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七夕词与乞巧民俗
2016-02-04李晓婧
李晓婧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宋代七夕词与乞巧民俗
李晓婧*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本文以宋代七夕词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宋代七夕词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宋代丰富多彩的民俗风貌。七夕宋词作品中蕴含有大量丰富的乞巧民俗和传说描写,既有对原型的承袭,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脉搏。通过分析七夕词中女性乞巧的心理,可以看出宋代女性悲惨的生存状况及社会地位的低微。
宋代;七夕词;乞巧民俗
一、宋代七夕词的界定
本文对七夕乞巧民俗在文学中的表现进行探究。因此,凡是词中注明“牵牛织女”或“七夕”字样的作品均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另外,有些词虽然不以“牵牛织女”或“七夕”为题但是内容却以牛女传说和七夕习俗为主,故也在本文论述之内。
二、宋代七夕词中乞巧民俗描写
(一)七夕词中乞巧仪式的场景性描写
七夕节日民俗在发展流传过程中,由于各个时代不断为其加入新的内容,其演变和发展不仅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反映了社会发展状况。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相互交往,七夕风俗有了新的变化,变得繁杂和奢华,更加趋向于娱乐性,极富时代气息。七夕节的各种传说以及相关民俗都发展到更加成熟与完善的地步,词人们广泛引用七夕民俗事象入词,就内容而言,宋代七夕词描写了七夕民俗活动,展现了乞巧的场景和情境。如柳永的《二郎神》: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从这首词中可见词人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词的下片着重描写了七夕乞巧仪式的场面,“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写民间七夕的活动,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成为了千年不衰的传统习俗。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在中国古代,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生活幸福。这首词,通过对七夕乞巧民俗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
(二)七夕词中乞巧仪式的群体性与普遍性
七夕乞巧仪式,并非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为。节日仪式的群体性、普遍性的描写备见于宋代词人的笔下。如张先的《菩萨蛮》: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
西南低片云,应恐云梳发。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这首七夕词写出了七夕的狂欢,“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描绘出宋代妇女对月穿针乞巧,迎牛女的场面的普遍性。其中“双丝缕”、“得巧”的意思须从七夕风俗谈起。七夕前一天,贵家多结彩缕于庭,谓之“乞巧楼”。齐武帝修建了一座城观,每逢七夕,宫女登楼穿针,后世称之为“穿针楼”。到七日夜晚,女子对月穿针,杯盘饾饤,饮酒作乐,称作“乞巧”,又以小蜘蛛放入盒中,等待结网,若所结之网圆正疏密,则为“得巧”。除了乞巧之外,当时还有“乞福”、“乞寿”、“乞子”之俗。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酒洒于庭,摆设酒肉水果,撒香粉,祭拜牛郎和织女,说出自己的愿望,不论是乞福还是乞寿,或是没有子嗣的乞子,无不灵验。但只能求一种,不能兼求,且要连乞三年才会应验。于七夕之夜,妇女们对月用彩线穿七孔针,饮酒为乐。当时也摆香案,置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蟢子(一种红色的小蜘蛛)结网于瓜果上,则被认为得到了织女的青睐,必然乞得心灵手巧,满意兼如意。
三、七夕乞巧民俗的深层透视
七夕词描绘乞巧,是宋代女性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剧。
七夕词的大量出现,与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压迫有很大的关系。《全宋词》中的七夕词只有李清照、朱淑真、严蕊的三首出自女性作家之手,其它全部出自男性作家之手(无名氏)。宋代社会沿袭了自古以来以父权为中心的文化传统,男性垄断了一切的社会生活,男性词人从自己的情感立场出发,用绝对优势的话语权,在七夕词中将女性定位为情感的受动者,在其中不自觉地渗透着父权文化对女性的界定与要求。陆游与唐碗的《钗头凤》即是因此而生的一曲千古哀叹。因此,在七夕佳节,她们盛装打扮,虔诚乞巧,唯有乞求自己心灵手巧、聪颖灵慧,才能取悦男性,获得男性的青睐,获得社会的认同,进而巩固自己的家庭地位。在七夕乞求的活动中,其中有两项是浮针试巧和蛛丝卜巧,乞到巧,女性则欣然鼓舞,若不得巧,则惴惴不安直至悲叹哭泣。陈师道《菩萨蛮·七夕又》“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周紫芝《鹧鸪天·七夕》“云却静,月垂钩。”词人女子受尽别离之苦,以词中女子况己,久别才刚重逢,又面临着分别,不见苦,见更苦,这样的折磨令人难以消受,杳杳银河空怅惘。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相思惟恨不相逢,反胜相逢而去匆匆。人已离去,只剩下自己独自黛眉如秋,凄凉萧条。在这个静谧的夜晚,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弯冰冷的新月,一幢单薄的绣楼,一个持着绣针不知所措的自己,空旷、迷茫、凄凉,孤寂蔓延在乞巧女子的心头。
四、结语
通过对宋代的七夕词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七夕词的发展既与神话传说和民俗事象息息相关,又呈现出较深刻的文化意蕴。通过对女性乞巧心理分析,我们看到,宋代女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处于边缘地位,这种边缘地位一方面体现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体现在众多的七夕词作中。
[1][汉]应劭.《风俗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晋]葛洪.《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梁]宗凛.《荆楚岁时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黄杰.《宋词与民俗》.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6]张莉.《宋代七夕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5.
李晓婧(1991-),女,汉族,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民俗学,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
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