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研究
2016-02-05李婷
李 婷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研究
李 婷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监测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性监测和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清醒时间等临床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监测和护理方法能够提高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清醒时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different par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period,6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observ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care monitoring,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group monitoring and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rrhythmia incidence,awake time,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par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In different part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rrhythmias,Incidence,Awake time
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本文归纳总结了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0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患者年龄在6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5±4.27)岁。实验组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14例,下壁与后壁心肌梗死8例,下壁合并右室急性梗死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患者年龄在62~80岁,平均年龄为(68.45±4.52)岁。对照组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13例,下壁与后壁心肌梗死9例,下壁合并右室急性梗死8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常规监测和护理方法。患者在住院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立即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准确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1-2]。如果在心电监护的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该立刻将心电图波形打印出来,并交给医生,以便为患者治疗科学、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1.2.2 观察组 (1)心电监护:在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之前,应该确保患者使用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完好无损,能够准确的辨认ST段、QRS波、P波[3]。在心电监护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心电波形式进行准确的记录。(2)血压监测: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血压、血流动力学、思维意识进行监测,一旦患者出现胸闷、不适等情况时,应该做好应急处理措施。如果患者心跳过快、血压降低,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4]。(3)不同部位患者的监测护理: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护理和监测过程中应该避免心房颤动、心律失常、休克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护理重点,应该认真记录患者的起搏阀值、起搏器功能、心电波变化情况等,预防和减少患者导管脱落、心律失常现象的出现,加重患者的病情[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治疗的同时,应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容量负荷情况进行监测,防治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做好应急抢救准备,不贻误患者的抢救时机。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3例(10.00%),缓慢型心律失常2例(6.67%);对照组中,快速型心律失常13例(43.33%),缓慢型心律失常6例(20.00%);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清醒时间为(3.15±0.28)d,对照组为(6.26±1.26)d;实验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主要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会伴随心律失常、心功能衰退等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6-7]。为了预防和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应该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监测与护理工作中,应该把心电监护作为重点的监测内容。在为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一定要及时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功能,确保其工作正常,能够准确的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同时,也要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功能,如果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功能出现故障,就极有可能贻误患者的抢救时机[8]。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和护理手段,很明显的看出,实验组患者的监测和护理方法更强调综合性,除了给予患者常规的心电监护之外,还给予患者血压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干预措施。在每一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都对干预方法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分解,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9]。
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综合性护理监测和护理方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田杰.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5):99-100.
[2] 杜俊芝.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对策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5):105-106.
[3] 杨树文.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与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7):175-176.
[4] 刘晓霞.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要点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242.
[5] 王爱琳,张丽. 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58-159.
[6] 胡敏芝,苏若琼.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人的监测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8):714-715.
[7] 高续新. 循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33-134.
[8] 王莉华.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21):223-224.
[9] 王娟.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12-21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0-018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127
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Monitoring and Nursing Research in Different Par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s
LI T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ternal Medical,Central Hospital of Kaifeng,Kaifeng He'nan 475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