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现状研究
2016-02-05安振楠李荣飚
安振楠 李荣飚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三亚市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现状研究
安振楠李荣飚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本文构建了海南省步入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后,农村劳动力在各方面受国家政策机制相影响的结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三亚市作为海南省第二大城市,作为我国旅游的天堂,城镇化建设进程势必走在海南省前列。为了加快三亚市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三个问题论述了国家政策对三亚劳动力人口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加快三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分布;技能培训;政策导向
自从步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迈进,海南省三亚市旅游业大发展的帷幕也在拉开,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劳动力的问题,因此如何全面认识三亚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马克思曾针对劳动力流动提出过:工业化进程与劳动力转移存在内在一致性。单纯的劳动力由传统第一产业部门向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源。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实例分析法对三亚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进行探索,论述、比较国家政策对劳动力在各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三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和培养的意见。
一、由旅游业带来的对三亚市农村民族格局和劳动力分布情况的影响
三亚市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三亚人口75万左右,并且聚居了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并且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接近一小半。伴随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外出工作并且分散化的影响,三亚本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正在消亡。尽管中国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1]三亚市人口总数的数量也发生着变化,从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三亚市人口数据显示,三亚市常住人口为685408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8229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03112人,增长42.11%。平均每年增加20311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58%。人口流动性增加了。从三亚人民微观的个人行为来观察,三亚劳动力人口的流动具有比较明确的低技术性[2],所有的劳动力只能从事在建筑业和加工业,因为三亚市的工业化基础很弱,没有那么多的公司和企业为其提供最够多的工作机会,导致三亚劳动力大部分会外出工作。但伴随着三亚作为国家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旅游业不断壮大,促成了很多适合受教育程度要求并不高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工作机会不仅留住了本地劳动力不再外出打工,更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在三亚定居,这也是这十年来三亚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所以国家发展旅游业振兴三亚经济的政策还有国家对“三农”等扶持农民创收和就业的政策给三亚的劳动力人口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少数民族留在三亚,产生少数民族聚居地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从另一个方面说,保护了三亚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的发展,有利于三亚少数民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促进了三亚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二、了解三亚市各地区农村农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认可度
如果一个城市向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其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必须要提高,这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也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三亚市少数民族以黎、苗、回族为主,三亚市复杂的民族布局,为培训工作带来了不便。由于汉、黎、苗、回等民族民俗风情各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沟通不便,培训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少数民族村民的抵触情绪,导致难以达到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目标。研究三亚市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探寻因地制宜的技能培训技巧成为摆在培训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成为培训相关人员的必修课题。伴随三亚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很多利民惠民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一些落后地区的就业意识。
三、综述三亚市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政府政策解决办法
综述三亚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出路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构成。年轻人90后正成为三亚劳动力转移的主体,这种形式并不有利于三亚整体人员教育素质的提高,很多人没有读大学就及早踏上社会,不利于三亚高素质人才建设的政策。第二,三亚地区旅游业区域保护政策限制了先进人才的引进,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性产业,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但这些机会都包括大部分家族式企业经营模式,很多人都是因为’’走关系’’或者’’走后门’’进来的,而真正能够提高三亚市旅游业和服务业的人才根本没有被引进。导致了这几年三亚市的旅游业市场频频出现问题,不良现象经常显现与媒体报端。第三,政府组织的很多技能培训工作应该多吸收一些本地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不要按照学历或者机械评估的方法选择技能培训人才,外来的人才可能并不适合于很多当地三亚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技能培训,假如吸引很多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培训人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以上出现的不利于三亚劳动力人口转移出现的问题,其解决之根本办法我认为还在于三亚当地政府对三亚劳动力的正确认识和观念问题,也就如何把“包袱”转换成“资源”[3],将就业和再就业的着眼点定位于提高人口质量,争取使每一个工作都由最合适人来做,让每一个想学习想提高的人都有机会学习。而这些政策实施必须要通过发展经济、扶持提高三亚本地旅游企业广开就业门路吸引外资,尽可能多提高三亚市经济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扩大国际旅游环境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人才培养投入越多经济效益提高越大。另外政府引导的媒体等宣传机构要大力宣传使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山沟意识的羁绊。使他们认识到三亚市全民素质提高会使得三亚市整体旅游环境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值得关注的中国濒危语言.新华网,2011-08-05.
[2]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动1成因及合理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92005122-24.
[3]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基本策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