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照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思考

2016-02-05闵令涛朱健健

治淮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日照市用水水资源

彭 涛 闵令涛 朱健健

日照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思考

彭 涛 闵令涛 朱健健

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将水生态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201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率先组织实施了生态水系规划。

一、日照市水资源概况及特点

1.水资源概况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13.7mm,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7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86亿m3,地下水资源量4.81亿m3(地表、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3亿m3)。现状条件下,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0.84亿m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7.35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3.49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8m3,远低于世界上公认的1000m3水资源最低保障线。

2.水资源特点

(1)总量小、结构单一、无客水来源。日照地域狭小,水资源总量不足,仅占全省4.9%。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水源结构单一,以地表水源为主,地表水可供水量占全市可供水量的67.8%。无客水来源,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和省实施的“西水东调”工程日照市均不受益。

(2)开发利用程度高。总兴利库容9.38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63.6%;目前,全市年用水总量约5.6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38.0%,占可利用量的51.7%。

(3)水资源禀赋条件与产业结构严重不协调。一方面日照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日照市主要产业为钢铁、造纸、化工,这些产业均为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严重不协调。

(4)季节性缺水十分突出。受气象、水文等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季节变化显著,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存在着明显的丰枯交替现象。每年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70%以上,一年之内往往既有干旱、又有洪涝灾害出现,且连涝连旱较为明显。

(5)水生态保护形势严峻。虽然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水污染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日照市的工业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仍有待提高,部分河道、部分水域水质仍普遍存在超标现象;农村垃圾处理率还不高,多数农村污水均未集中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沿海部分地区发生了海水入侵现象。

二、日照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历史条件、管理权限、产业结构等限制,日照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日照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全省唯一无客水来源的城市。2015年,因连续两年干旱,降雨及来水持续偏少,导致7月份日照水库、马陵水库、巨峰水库动用死库容,20多家企业被迫停水、限水。

2.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计划用水、节水用水、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管理具体规范不健全,水资源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3.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特别是近两年干旱,骨干水利工程对于城市工业供水,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村人畜饮水、灌溉,明显保障不力。

4.全社会对水的认识有待深化

全社会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人爱水护水惜水”的自觉行动尚需进一步引导,全社会用水集约化程度和各行业用水效率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十三五”期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今后,日照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将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即以开展林水会战为重要抓手,建立工程体系;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建立管理体系;以健全制度、法规为保障,建立保障体系。

1.以开展林水会战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水利工程保障体系

统筹开源节流、城乡工农供水、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行维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实施现代水网工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水库增容加固工程、农村饮水提质改造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六大兴水工程”,计划三年建设各类水利工程5000处,城市供水能力达到80万m3/d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实施10条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成规划内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任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水质,基本建成日照现代水网体系,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2.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建立管理体系

一是以严控增量为重点,加强用水总量控制。①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要求公共供水管网内年取用水5万m3以上的项目要全部进行水资源论证,逐步开展城乡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园区建设等规划水资源论证。②规范取水许可审批,严控新增取水。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严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审批,落实取水设施收发证规定,做好取水许可变更和换发证工作。③加强地下水监管,保持地下水采补平衡。

二是加强用水效率控制,建设节水型社会。①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以林水会战、“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为契机,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宣传活动,有效提高公众的水法治意识和水忧患意识。②探索推进计划用水管理。根据省下达日照市的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年度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对区域内年用水量规模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③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继续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三是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促进水环境改善。①开展“清清河流行动”。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河道清淤、生态护岸、河塘整治、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建设,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②加强水污染防治。下大力气抓好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③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推进纳入国家规划的莒县沂蒙山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袁公河项目区、五莲县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有序推进水利风景区和湿地公园规划建设。

四是落实责任,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用水效率管理,严格计划用水,推进节约用水,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3.以健全制度、法规为重要保障,建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涉水法律法规,尽快修订完善《日照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制订出台《日照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规范性文件,严厉查处污染、破坏水资源、水利设施和非法取水用水行为,为日照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法制保障。

二是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及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开展水权和排污权交易,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三是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制度。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明确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和机制。

四是建立公众的广泛参与机制。建立公众的广泛参与机制,使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在水利系统弘扬“和谐、聚力、包容、向上”的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呼吁开展“清清河流行动”,并促使“人人爱水护水惜水,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理念成为每位市民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水利局276826)

猜你喜欢

日照市用水水资源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约洗碗用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村居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