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16-02-05王佳宁杜桂娥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学前教育

王佳宁 杜桂娥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浅析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王佳宁**杜桂娥*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家庭在儿童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物质、精神、知识和心灵等方面阐述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家庭;学前教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在儿童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作用更加凸显,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物质上的帮助作用

儿童毫无经济收入,因此,他们学习、生活的全部物质来源都要依靠外界,主要是依靠家长的经济收入。而家长的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够得到的住房、饮食、学习等资源的多少、优劣。

(二)精神上的培育作用

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首任老师,他们为人处事的观点、行为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教育不教育、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教育榜样的树立与否,都会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三)知识上的传递作用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积累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家庭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幼儿传递科学的知识。而且,小孩子好奇心是很重的,他们面对自然、社会中一些他们不理解的现象,总喜欢向家长问几个为什么。家长能不能向儿童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是即使并不了解但也会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都影响着儿童知识的学习、积累。

(四)心灵上的呵护作用

儿童心灵脆弱,面对外界的压力、挫折几乎没有心理调适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脆弱、幼小的心理进行呵护。家长作为孩子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①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成人、成才!

二、我国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庭对学前教育投资不足

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加之农村家庭家长的学前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导致农村家庭对儿童的学前教育投资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等的影响,少数家庭的儿童根本无法接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

第二,即使儿童能够入园接受教育,农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也较差;

第三,农民家长由于自身收入的原因,无法使孩子获得更多的课外书籍和益智玩具,更很少带孩子们外出游玩。

(二)家庭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不足

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在幼儿教育知识和敦育方法方面比较欠缺,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孩子的态度和能力等,从而导致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身体好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不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看到子女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②这类家长显然是无法纠正孩子错误的。

第二,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合理。诸如一些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打骂方式使孩子屈服,缺乏沟通和民主的气氛,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这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学校、社会上与人沟通、相处的方式。

第三,一些家长多言教少身教,嘴上确实教导孩子诚实,善良,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是脏话连篇。有的不仅言语上不注意,行为上甚至迷恋于打麻将等,在这种环境中很难想像会培养出一个懂礼貌、有好习惯的孩子。

(三)家长的知识与素养使孩子的智商开发不足

第一,家长无法帮助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之外学习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而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知识渴求。

第二,当孩子面对自然或社会中的一些不理解的现象而求助父母时,父母自身知识的欠缺使他们不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解答,如果再不查阅资料帮助孩子学习,这就极大影响了孩子的知识学习与积累。

第三,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智力训练,导致孩子的思维方式受限,影响智力发展。

(四)家庭结构与氛围使孩子的情商培养不足

第一,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长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③限制子女有独立的想法。家庭里的“小皇帝”更是受到父母桎梏的“小奴隶”。如此培养出来的儿童极有可能是低情商的个体。

第二,一些单亲家庭或是“隔代抚养”家庭中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与父母经常地推心置腹地沟通。陪伴这些孩子的是与他们年龄相差更大、代沟更深的祖父祖母、外婆外公,或是关系更远的其他亲

属。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等的心理,影响情商发展。

三、解决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及相关机构增加投资和捐赠

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进,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投资和帮助。第一,政府方面要在深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设置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帮扶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得到好的学前教育。

第二,校方也应该本着为儿童着想的角度,尽可能地争取到相关企业、慈善机构的捐赠,从学校角度弥补家庭投资的缺失,为儿童提供尽可能好的学前教育资源。

(二)家长端正教育态度并改进教育方法

第一,家长要注意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充满爱的过程中为孩子传授做好事、行善事的道理。即使孩子偶尔犯错,也不能打骂,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第二,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深刻认识到身教重于言传。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④父母是孩子仿效的模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里。

(三)家长要注意知识的学习

第一,家长要注意相关幼儿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从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更加得心应手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二,家长要注意涉猎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既为了提升自己的视野,也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之心、求知之欲。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儿童对知识的渴求,政府可以选派一些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帮扶农村家长对孩子进行知识上的传授。

(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第一,父母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民主的、宽容的教养方式,这都是比较可取的,而父母如果采取专制的、独裁的、放任的教育方式,这是不利于孩子高情商的养成的。

第二,父母要在生活习惯上树立榜样。有了好的榜样示范,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三,农村家庭一定要营造和谐的父母关系。在外出务工等情况下,父母也要尽可能地多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即使有些父母离异了,但每一方都应对自己的孩子尽到教育、抚养的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物质上帮助儿童、精神上培育儿童、知识上教授儿童,这是家长对儿童应尽的责任,农村家庭的家长更应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注释]

①张珊.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灵[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137.

②张玉林.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若干对策[J].贵州教育,2007,13:26.

③刘红.试论父母在儿童情商培养中的作用[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02:42.

④陈卫东.父母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导师[J].少年儿童研究,2002,12:34.

*作者简介:王佳宁,男,蒙古族,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彰武县城镇为例”基金项目成员;杜桂娥,女,汉族,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彰武县城镇为例”基金项目的指导老师。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28-02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彰武县城镇为例”(项目编号:201510165008)。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学前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