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
2016-02-05马小卫
马小卫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西安 712406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
马小卫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安712406
摘要: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育人,而并不是制器。大学生教育的意义不单单是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知识,重要意义是要教育大学生德育和智育以及美育和心育。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要人性化的,重要展现出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文关怀
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的标志。人文精神标志着大学与其他机构的独有气质。大学人文精神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延伸与精华,同时它也是时代精神的展现。人文精神呈现出大学对人的教育意义,同时彰显了大学的价值,能够让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意义
我们都了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而科技的进步也是依靠着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所以人文关怀在大学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可以为社会提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大学的教育里,大学生依靠实践体会去表现自己的潜力,这个过程里会持续不断的挖掘大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创造意识,这样能让大学生的身体得到磨练,还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心灵上面的洗礼与升华,指引大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观,让大学生感受到十分浓烈的文化气氛。大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解决困难以及深入研究问题的习惯。总而言之,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能够推进社会平稳的发展,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都离不开人文关怀。
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
(一)传统的教育制度常常忽略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当今社会我国的就业压力十分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直线增加。大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压力十分沉重的社会上被封锁,大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减少,缺少创新能力。大学校园限制了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这样对大学管理反而是起到反作用效果的,所以,大学教学管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们都被紧紧的制约着,发展不了个性。总而言之,传统教育不仅使大学课堂气氛僵硬,而且大学生们的思维也受到限制。
(二)学校缺少人文关怀,致使和社会脱离。在大学的教育中,学院往往只重视教学技能的管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综合控制,这样虽说是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但也影响了学生们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使大学生们没有办法真正亲自的接触社会与自然。这样就让大学生们毕业之后就业非常难,没有办法快速的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
(三)大学教学过多注重学生的成绩,缺少一些校园内文化。大学校园可以设立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注重的都是专业课程的学习,遵照学校的教学管理来生活。学校的教育点并没有集中在培养学生们的人格,学校也没有重点了解学生的内心愿望与人格尊重等。学校像是一个制造工具的工厂,想要制造出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低,社会对于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也感到很失望。
三、如何做到大学教学管理具有人文精神
(一)要学会转换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让大学教学管理展现出人文精神。大学当中的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学生们带去心灵深处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慰藉。在大学校园中学校与老师都是学生的施教者,大学教学要学会丢弃那些老套的教学理念,别太过分的追求高分数,要多学会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变换一下课程的考核标准。在课堂上学会引入一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增强课堂的趣闻性,还能够丰富老师的讲课内容。学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都要渗入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这样大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取人文精神的情感内涵。各大高校都应该参考国内外的先进优秀教学管理模式,不断的专研探索和亲身实践,归纳出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教学管理方法。
(二)学校应该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改良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学校应该创建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要清楚教学目标。学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过程的策划来展现教学的人文价值。学校在评判教学内容与视察学生的时候,不应该只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还应该用其他的方法来考核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比如像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与品质道德等来考核。
(三)学校要时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提升大学生的团结合同精神。学校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关心,让大学生在情感交流的环境中受教育,养成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们的社会使命感与热爱国家的情感。让大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以及气质和需求获得突破。学校应要持续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大学生们具备迈向社会的能力。大学教学管理体系中一定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这是大学教学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理念。我们国家的大学教学制度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国家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传统的理念,所以,大学在人文关怀的问题上还存在认识不及时的问题。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一定要进行改革,这样才会有利于我们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大学教学管理体制应该加强老师的职业素质,老师的职能不单单是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是重在教育学生的自身素养和品质。老师应该学会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换成简单易懂的知识传教给学生。当今社会我们注重的再也不单单是学生的成绩,而是注重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人良好品德的修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为我们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去铺垫结实的基石。
四、结束语
在大学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文精神,这样能够让大学生们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能有利于大学生们提升心理素质与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在品德和能力以及个性和知识等各个方面得以全面提高,像这样的全能型教育体制能很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大学教学管理一定要注重人文精神。通过以上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的阐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董黎萍,崔发强.论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5:125.
[2]高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J].赤子(中旬),2014,12:39.
[3]高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J].赤子(上中旬),2014,10:3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