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疆政治安全的治理实践:问题及对策*

2016-02-04刘会柏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威胁云南

刘会柏

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云南边疆政治安全的治理实践:问题及对策*

刘会柏**

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政治安全是每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核心所在。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国力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针对于边疆政治安全问题,依旧还存在着很多威胁。而云南作为我国南方重要边疆要塞,其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云南边疆政治安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我国云南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带来一定帮助。

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问题及对策

云南不仅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域,也是我国国土最南端的边疆。虽然当下我国已然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但在边疆政治安全上依旧还存在着诸多隐患。不管是来自政治系统内部的政治安全威胁,还是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政治安全威胁,都或多或少的对我国的云南边疆的政治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鉴于此,我国只有认真的去分析和反思我国云南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治理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才能让云南等边疆政治安全带来有效的保障。

一、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问题分析

(一)政党执政安全威胁执政合法性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隶属于地方政权建设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境内需要对民族关系做到有效处理,对边疆匪特进行清剿,另一方面境外需要应付国民党残军骚扰,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地方政权安全。“大跃进”等运动的影响,促使边疆人民群众对中共执政信心出现波动,造成中共不得不以意识形态建设来当做主要工作,甚至引发了“文革”的出现。而随着毛泽东同志的逝世,逐渐打破了构建在个人崇拜上的意识形态工作,边疆意识形态安全面临重大威胁[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相关中共领导人开始落实改革开放,对云南边疆民族进行沿边开放,在经济绩效上构建执政合法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边疆政治安全逐渐变成了威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因素。当下,我国云南边疆民族区域政党执政安全正遭受着多个方面的威胁。首先,精神懈怠的危险。当下云南边疆民族区域中的诸多党员干部虽然具有着较好的精神状态,但依旧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十分严重,如:理想信念不足,宗旨意识较弱、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其次,能力不足。云南边疆地区不管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政治民主建设上,都相对较为滞后,除了因为相关的政策影响之外,最为主要的还是该地区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的原因,如:缺乏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缺乏实现政治民族能力、缺乏维护社会秩序能力等。

(二)缅北地方武装对政党执政安全及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很大威胁

在云南边疆地区政治安全问题中,缅北民族地方武装是所存在的最为重要的威胁之一。缅北民族地方武装时常会与缅甸军政府爆发战争,从而也就对云南边疆的政党执政安全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威胁。例如:15年3月13日,蔓延到我国境内的缅甸内战,造成了我国云南省人们群众出现严重死伤事件,这对边疆人们对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信息造成了严重影响[2]。据相关调查显示,当下缅甸还有近二十多只政治取向不同,且不受缅甸军政府控制的地方武装力量分布在其中。而分布在中缅边疆的武装力量就多达五支,由此可见,我国云南边疆的政治安全时刻遭受着威胁。

(三)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主权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在云南边疆民族区域内,很多西方国家运用这各种手段,不断的培植着诸多敌对势力,如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企图以此来分裂中国,威胁我国主权安全。其中最为典型的敌对势力主要为1959年3月17日出逃到印度的十四世达赖喇叭·丹增嘉措,其通过所建立的流亡政府对中国进行一系列的分裂活动,甚至妄想构建“大雪域王国”。其次,由王宝军事集团多年来,策划了多起分裂我国的活动,妄想构建一个“寮蒙王国”。最后,是在1994年六月,由西方国家支持,在泰国清迈成立了“文蚌同盟”,妄想通过分裂中国的方式构建一个“文蚌独立国”。

(四)云南意识形态安全正遭受着境外宗教的渗透威胁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屏障。近几年来,诸多西方国家通过宗教渗透的手段,在我国云南边疆各民族中开展思想渗透,企图以此来进一步“分化”我国。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基督教的思想渗透。在云南边疆地区,单单运用基督教进行思想渗透的就有八十多个组织,例如:扎谍老佛祖、印缅“爱与行动”组织等[3]。就目前而言,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于基督教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还出现了“创新”,如:通过免路费、学费等方式,诱导我国青年人才出国深造,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渗透、利用诸多非政府组织以环保等名义来实施渗透等。此外,南传佛教“缅僧入境”也对我国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就目前而言,由于西双版纳和德宏南传佛教寺庙中,日渐减少的僧人数量,对傣族民族的正常宗教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缅甸方向上的数量则不仅数量多,且都具有很好的素质,从而能促使外籍僧人入境讲经的现象越发普遍,进而也就对边疆诸多政治安全问题的出现带来的可乘之机。

