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晁补之对苏轼创作模式的继承与拓展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词风仕途苏轼

曹 伦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晁补之对苏轼创作模式的继承与拓展

曹 伦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晁补之一生勤于著述,是位颇有成绩的作家、诗人兼学者。他的创作极大的受到苏轼创作模式的影响,与苏轼的创作风格非常接近,但他的作品并非是盲目的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创新,使词抒情言志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主要对晁补之对苏轼创作模式的继承与拓展进行分析。

晁补之;苏轼;继承拓展

晁补之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成为“苏门四学士”,在诗词上有着极大的造诣,他的词豪爽清秀,与苏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散文流畅、简介,风格与柳宗元相似,晁补之的创作深受苏轼的影响。

一、晁补之创作的艺术成就

晁补之的作品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当时词风的影响下,晁补之继承了平易简洁、叙事明了、流畅自然的叙事模式,他文章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文章大气磅礴、雄健浑厚,也有情致缠绵、低回婉转的作品。晁补之的作品富于变化,有时候跌宕起伏,有时候清新明快,他的文章也用词精巧,以气取胜,晁补之的创作风格深受苏轼的影响,雄健豪迈,他非常擅长于议论性温航,深得苏轼的真传,也受到当时很多同仁的赞赏。晁补之的创作不仅重视文章形式,更加注重实用性,他认为,文学作品需要为现实和政治来服务,他的文章也强调实用价值与社会作用,不需采用过多的装饰,要实用。

二、晁补之对苏轼创作模式的继承

晁补之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极大的受到苏轼创作模式的影响,与苏轼的创作风格非常接近。苏轼词风以豪放词为主,作为苏轼的爱徒,晁补之常常将苏轼的豪壮之情融于自己的作品中,这是他对苏轼豪放词风的一种继承,如《洞仙歌·填卢仝词》就是效法苏轼的《哨遍》之隐括陶潜的《归去来辞》的。但是如果从个性艺术、审美形态层面来分析,晁补之的创作并非简单继承了苏轼的创作模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苏轼词多以传达乐观积极向上为主题,而晁补之的词却不然,大多是多愁善感、感慨哽咽之词。晁补之在继承苏轼词风基础上进行了新的革新,其词风突破了传统,扩大了词的题材,应用了新的表达手法,充分展示了词人的情怀。

三、晁补之对苏轼创作模式的拓展

在晁补之走上仕途之路之前曾有过一段耕耘的经历,做官之前的耕耘经历无疑是艰辛的,后来他仕途不顺,不得不还乡,当初的田园生活则又成为了他一心想要奔赴的心灵净土,回到故乡后,他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归乡田园思想,他的作品中也着力描写了美好的田园隐居生活。与陶渊明有所不同的是,美好的田园生活似乎并没有消除晁补之内心中的惆怅之感,他怀念仕途生活,但被罢黜的羞耻感依然深藏在心底,因此,他描述的田园词内涵也是非常复杂的。之所以出现该种差异,是由于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出于自愿,追求安逸处世的生活,而晁补之则更多的是被迫而选择归隐的无奈,他对现实世界绝望不已,内心也非常的无奈,在他的词中往往能感受到他与黑暗势力的抗争。如“买陂塘,旋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嘴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识破。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幕。”——《豆叶黄》。在其中既可以看到作者生活的场景,也可以品读到他复杂的心情。

此外,晁补之出生在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原世家大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族明显的势力大不如前,但凭借着有良好的家族氛围和深厚的文化蕴含,晁氏家族文化底蕴并未受到影响。晁补之的作品中有大量描写同族亲情的诗文作品,他的亲情词真挚感人,离别词沉郁敦厚,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绣幕低低拂地垂。春风何事入罗帏。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临晚景,忆当时。愁心一动乱如丝。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鹧鸪天》

在词风方面,晁补之继承了苏轼创作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变革,由抒情转变为纪实,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更加贴近。晁补之对你苏轼的词风变革进行了革新,将他进入仕途生活一来的心路历程与他整个人生历程都写入自己的词中。早期仕途生活春风得意,他的作品具有豁达胸怀和豪迈的气势,后期仕途跌宕,罢官归乡,迫使他最终归居田园,这时他的作品中则更多表现出人世间的冷暖自知和世态炎凉。而苏轼词风属于豪放派,晁补之的词则充满悲愁苦闷、消沉颓废的情绪,但他的作品并不只是表达悲哀自己的命运,也在他的政治遭遇中融合了楚辞的悲怨和杜词的沉郁顿挫,这也是晁补之词风最为独特的地方。晁补之的词在抒情方面上大多采取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很少会刻意的去追求含蓄委婉,比兴的手法也极少应用,他将叙事和抒情、真实和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大量使用典故,让作品呈现出了不同的意象。此外,晁补之在艺术手法与艺术表达上,与苏轼的词有着呼应关系,晁补之的词更加畅达,摒弃了传统俚语的表达形式,让词更极具有“风雅”的韵味。

四、结语

晁补之作为苏轼的继承人,他的作品并非是盲目的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创新,使词抒情言志的作用更加突出,这都充分的体现了晁补之对苏轼词风的创新。

[1]刘春梅.晁补之的恋情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2]杨胜宽.宗骚与慕陶:苏门学士之一晁补之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3]蔡显良.“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书法中的“以人论书”观[J].书法赏评,2009(02).

[4]陈喜珍.寓意于物,造平淡于绚烂中——论苏轼饮食题材作品的创作风格[J].名作欣赏,2012(05).

[5]张建伟.晁补之女性词作的健康情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1).

I

A

猜你喜欢

词风仕途苏轼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仕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