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2-05沈云
沈 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沈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7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指导作用,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驱动力,本文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倡导的主体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其中主体内容是24字核心价值观,这主要有3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主要讲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在社会层面,主要讲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在个人层面,主要讲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思潮和文化交融交流,新现象、新潮流起伏不断,迷人眼球。面对多元多异的信息化时代,需要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切实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这是由核心价值观具有的引领功能和其独特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指向和精神力量决定的。首先从理论品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层次清晰,始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理念。从实践指向上讲,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实践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又明确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精神力量上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作为我们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很多时候随着既有规则的破坏,新规则的不断确立和完善还需要探索,一时间,利益在前,道德在后,道德准则和要求被无情的利益和金钱至上现实打碎了,道德困境不断产生,许多人都在困惑,自己怎么了,这个时代怎么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正处于可塑期极强阶段,虽能较快接受新鲜事物,但对形形色色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宣传辨别力不够,极易造成价值观倾斜,甚至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淡漠,有的甚至只顾自己的利益,极端自私和利己,根本不把自己的成长进步和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联系,没有感恩心,没有奋进心,没有团结心,更谈不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心。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才能让大学生明晰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更好明辨是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才能坚决抵制诸多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观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昂精神,积极奉献,兢兢业业,以优异业绩为国家的各项事业添砖加瓦。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高校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加强引导,特别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来引导大学生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钙,人如果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没有方向观,失去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也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清醒认识、把握和引导好大学生主体意识,帮助树立和培养新的价值观,防止发生人生观错位,防止深陷拜金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财富价值观,阻止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蔓延。要通过价值观的重塑,让大学生明确时代使命,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始终与时代同步,自觉认同并坚定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作为自己终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并以青春和热情始终坚定奋斗。
(二)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精气神。一个人没有精气神,干什么都没更多追求。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激发激励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进精神,激发精神状态,时刻做到人人忠诚、人人尽心、人人争气。民族要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无法挺起来的。树立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树立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源泉。高校着力开展有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政教育,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以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来激发起青年大学生的报国之心、忧民之情,展示出强烈自豪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自觉地始终与祖国站在一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就是要塑造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深挖和打造无限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提升大学生综合创新创造素养,让大学生能跟上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创造,不懈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是其办校价值所在。
(三)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要通过先进科学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学会互联网思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海量的数据形成的冲击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就需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眼光,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全面推动网络文化创新发展,有效掌控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的主导权,构建有效的网络治理和引导模式,让网络文化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助力,进而发挥出正面引导作用,有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让网络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培养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
四、结语
面对当今时代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的转型多变时期,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特别是大力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凝聚起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2).
[2]刘明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浅析田.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8(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49-01
*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引领分层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LX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