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2016-02-05李杰
李 杰
作者单位:157014 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李 杰
作者单位:157014 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两组,观察组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结果 两组TESS评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理想,且起效快。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认知、动作等功能障碍。临床中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多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然而单用时疗效不甚理想[1]。近几年,无抽搐电休克(MECT)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选择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两组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精神与意识障碍、滥用药物等患者。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2±3.0)岁;病程:3~28年,平均病程(9.6±1.8)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6.6±3.1)岁;病程:3 ~27年,平均病程(9.7±2.0)年。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使用利培酮(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批准文号:H20050160)进行治疗,首发剂量为1 mg/次,2次/d;第2 d,提高用药剂量(2 mg/次),2次/d;第3 d,提高用药剂量(3 mg/次),2次/d,维持该剂量并连续服用3个月。(2)观察组采用醒脉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前,应建议患者至少禁饮禁食6 h,体位取平卧位,并静注1 mg阿品托,然后根据1.5 mg/kg的剂量注射丙泊酚,观察无睫毛反射时则根据1 mg/kg的剂量静注琥珀胆碱,待麻醉完全起效后则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期间,应提高监测力度,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连续治疗3个月,前1个半月治疗频率为1次/3 d,后1个半月治疗频率则为1次/周。
1.3 评判标准
(1)疗效评判标准:显效:幻觉、妄想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幻觉、妄想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幻觉、妄想等症状无变化甚至严重。(2)PANSS评分: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情程度,它主要包括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状态等3个内容,分值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严重;(3)WMS评分: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两组记忆力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图片、再认等4部分,分值越高提示记忆力越差;(4)TESS评分: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PANSS、WMS评分分析研究
治疗后,观察组PANSS、WMS评分分别为(64.82±6.55)分、(33.79±4.65)分;对照组分别为(78.24±7.05)分、(43.18±5.15)分。观察组PANSS、WM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2组疗效分析研究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为76.67%(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TESS评分(36.45±2.27)分与对照组(37.06±2.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共出现19例不良反应(31.67%),其中6例头晕、10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体重升高、2例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共出现20例不良反应(33.33%),其中2例头晕、4例认知功能障碍、9例体重升高、5例锥体外系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治疗费用分析
观察组治疗费用(9 326.8±245.7)元低于对照组(11 489.4± 380.5)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往往伴有认知、意识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3]。精神分裂症具有起病缓慢、较难根治等特点,大约30%患者会至少治疗5年且服用3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而无效[4],这往往会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该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往往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具有重要关系[5]。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改善,电休克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后经改良成为无抽搐电休克法,它指电流经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引起意识短暂缺失以达到无抽搐发作的目的,目前该方法的高效、安全性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好评[6]。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改变了常规电休克疗法,有效避免了患者的恐惧、紧张等情绪[7],并且治疗过程中联合麻醉肌松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8]。本研究发现,两组TESS评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无抽搐电休克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宋昊,马建东,陈永新,等. 奥氮平联合牛黄宁宫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 306-310.
[2] 陈彦方. 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31-234.
[3] 杨永和,刘冬梅,徐进. 大黄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 335-337.
[4] 蒲城城,姚贵忠,任峰,等.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8): 566-570.
[5] 章龙泽,陈阳. 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2): 1089-1091.
[6] 易正辉,徐庆华,盛国红,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5): 280-281.
[7] 孔庆梅,周沫,刘琦,等.无抽搐电休克长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 139.
[8] 闫明贵. 帕利哌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5): 41-42.
Effects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LI Jie Mudanjiang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Hospital,Mudanjiang 157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Methods We divided 12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control group used risperidon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SS scores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P>0.05),the PANSS score,hospitalization cos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s ideal.
【Key words】Refractory schizophrenia,Risperidone,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3-0045-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