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歌唱呼吸技术比较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腰腹部横膈膜丹田

周 婷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江苏 如皋 226500)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歌唱呼吸技术比较

周 婷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江苏 如皋 226500)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歌唱呼吸方面异同之处是很明确的,二者都高度肯定了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都明确了腰腹部的支撑,但在具体运用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前者是以提气为基本手段,后者是强调横膈膜下沉,腰腹部给予力量支撑为主要目的。从发声效果来看,民族唱法由于气息较浅,固而声音尖细、明亮、甜美赋有穿透力;美声唱法由于气息深沉,固而声音浑厚、圆润较悠美。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气息;呼吸技术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我国在声乐学院派教学上的两个主要的唱法流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两大唱法相互影响﹑交融,渗透并且相互促进,大大推动了声乐的发展和进步。但两者客观存在着现实的差异。以下,将从呼吸方面来比较二者在歌唱技术与歌唱效果上的实际差异。

民族唱法十分注重在歌唱中呼吸的运用技术,但是缺乏对呼吸的理论和运用技术系统的研究。以前,原生态民间唱法是由师傅对徒弟“口传心授”。都是由徒弟模仿师傅的教学形式。在历史上,我国的民间艺人社会地位都不太高,这就使他们在传授技艺上总会有所保留“留一手”,不然徒弟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状况,师傅就必然遭到被淘汰的现实命运。在一些古老的音乐史记中,可以寻找到歌唱中呼吸技巧的运用和基本原则。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史记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记载,“气为声之本”这是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已意识到的真理。“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游,气弱则宇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陈汝衡《说谭》转自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呼吸的方法不同对音乐是否能高水平诠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即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出自《乐府杂录》)意为:气息,自脐间向上到喉再呼气成声,产生抗坠之音,便领悟并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方法,能发出遏止行云,响彻山谷的悠美之音。昆曲始祖魏良辅先生讲过,“曲必择声,沙喉响润,发于丹田。”(参见薛良《歌唱的方法》)强调要以丹田之气为基础,上﹑中﹑下丹田上下贯通的原生态呼吸方法。丹田位于脐下二指的位置,与引文里“脐间出”同指一个位置。气与丹田是民歌歌唱呼吸的基本技术。民间戏曲中的唱法要诀为“贯顶﹑中松﹑气沉”,其中“贯顶”就是指声音从眉心处“上丹田”的位置穿透,“中松”为胸腔要上下畅通,“气沉”就是指气息要沉于丹田。此种气息运用方法与美声唱法中横膈膜下沉,胸腔共鸣﹑头部共鸣的气息运用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现实演绎中呼吸的运用上,民族唱法注重的是“以肚脐为中心点,开肋绷胃,瘦小腹”,以下腹部丹田处为支撑点来运用气息去演唱,开肋绷胃,收小腹都是提气的做法,必然使得气息较浅薄,音色从而会尖细具有穿透力且明亮﹑高亢﹑甜美。

美声唱法讲究的是自然呼吸,学院派授课最初会提倡学生以平躺的姿势,自然呼吸去体会美声唱法呼吸的运用。要饱满闻花般深层次的吸进去,使横隔膜下沉,用腰腹部加以控制来缓慢﹑自然﹑均匀地呼出去。美声唱法的呼吸讲究最自然的状态,认为婴儿般的呼吸是最完美的技巧。会练习打哈欠的状态来体验深层次的呼吸。气管自然打开,喉头下沉,从上至下如管道般贯通。美声唱法呼吸的支撑点是横膈膜,运用腹部肌肉有力的控制气息,横膈膜下沉,腰腹部有力的向外扩张,吸气时整个肺部和腰腹部充盈,从喉头到下腹部呈管状连通,气息深沉有力,不僵硬,所发出的声音圆润饱满具有浑厚的底蕴。美声唱法要求气息吸得深,并且运用口鼻并吸,使气息畅通﹑连贯,从而产生共鸣腔体的效果。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歌唱呼吸方面异同之处是很明确的,二者都高度肯定了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都明确了腰腹部的支撑,但在具体运用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前者是以提气为基本手段,后者是强调横膈膜下沉,腰腹部给予力量支撑为主要目的。从发声效果来看,民族唱法由于气息较浅,固而声音尖细﹑明亮﹑甜美赋有穿透力;美声唱法由于气息深沉,固而声音浑厚﹑圆润较悠美。理论上来说,前者更注重感性体验,缺乏系统的呼吸理论;后者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注重呼吸的科学性。所以美声唱法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值得民族唱法借鉴与学习的,在此基础上,要保留民族唱法特有的技术风格,从而更完美地体现民族唱法的魅力。

猜你喜欢

腰腹部横膈膜丹田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浅谈腰腹部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
腹式呼吸可给脏器按摩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