作业费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1]关宁,欧阳华章,李华.抽油机低效间抽井产液变化规律[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2):17-18.

[2]杨建华,曹新彩.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技术及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12,2(4):15-18.

[3]刘合,高甲善.关于抽油机井合理间抽制度的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0,22(1):69-72.

book=15,ebook=18

10.3969/j.issn.2095-1493.2016.08.005

2016-03-09

(编辑 李发荣)

王传玉,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从事油田生产技术管理工作,E-mail:h_wangchy@Petrochina.com.cn,地址: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乌作业区,021000。

猜你喜欢

套环流压产液
考虑多因素的多层合采产液量劈分模式研究
一种RTV硅橡胶交联反应釜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聚合物驱生产井流压特征规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渤海J油田化学驱无因次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
M110区长8油藏合理流压研究
夏店区块低恒套压下井底流压控制研究与应用
KD403:碗盖和桶装泡面
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油井产液结构优化方法
起重套环的胎模锻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