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西兰卡普系列纹样通俗读物的意义研究

2016-02-04欧阳雷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纹样保护传承

欧阳雷(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开发西兰卡普系列纹样通俗读物的意义研究

欧阳雷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其纹样涵盖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笔者意在收集整理西兰卡普各类图样并搭配简洁易懂的文字,将西兰卡普系列纹样开发成通俗的大众化读物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西兰卡普;纹样;保护;传承

一、西兰卡普系列纹样研究概况

张良皋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民族大家庭中,土家族是一个很重要的少数民族,值得刮目相看。土家人是巴人嫡裔,巴文化是楚文化的基础之一,楚文化是汉文化的前身,汉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体。土家族民间美术是巴文化遗存的一个重要方面。”[1]而西兰卡普则是土家族民间美术的最杰出代表。2006年,土家族织锦技艺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入选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27日,湖北省来凤县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被收录进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申遗的成功,给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西兰卡普纹样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主要可分为西兰卡普纹样的本源研究与西兰卡普纹样的应用研究两大类。

关于西兰卡普系列纹样本源的研究文献,主要研究范围是从西兰卡普纹样的艺术特征、题材分类、美学思想及其民俗内涵与文化意蕴等角度展开的。如:邓丽的《恩施土家族织锦色彩探微》从西兰卡普纹样的色彩特征入手研究其色彩搭配、构成特征及色彩功能等。以西兰卡普纹样的艺术特征和题材分类为主的文献有张燚的《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的研究与传承》等。从美学思想角度对西兰卡普的纹样进行研究的有辛艺华的《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等,以研究西兰卡普纹样涵盖的民俗内涵与文化意蕴的文献有谢云思的《论西兰卡普的土家文化与图形纹样》与赵莉的《西兰卡普图案情与意的整合表达》等。此外,比较系统深入研究西兰卡普纹样的专著还有王卓敏的《土风新设:西兰卡普图案的数字化设计》、田明的《土家织锦》与辛艺华的《土家族民间美术》等。

另一类研究西兰卡普纹样应用的相关文献也有不少,总的特点是吸取西兰卡普纹样的某些艺术特征运用到高校艺术设计等专业中,尤以服装设计最多,有陈鹤的《湘西西兰卡普传统纹样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与宋艳辉的《土家织锦纹样在服饰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等。其他相关专业的有苏晓的《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向彩霞的《土家织锦图案的现代化应用设计研究》、扶聃的《巴楚图韵历久弥新——土家族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邓丽的《西兰卡普的抽象元素对民族高校构成课教学的启示》等。

总的来说,以上文献对西兰卡普纹样及其背后的土家族民族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为西兰卡普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间仍有少许瑕疵。

二、西兰卡普系列纹样研究中存在的瑕疵

查阅了众多关于西兰卡普纹样研究的文献,结合2015年8月在湖北省来凤县的湖北毕兹卡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销售西兰卡普)的实地考察,笔者总结出四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必将为今后的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就西兰卡普纹样的数量问题,至今没有得到精确答案,我们能得到的答案众说纷纭,存在较大的误差,西兰卡普传统纹样数量有说一百多种的,有说两百多种的,也有说八十多种的,再将传统纹样与后来新开发的纹样归纳汇总后得出的数量误差更大,有说两百多种的,有说四百多种的。因此数量问题成为研究西兰卡普系列纹样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次,有关西兰卡普纹样的名称出现部分书写不统一的现象,如“马毕花”被有些学者写成“马必花”,有的写成“巴毕花”。有的将“实毕”写成“石必”。纹样命名的不统一会直接导致纹样数量发生变化,并会对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误导。故应该统一名称,使用正确的汉语符号命名,才能进一步准确统计纹样的数量。

第三,被研究的西兰卡普纹样局限性尤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台台花”、“四十八勾”、“船船花”、“马毕花”、“岩墙花”、“椅子花”等十几种,大量的纹样仅在文献中有幸被点了名,并没有相关图片介绍,更没有被发掘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其间仍然埋藏着很多土家族的文化遗产。田明在《土家织锦》中说过“如此丰富庞大的西兰卡普图纹体系,是任何一种其他织锦系列所少有的。它们的形成与湘西土家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2]如果只片面研究少数经典纹样,将其他纹样仅仅走马观花一笔带过,那么研究西兰卡普无异于管中窥豹。

第四,有关西兰卡普纹样研究的文献及专著都存在着一个短板,那就是它们在文化受众方面是狭窄的,仅局限在少数专家学者和高校学生范围之内,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很接地气,对西兰卡普的保护和传承效果并不理想。

三、开发介绍西兰卡普系列纹样通俗介绍读物的意义

笔者认为将西兰卡普系列纹样开发成通俗读物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第一,由于目前国内的有关西兰卡普纹样研究的文献及出版的刊物存在受众面狭窄的弊端,普通大众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而西兰卡普的诞生地武陵山区原本就属于边远山区,当地的老百姓文化水平相对更低,目前的文献和出版物并不符合他们的知识层次。相对而言将西兰卡普系列纹样进行通俗化的介绍会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

第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像时代,传统的语言与文字为中心的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方式受到电视、电影以及电脑动画等影像传播方式的巨大冲击。大量的图像信息,使得人类个体的感知机制无法对每一个影像加以沉思,只能接受视觉的引导,以直观的读图方式完成对影像和图像的快餐式消费。[3]因此将西兰卡普纹样开发成通俗的快餐式读物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也能填补西兰卡普系列纹样研究方面的一些空白。

第三,西兰卡普是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来源于民族民间,最终也将回到民族民间,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让人甚是担忧。曾经是土家山寨家家户户必备的寻常物,如今沦为仅有几千人传承的濒危艺术。西兰卡普重回民间的根在一根一根地枯萎,如果不尽快开发出适合民间阅读欣赏的读物,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面瞻仰它了。

第四,西兰卡普通俗读物的初步成果——《“图”说西兰卡普》。

笔者在定点研究湖北毕兹卡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计划编写一部通俗普及读物——《“图”说西兰卡普》,主要以图片配话语解说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介绍土家织锦纹样,在体例上侧重介绍传统的经典纹样,以该公司生产的实物纹样为主,间接收录其没有而其他文献所载的纹样,同时以纹样的题材为标准,对各种纹样进行分类介绍。本书共收集该公司生产的实物纹样约80余种,分为7大类,借鉴其他文献资料纹样20余种,分别插入相关的门类当中进行介绍。本书计划彩印出版,面向大众,既可作为中小学生课外美术教材阅读,也可在武陵山区各旅游景点向广大旅客推介,作为土家族对外展示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名片,老少咸宜,直观、简洁、美观,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西兰卡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广泛传播,同时能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西兰卡普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民间艺术,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她成为遗产,更应让她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当然,限于本人学术水平与视野所限,本书未能将西兰卡普的所有纹样一书打尽,这有待于后人的继续研究,笔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无悔矣。

参考文献:

[1]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2]田明.土家织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3]彭亚非.读图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欧阳雷(1990-),男,湖北恩施,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美术。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纹样保护传承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