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重装铁骑
2016-02-046904
6904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伴随着威武雄壮的军乐声,22辆国产99A型主战坦克组成的箭型方队在天安门前隆隆驶过,威不可挡。99A的出现,是中国坦克人数十年苦心铸剑的成果,也是兵工人数十年尝胆卧薪的奖章。它从99式坦克发展而来,把它评为世界坦克亚军,是当之无愧的。99A向世人宣告:中国真正跨入了世界最先进坦克技术领导者行列!
99式坦克的设计突破
1984年7月,中国第三代坦克研制正式立项,是“八五”、“九五”期间四大重点武器装备型号工程中的唯一一个陆军重点项目。为了实现研制目标,以祝榆生为首的研制团队结合国情,以自主研发为主,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出了“高度综合、系统取胜”的设计理念,经过艰难抉择,先后确定了火炮、火控、防护、动力、传动等关键分系统的方案,在工业技术基础不如发达国家的条件下,通过整个武器系统的有机综合、系统匹配与优化设计,达到总体优化的效果。(有关第三代99式坦克的研制,请参阅《兵器》杂志2012年第1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传奇祝榆生和99式坦克》)。经过艰难攻关,上述分系统研制都取得了巨大成果。
就火力而言,2003年《大众科技报》采访99式副总设计师王哲荣院士时,王院士表示,“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
99式坦克一开始就确定采用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但我国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器件水平都比较低,无法研制出类似于豹2和M1的上反式炮长镜。于是中国设计师创造性地发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本世纪初99式第一次出境参加多国联合军演时,在外方坦克有效射程之外且未经校炮的情况下三发三中,夜间射击亦是在外方坦克有效视距之外首发命中。外方不得不临时修改了参演科目。
99式应用了我国最先进的高性能陶瓷复合装甲,并首创模块化结构,能够在战时快速更换,还可以在关键部位外挂多种不同型号的附加装甲。99式的整车高度和长度都比西方坦克低,加之采用3人制车组,节约了大量重量用于加强装甲,因此在防护性上超过了多数西方坦克。在上文的采访中,王哲荣院士还表示“就坦克防护水平而言,炮塔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如果在炮塔和车体上加装新型双防反应装甲后,抗装甲和破甲弹的能力可达1000-1200毫米。”
但是由于工业基础不足,99式坦克在动力环节遇到了最大的难题。西方国家装备的主战坦克全重一般都在45-65吨,发动机功率在735千瓦至1119千瓦,单位功率一般在17.5千瓦/吨-20千瓦/吨。西方国家坦克从零加速到32千米/小时只需要7-10秒,甚至可以规避线导式反坦克导弹,而我国当时主要装备的80式坦克性能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加速普遍大于15秒。这成了99式研制中的瓶颈。
祝榆生综合考虑了国内在研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研制进展,提出“两条腿走路”,以较为成熟的发动机方案作为主份,以尚不够成熟、但比较有潜力的方案作为备份,同时开展研制。主方案如期研制成功,达到了882千瓦(1200马力)的最大功率,满足了99式的定型要求,为发展后续坦克打下了基础。经过了整整15年的磨砺,坦克最终于在1999年设计定型。99式无论在火力、机动、防护能力上都不逊色于任何一款西方坦克。
99A坦克的技术跃升
面对辉煌的成绩,中国坦克人并没有停歇。在99式坦克定型之际,99A坦克的研制工作就已展开。在全面分析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特征后,研制单位提出了99坦克整体大改的技术方案。
新世纪开始,世界各国都在对原有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进行全面升级。例如M1A2SEP、“豹”2A6/7、“挑战者”2E全部升级为新型复合装甲、附加装甲,甚至加装了主动防御系统。要确保99A的领先地位,火力必须有进一步提高。为此,99A更换了新型的125毫米主炮,比之前型号射程更远、立靶密集度更高、寿命更长。还安装了炮口校正镜,可以随时发射激光对火炮的弯曲程度进行测量,并输入火控系统进行修正。
为了更好地改进99A的防护能力,99A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大型炮塔,在加厚了正面防护的同时,增加了侧面和顶部的防护能力。新炮塔造型独特,侧面看呈不对等楔形布局,可以有效提高炮塔正面的物理厚度、最大可能减小窝弹区的存在。同时还在炮塔顶部铺设了厚重的附加装甲,增加对抗攻顶弹药的能力。
99A的炮塔顶部非常简洁,在炮长舱口后方设有一个通用接口底座,可以选择性安装改进型激光观瞄压制系统、遥控武器站系统、主动防御系统等一系列外置设备。
针对99式坦克动力系统的不足,99A坦克换用一台1103千瓦(1500马力)大功率柴油机和匹配的全自动液力机械综合变速箱。从外观看,99A车体后部增高明显。动力传动系统组合实现了整体吊装、快速更换的模块化设计。功率的增加使坦克机动能力的直线上升。99A坦克的动力已经不再是99式那种刚好够用的状态,达到了充沛和富余的程度。99A坦克在2014年的中俄联合军演中一骑绝尘,把T72坦克甩在后面。(新型柴油机研制故事参见《兵器》杂志2009年第11期《钢铁洪流的强劲心脏——山柴公司访谈录》)。
传动装置除了自动模式之外,还保留了传统的手动模式,在坦克战伤或者出现重大故障时,依然能够拥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让99A能够成为新世纪主战坦克标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火控系统。由于器件和工艺的进步,新型火控系统改为上反型,其瞄准线稳定精度受外界扰动强度变化影响小;镜炮同步测量精度高,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机械磨损使测量精度降低的情况,能够更好地同热像仪结合,夜间亦可同步稳像。
先进火控系统结合微机控制的自动装弹机,使125炮的强大威力得到充分发挥。毫不夸张地说,99A坦克无论是同步交战目标数量还是单位时间打击数量,都是比较领先的。
在99A研制中,信息化改进被列为第一要素。99A安装了以数据总线为基础的整车信息化系统,同时还安装了通用型数据链,车际信息系统。可以通用数字地图、敌我识别、定位导航、数据通信及显示、故障诊断等技术,实现各系统与乘员之间、乘员与乘员之间,以及与友邻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可交换和共享的信息包括车辆位置、地形、作战图表、敌人与友邻的位置、战斗报告、战斗计划与命令、火力呼喚、目标指示,油料和弹药消耗、车辆技术状况等。该系统可以使整个坦克部队有效地集中和协调火力、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减少乘员误差,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同时还可以使坦克与武装直升机、自行火炮、步兵战车、保障车辆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即时传送。
信息化提升了坦克的感知能力。通常坦克身处战区的最前沿,既是信息的前沿收集者,又是信息指令的最后执行者。99A全面信息化之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管理能力。凭借车际信息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化火控系统等,能够“先知先觉”,先敌发现并迅速、准确地处理、传递信息,为上级了解、掌握战场态势和准确判断战场形势提供可靠依据,并能先敌做出反应。
99A坦克问世时间短,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还需要逐步解决完善,坦克的可靠性也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把99A坦克评为亚军。
99A坦克的成功,不只是一个产品、一个团队的胜利,而是整个中国军工体系的胜利。通过99A坦克的研发和生产,兵器工业部门和协作单位的设计理念、技术思路、研发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