二、针对于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问题的有效治理对策

(一)对云南边疆开发和建设进行大力推动,让其物质基础更加夯实

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云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我国东部的一些沿海城市而言明显要满很多,且市场发展水平也较为落后,贫困问题越发凸显。云南边疆地区经济的贫困现象以及边民素质普遍不高等,都为我国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问题的发生带来了诸多可乘之机。从当下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国家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只有对经济发展进行不断的促进和推动,对物质基础进行不断夯实,才能让国家政治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是因为经济落后所引起的[4]。”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知道想要通过大力开发和建设云南边疆地区,并不能够让云南边疆所有的政治安全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想要维护好边疆政治安全,还需要从多个角度上出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其目标。

(二)重视起云南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将我国的精神屏障构筑出来

云南边疆地区虽然处于我国西南部最为边远的地区,属于边缘性位置,但却是东西方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交汇处,更是西方势力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入侵渠道之一。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屏障。当下我国想要解决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问题,就必须重视起云南边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将人民的意志、思想和精神进行全面统一,有效地去回应人民的呼声,并尽可能的化解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在我国云南边疆区域,我们特别应该对边疆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社会主义认同教育,促使边疆群众能够融入到祖国的大家庭中。此外,我国还应对主流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建设进行大力推动,从而才能最大程度地让边疆群众对云南边疆的主流意识形态、地方政权、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秩序的认同感得以有效形成。

(三)严格遵守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对制度保障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政治制度是否具有稳定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是确保边疆社会运作能够正常的重要基础和依据[5]。但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需要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特定的历史、政治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制度的形成也同样需要的“土壤”。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我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后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此涌现出来许多仁人志士,为复兴中华而不断努力和前进,例如: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等。他们不但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思想,甚至还构建了属于自身阶级的政权,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直至今日,逐步在此回到了世界强国之列。针对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其主要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做到严格坚持,从而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制度创新,让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得到有效维护。

(四)维护好社会政治秩序,筑牢现实根据

发展中国家只有将稳定的政治秩序构建出来,才能实现国家的民主和自由。对于我国而言,要想实现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首先就必须使得中央的政令通畅,且地方及基层政府能够做到有效执行中央的政策、指示和命令。其次,基层政府应该对民情做到准确掌握,从而才能让政治体系最大程度的得到人们群众的认可[6]。因此,云南省各级政府,必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多种方法,对边疆地区的安全威胁做到根本上的有效预防和处理,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营造出来。同时,云南省各级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得到有效的规约,确保民众权利能够得以实现和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去赢得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云南边疆地区作为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只有对其边疆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从政策、秩序等多个角度上出发,让相关的政治安全威胁得到有效预防和应对,才能维护好我国云南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1]李佳,崔顺姬.论边疆安全如何成为积极价值——基于“安全化/非安全化”框架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70-76.

[2]鲁刚,陈为智.论“边疆社会问题”的基本涵义和特征——基于云南边境地区突出社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9.

[3]王延中,管彦波.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4,03:1-12+123.

[4]赵壮天.试论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规律——基于“五位一体”云南实践的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42-149.

[5]罗兆均.云南跨境民族宗教渗透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构建和谐边疆的视角[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59-64.

[6]吕朝辉.论边疆法治文化认同建设的障碍与路径——以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为分析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02:62-66.

* 楚雄师范学院国家社科基金校级培育孵化项目。

** 作者简介:刘会柏(1973-),男,湖南隆回人,硕士,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D

A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威胁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人类的威胁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受到威胁的生命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