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运用音乐治疗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2016-02-05刘宇红
刘宇红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探析如何运用音乐治疗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刘宇红
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摘要: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对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使听障儿童难以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长期的发展下对听障儿童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社交、情感等方面。而音乐治疗是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治疗来减少听觉损伤,同时改善听障儿童在社交、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以逐步提高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关键词:音乐治疗;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音乐治疗的概念
所谓音乐治疗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在发挥音乐传统艺术欣赏与审美领域之外的作用下的应用与发展。在音乐治疗实施过程中,将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被治疗者、音乐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对人产生的认知行为的体验,包括心理、生理、情绪上的变化,以此来促进、恢复和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音乐治疗可以通过音乐来对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予以评估,再利用音乐的形式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而对听障儿童进行治疗、调节与训练。
二、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
听障儿童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加之老师和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我贬低、焦虑、敏感、行为不当等问题,逐渐降低对自我认识的能力,听力损失使这部分儿童在认知行为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上产生不平衡性,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情感特点。听障儿童在情感和个性方面受语言障碍的影响致使人际关系不够和谐,难以与其他同龄儿童进行交往或接触。在个性方面主要表现在情绪紧张、自卑、多疑、焦虑压抑,性格孤僻、对人怀有敌意等方面,这将严重影响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以及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记忆特点。听障受损的儿童在记忆方面多表现为逻辑性差,记忆支离破碎,识记速度缓慢,记忆表象贫乏不稳定等,但是他们的触觉、视觉、运动觉表象远比听觉表象要多,对一些直观形象具体的东西也比较容易回忆起来。
(三)感知觉特点。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使其在对语言和声音的感知上存有障碍,对外界事物的知觉信息加工不完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一般儿童更加困难,由于不能完全准确的掌握对事物的认识,对听障儿童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不精确等。
(四)思维特点。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听觉障碍的存在严重影响听障儿童的思维活动,使思维水平一直处于直观思维阶段,对事物的判断力和概括能力较差;对事物的本质做不到准确分析;同时对于数字计算这方面,由于缺乏对数的概念,也难以完成最简单的计算。
三、音乐治疗在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治疗为听障儿童提供语言能力
听觉损伤使听障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存有障碍,难以与一般儿童友好相处。一些重度听力障碍儿童因缺失对语言的经验,严重影响在音乐活动上的参与能力。因此,要求音乐治疗师要从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水平,用相符的语言或词汇进行沟通交流,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举办音乐游戏、乐器演奏、节奏模仿等方式,来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音乐活动,同时对听障儿童所反映出的信息要及时的予以反馈,更多的倾听儿童的心声,使各种感官功能度充分调动起来,以便更好的改善听障儿童的行为。
(二)音乐治疗为听障儿童提供听觉刺激
听力损失包括轻度(27-40分贝)到严重(90分贝以上)的两种听觉障碍。在这些听障儿童中,大部分是有一定听力能力的,对于这些轻度听障儿童只要根据其自身听力情况适当的调整和使用助听器,便可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的快乐,感受的自身的存在。如何更好的全面的利用音乐治疗调动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是音乐治疗师需要做的,音乐治疗师要在了解每个听障儿童的听力状况下,再根据听障儿童听力障碍的类型来选择适当的音乐活动或是音乐素材,同时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及治疗方法,观察哪些音乐对听障儿童来说是有感觉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音乐对残余听力的听障儿童还是有治疗作用的。在音乐治疗中,通过乐器演奏音乐,激活听障儿童处于“睡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节奏和旋律的交替刺激发挥了鼓励、唤醒、安慰等生理现象和心理影响,进而达到药物和人际沟通都无法起到的效果。
(三)音乐治疗对听障儿童的引导价值
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审美观的基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是音乐生命的源泉,儿童通过对乐律节奏的感受,能体会到音乐艺术中所表达的内容,体会到音乐的美妙。音乐治疗对听障儿童的引导价值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生理作用方面:音乐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音乐可以引起各种生理特征的改变,如呼吸、心跳、血压、脑波、皮肤温度、皮肤电阻、肌肉电位、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等的变化,调节大脑皮质、丘脑下部、边缘系统,改善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增进机体内部稳定状态,解除刺激所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使人体功能恢复正常状态,对听障儿童的身心治疗有辅助作用。
心理作用方面:音乐能影响人格,人格塑造中情感培养是最重要的方面,音乐包含了人的情感各个方面。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音乐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通过音乐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再造想象及增强创造性思维。音乐活动是极有序的行为,在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娇.如何培养听障儿童的节奏感[J].艺海,2013(11).
[2]严静.音乐治疗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5(25).
[3]黄静,由婧涵,白瑞.音乐治疗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