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形象分析

2016-02-05王聪聪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小人物知识分子

王聪聪

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128



《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形象分析

王聪聪*

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别里科夫是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其短篇小说《套中人》一文中,对于这一形象,人们往往看到更多的是他可憎可恨的一面,而忽视了他的可悲以及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别里科夫其实是可悲,他只是一个被套子套住了手脚和思想的知识分子,地位卑微,不被理解,精神受到极度的压抑,是一个在专制制度压抑下懦弱苟活的小人物。

关键词:套中人;别里科夫;知识分子;小人物

一、作品里的别里科夫

(一)卑微的知识分子

人只是一只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别里科夫就是那最脆弱的一个人,他只是一个卑微普通的希腊语教师,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没能力也无法同沙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相抗衡,他的命运只有一条路——任人宰割。他没有别人的关心,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乐趣,只是被束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担惊受怕。他就像是一株脆弱的芦苇,在社会的重压下显得越发的卑微。

别里科夫是一个在强权面前吓得失魂落魄的文弱书生,时常觉得自己被搅的“六神不安”,而他所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套子把自己套起来,这样便可以“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他很抵触新生事物,但不是与人争执或辩论,而只是嘴上时刻挂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的口头禅,对这种新生事物他根本无法改变、无法斗争。在“那上上下下都是奴隶”的社会里,他不过是一个被社会摧残的卑微的知识分子。

(二)不被理解

别里科夫其实想“跟同事们保持良好关系”,但由于自己“坐下来就一声不响,仿佛在调查什么似的”,因此人们总是感觉很沉闷,只要有他的存在人们就不敢大声说话,整个中学仿佛是在他的辖制之中。他也渴望别人的理解,却由于自己那陈旧式的论调而使人敬而远之。他也意识到了做人的尊严,但他的言行举止往往事与愿违,不被理解,常常被别人的玩笑和侮辱而心神不宁。他就是把自己的外表套上了套子,但自己的内心又怎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呢?如果他真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话就不会在乎自己“成为别人的笑柄”,最后在瓦莲卡的笑声中死去了。

如果那个社会给予别里科夫真正的关心,而不是嘲笑,那还会将自己装在套子里出不来吗?如果人们敞开自己的心扉,相互关心,不再沉陷与个人的自私自利之中,那么别里科夫还会始终处于担心恐惧之中,最终因其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吗?

(三)精神压抑

别里科夫处于高度的精神压抑之中。正如契诃夫自己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卑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当时正处于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之下,他们运用残酷手段禁锢人们的思想及其言论,告密者盛行,搅得社会人心惶惶。人们为了生存,只能用“套子”将自己束缚起来。别里科夫是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状态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生活是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可能随时都会有“什么可怕的乱子”发生,这种精神的压抑和紧张把自己禁锢在套子中,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后只能在死亡时才能感到一丝愉快。

从这一点上反映出了当时的小人物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人被强大的黑暗社会所束缚,精神极度压抑,自我价值根本无法实现,最后只能被社会所扼杀,失去自己的灵魂。

二、现实中的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在当时的俄罗斯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是作家对当时俄罗斯社会发出的呼吁,那么让我们回到当今我们的现实社会。其实我们自己本身有时也被各种套子所束缚,只是我们自己没有觉察到。比如说,现在有很多人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社会的承认,拼命的考各种证书,把自己的生命禁锢在了盲从的套子中却不自知。或者有时我们像别里科夫一样将自己置于自己的套子中来祈求自己生活的安静,以隔绝这个人世。

三、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别里科夫其实是可悲,他只是一个被套子套住了手脚和思想的知识分子,地位卑微,不被理解,精神受到极度的压抑,是一个在专制制度压抑下懦弱苟活的小人物。《套中人》是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存价值及其命运的思考的产物,让我们体会到在那种人压抑人性的专制制度下,人们是如何生存的,人们的精神是如何被摧残的,人们的命运是如何的。当下的我们该怎么处理好外界的套子和内心的套子这两个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呢?这也是这部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吧。

[参考文献]

[1]白红杰.“套中人”别里科夫形象探析[J].人文论坛,2010(4).

[2]方竞舸.羞涩套中人 [J].《婚育与健康》.河南:医药卫生报社,2011(9).

[3]刘雅悦.设套与解套——小说《套中人》读后解析[J].科技资讯,2011(02).

[4]刘玉真.别里科夫不是卫道士[J].标新立异读课文,2006(11).

[5]孟红梅.人在套中无所逃——对《套中人》中“套子”及主题的再认识[J].语文建设,2005(9).

*作者简介:王聪聪(199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及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115-01

猜你喜欢

小人物知识分子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