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2016-02-04黄学良
黄学良
(安徽省东至县水务局,247200,东至)
对东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黄学良
(安徽省东至县水务局,247200,东至)
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问题;对策;东至县
池州市东至县地处八百里皖江之首,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辖15个乡镇2个省级开发区,共54.9万人。全县既有山丘区,也有沿江圩区,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解决了15.09万人和28.5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4处,其中新建、改扩建“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11处,工程总投资 2.195亿元,覆盖全县 15个乡镇 230个村 47.5万人(含农村学校师生2.83万人),安全饮水覆盖率达91%,已基本实现农村供水村村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是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东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为下一步实施农村供水工程优化配置、饮用水水源保护、科学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一、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集中供水起步早,建设标准低
东至县在国家没有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沿江圩区乡镇就开始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小水厂,这种小水厂规模很小、标准很低。“十一五”期间,国家规划解决饮水安全人口规模只有15.09万人,而且覆盖人口分散,人均投资少,投资额有限,主要建设了一批引山泉水、打井取水的小型供水工程。引山泉水受限于水源,特别是植被涵养水源性能变差,旱季无水或少水;加之工程规模小,达不到规模效益的临界点,一些小型供水企业经营困难。胜利水厂虽属于“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但由于投资规模小,也仅仅实现了通水入户,目前管网排气阀、排泥阀配置不足,水源地、厂区安全监控尚未配置,水源地保护的工程性措施还未建设,水质检测设施配置不足,等等。
2.工程建设形式多样,管护主体不统一
东至县供水企业的管护责任主体多种多样,不便于统一管理。目前,管护责任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县级项目法人新建、改扩建“千吨万人”以上规模的水厂或设计供水规模500 t以上的重点水厂,建成后将资产移交给当地乡镇(财务没有移交),管护责任主体是乡镇,乡镇新设管理机构或交由原小水厂经营者继续经营。第二类是县级委托乡镇确定建设项目法人,由村委会组织招标投标的,所建单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主体是村委会,村委会安排专人管理;由乡镇自行招标投标的,所建联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主体是乡镇,由乡镇组建管护机构,落实管护责任人。第三类是依托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其中投资规模比较大的管网延伸项目由县级法人组织招标投标,投资规模比较小的项目委托乡镇作项目业主,管网延伸项目管护责任主体仍是所在的供水水厂。
3.多种所有制并存,企业产权不清晰
目前全县供水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复杂,有国家投资建设的新水厂,有依托原私人水厂进行改建、扩建的水厂,有国家项目资金投入、村民自筹资金配套 (或村委会自筹配套)所建的小型供水工程,有依托现有水厂通过管网延伸扩大供水范围的。由于对供水企业没有明确界定产权,特别是私人资本注入的水厂,出现了老板不安心、政府没法管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发展。
4.企业经营者缺乏经验,行业监管水平不高
全县一些规模水厂是原小水厂改扩建后由其经营者继续经营,经营者虽然懂得基本制水工艺和供水程序,但普遍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对规模水厂缺乏管理经验。
行业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管理方法老套。依然是“把水送出去,把水费收上来”的小作坊式思维,缺乏做大、做强、做优的品牌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二是管理力量薄弱。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除3个大水厂外,其他水厂没有一个大中专毕业生;日常管理中,对取水口巡查管理、制水工艺控制、供水管网巡查检查等做得不规范且无记录。三是水质不能保证。新水厂虽然建有化验室,但没有水质检测机构,没有专职检测人员,有的几乎没有检测设备,检测项目只有浑浊度和余氯,与省水利厅要求的“千吨万人”规模以上供水工程日常检测9项指标相比相差太远。四是服务质量跟不上。普遍没有建立客户服务中心,无专人处理投诉电话和举报电话;没有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抢险队伍,遇到洪水灾害、雪灾、霜冻、高温等导致爆管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供水。
二、对策及措施
1.明晰产权结构,理顺权责关系,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随着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农村供水工程产权结构发生变化,迫切需要厘清产权。为此,建议乡镇政府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对原招商引资的民间私人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后的价值作为新水厂(股份制公司)股权,使投资者享有该部分所有权并参与新水厂的日常管理;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由乡镇政府行使所有权。根据股权多少,组建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对所有权者负责,是工程管护的责任主体。
2.加强供水队伍建设,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
农村供水工程为农村居民和农村中小学校师生提供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水厂不能纯粹以赚钱为目的。为此,一要选择一个有服务意识且事业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厂长;二要建立一支拥有丰富经验的供水服务队伍,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三要掌握并严格遵守农村供水法律、法规;四要实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账务制度,建好一本账。
3.以提升水质为核心,加强水厂内部管理
提升水质是供水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供水水质要达到省水利厅要求的日常检测9项指标标准,将来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6项的要求。一是把好源水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一级保护区内坚持日巡查、日记录,发现违背《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制止不住的,报请环境行政机关依法处理,确保源水合格。同时,建议上级出台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二是把好制水工艺关。选配合格的净水人员,持证上岗;选择合格的絮凝剂、消毒剂,保证充足絮凝时间,确保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合格。三是加强水质检测。全县“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水厂都已配备化验室,要选配具有相应卫生检验或分析化学类专业背景,且经过培训具有资质的专业水质检测人员;配齐能检测9项水质指标的专用检测设备、仪器,遵守水质检测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4.以落实两部制水价为重点,推动水价良性机制形成
农村居民用水量少,管网长,管护难度大,运行成本高,需要实行两部制水价;供水企业要由过去收初装费维持生存转为靠自身积累求生存、求发展,也需要实行两部制水价。要本着“补偿成本、保本微利、节约用水、公平负担”原则,推进水价良性机制形成;推动水价执法检查,禁止乱收费、搭车收费,非农村居民所缴的初装费一律交到水厂新设立的大修理账户,专项用于水厂大修。
5.强化优质服务,推动水厂升级达标
以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供水单位负责人、净水人员、水质检验人员、管网维修员)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要实现标准化管理,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公布投诉电话、举报电话;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队,配备抢险车和抢险设备,一旦遇到灾情、险情,能够短时间内恢复供水。
6.多方筹措运行管护经费,落实财政奖补政策
县水行政机关要与县村镇供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督查,年底开展年检。对年检达到及格以上的,按不同档次给予财政奖补;对不及格的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供水不正常、群众意见很大、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据法律、法规给予处罚,问题严重的则要实行政府托管。
7.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供水理念
供水工程事关公共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是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必须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供水单位负责人要与净水人员、水质检验人员、管网维修员及机、电、泵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规范操作;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三、结语
农村供水是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东至县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改造、提升、配套、联网等手段,全面抓好供水企业的能力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供水企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1]赵乐诗,周玉,曲炳良.各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政策综述[J].中国水利,2014(11).
责任编辑 张金慧
TU991
B
1000-1123(2016)07-0048-02
2016-01-07
黄学良,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