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文化影响下的徽商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楚文化徽商楚国

刘 舒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楚文化影响下的徽商

刘 舒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成长于徽州这块土地上的徽商们在明清两代成为当时商人界的佳话,他们的富有令人又羡慕又嫉妒,他们的成功依赖于徽州人身上的良好品德:吃苦耐劳,开拓进取、诚信和谐、开放融合。徽商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质,追根溯源,我们可以看到楚人的影子。而且在战国晚期,安徽全境已经并归于楚国管辖。至楚畏秦逼,楚国都城也从湖北辗转迁至了今安徽寿县。政治高压下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侵入,即使至楚国被秦灭后,楚文化对安徽这块土地的影响并未因为楚国的灭亡而消散,相反地是深深扎根于此地。

徽商;楚文化;影响

一、楚文化在徽地

古时的安徽是一片江河湖泊众多,气候温暖湿润的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宝地。从考古发掘可知,这里为人类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提供了很好的地理条件。早在西周建立,周天子就在安徽境内分封了几个诸侯。其中一位名叫“晥”的大夫被分封到今天的潜山县一带,其爵位是伯爵,故又被称为晥伯。到了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周王室的统治日趋衰微,此时江淮地区领导诸夷的徐国也因召虎南征遭受重大打击而一蹶不振,企图“问鼎中原”。据统计,从公元前622年楚国灭安徽境内的六、蓼两国,到了公元前447年楚国灭下蔡,170多年的时间里,安徽境内几乎战争不断,有45个国家被先后灭掉。[1]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了。这时的楚国几乎控制了整个安徽全境,富饶的江淮地区成为其重要的实力来源。比如姜亮夫先生曾对楚国鼎盛时期的地理大势作过这样的描绘:

楚国之境,北接汝颖,南接衡湘,西连巴,东进吴。方城带其内,长江梗其中,汉水、淮水、沅、湘之属,迄其上下。[2]

公元前261年,楚国迫于秦人的逼迫,迁都巨阳,即由湖北的江陵迁至安徽阜阳境内,后向东迁徙至寿春(今安徽寿县),以寿春为郢。最后楚人统治了安徽长达300余年,楚人不仅把政治中心迁到了安徽,而且还把经济和文化中心转移到了东境。最后楚国就在安徽这块土地上被秦国灭亡。虽然在政治上,秦人灭亡了楚国,但是安徽这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却不可避免地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

二、徽商的产生及其精神

徽商,又称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旧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徽商来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商业是由专门的商人所从事的商业交换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不可或缺的行业。在古代封建社会,商的社会地位是最低下的,但是徽商却在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从气候条件来看,古时的徽州是一个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农业收入不足。在历史上多有对此的记载:

“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不宜稻梁。

“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赡一,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3]

从这些记载上可见,当时的徽州是个人口众多但是耕地极少的地方,当地生活的人单单靠从事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其生存的需要。面对这种两难的局面,徽州人只能选择外出谋生。

徽商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靠他们变废为宝的创造能力,还因为他们秉着诚信的原则与人们做生意,诚实守信也成为徽商影响后人的可贵精神。除了开拓进取、富有创造力和诚实守信;徽商的开放融合的文化氛围以及注重实用的价值观也成为了徽商生存立足的可贵精神。比如胡玉梅酱园的创始人胡玉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土法制造蚕豆酱罐头的同时,又从上海聘请专业机械师,与时俱进,接受西方先进的机器,就此胡玉美酱园开始由手工业走向机械化生产。

三、楚文化对徽商的影响

楚文化是微商的精神源头,楚人筚路蓝缕等楚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徽商文化中,并且在徽商群体的经商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便是这里所定义的徽商特征。归纳起来,主要由如下几点。

(一)勤奋能吃苦。徽州有谚语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从这句话可见当时徽州的生存环境之恶劣。可就是从这种恶劣环境中徽州人并没有放弃生存,凭着自己勤奋吃苦的精神使得自己在商界获得巨大的影响力。这种精神不恰恰是与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一脉相承。

(二)开放融合,富有创造力。如青铜冶炼技术,本来是楚人学习中原与吴越的技术发展起来;而丝织、刺绣和木工技艺则引进于鲁国;楚式鬲的原型也是楚人从中原引进。这都突出表现了楚人善于学习创新,体现了楚文化开放融合的特征。而徽商正是继承了楚人的这个特征才能在他们的事业中时刻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使他们的家族事业能一脉脉传承下来。

(三)精明与能干并存。从关于徽州名菜臭鳜鱼的来历故事就可以看出徽州人独有的精明与能干,精明在于他们善于化腐朽为神奇,能干在于他们能很快得将臭鳜鱼这道名菜宣传为徽州菜的标志,并让徽州菜名噪天下。这是商业战术上的成功典范。而一项被外省人称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湖北人,湖北作为当时楚人的主要活动区域,这里生活的人自然也保留楚人的性格品质,即精明能干。

综上所述,在徽商身上我们看到了楚文化的特征,作为曾经被楚国统治的区域和最终寿终正寝的地区,那里生活的人受到了楚文化的深深影响。这种文化影响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对他们未来在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影响深远。

[1]欧阳发.安徽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4.

[2][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江南》二十,清光绪27年(1901)图书集成局铅印.

[3]道光《徽州府志》卷四.《营建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G

A

猜你喜欢

楚文化徽商楚国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论“新徽商”的定义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小燕子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徽商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