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也纳古典乐派低音提琴调律法的发展与作用

2016-02-04潘原钏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乐派定弦律法

潘原钏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维也纳古典乐派低音提琴调律法的发展与作用

潘原钏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18世纪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低音提琴演奏技巧日益成熟,低音提琴被纳入交响乐团编制,大量独奏作品问世,随之带来的演奏要求促使各种调律法产生和兴起。本文从古典乐派低音提琴调律方法论出发,阐释调律法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剖析维也纳调律法对演奏实践的重要影响,从而探究调律与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相互作用。

维也纳古典乐派;低音提琴;调律法

维也纳调律法首次记载于维也纳音乐学家Johann Jacob Prinner(1624-1694) 的著作《音乐之钥》,其中说明五弦古低音提琴惯用的定弦方式从低到高为F¹-A¹-D-#F-B。专为独奏演出设计的维也纳调律法体现的三度和四度音程结构源自六弦中音古大提琴。17世纪巴洛克英国音乐学家Thomas Mace(1613-1709)在《音乐历史遗迹》中记载,中音古大提琴演奏者使用D-G-c-e-a-d¹ 和D-G-d-g-b-d¹等多种调律法。维也纳调律法根据其结构特点又名为“维也纳三四度调律法”,运用此调律法的低音提琴则被称为“维也纳三四度低音提琴”。

18世纪﹐维也纳调律法从最初的F¹-A¹-D-#F-B演变为F¹-A¹-D–#F–A,当时几乎所有维也纳古典乐派低音提琴家都以新的定弦方式调律﹐仅少数因乐曲需求在此基础上稍加调整。鉴于18、19世纪维也纳三四度调律法的普及,奥地利、德国和法国音乐学者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1809)、 Gustav Schilling(1803-1881)、Ferdinand Simon Gaßner(1798-1851)、Denis Diderot(1713-1794)、Jean Baptiste Laborde⑧(1734-1794)均对此进行论述。

在维也纳三四度调律法形成的同时,巴洛克作曲家Bartolomeo Bismantova于1694年提出一种以E¹-A¹-D-G四个四度音定弦的“四度调律法”。四度调律法主要用于管弦乐团,又名“乐团调律法”,目前仍是乐团四弦低音提琴的主要调律法。乐团调律法能减少换把位的次数,其音域也足够演奏管弦乐作品,因此1750至1790年间在法国获得广泛认可,1850年后遍及全欧洲,部分作曲家为配合乐团调律法将低于E¹音的旋律音提高八度记谱,无视于旋律线是否因此被打断。为解决这个问题,1880年德国低音提琴家、制琴师Carl Otho发明一种用于五弦低音提琴的调律法C¹-E¹-A¹-D-G。时至今日,所有交响乐团的五弦低音提琴仍运用此调律法。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另一种用于独奏的调律法为“独奏调律法”,以#F¹-B¹-E-A定弦,通常被视为一种有别于主要调律法的“变格定弦”(Scordatura)。因19世纪之前并不存在统一的低音提琴定弦方式,“变格定弦”的说法并不正确。与乐团调律法相比,独奏调律法的音域更高,音色、音量更具优势,符合浪漫主义时期独奏演出的需求,因此,独奏调律法成为19世纪中叶起主要调律法之一。19世纪知名低音提琴作曲家Giovanni Bottesini(1821-1889)的所有作品均要求以独奏调律法定弦。直至20世纪,独奏调律法仍受到欣德米特、亨策、罗塔等作曲家认可,但支持乐团调律法的作曲家也不在少数,因此,为避免更换琴弦,几乎每位低音提琴独奏家都拥有两把琴。

独奏调律法在演奏古典乐派作品时,却因指法较复杂不具有优势。以独奏调律法演奏交响乐作品的音色也不如乐团调律法,因此部分管弦乐团规定面试者使用后者。此外,独奏调律法的实际演奏音高比记谱高大二度,导致作品偏离作曲家原定的调性。综上,尽管独奏调律法普及率高,仍存在不足。

鉴于独奏调律法在演奏维也纳古典乐派作品方面的缺陷,18世纪晚期兴起一种建立在维也纳三四度调律法基础上的“维也纳四弦调律法”。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在其《作曲技法详解》中指出﹕

“低音提琴通常配有F¹-A¹-D-#F-A五条羊肠粗弦,[…]在低音提琴指板上每半音有一品。有些低音提琴只有四条弦没有品,其定弦方式不同﹐以E¹-A¹-D-G或F¹-A¹-D-G调律,后者目前十分罕见。”

古典乐派低音提琴作品善用分解和弦乐段,含有D大调主和弦构成音的四弦调律法以A¹-D-#F-A定弦,演奏D大调、b小调、A大调和#f小调的乐曲时能以空弦音和自然泛音演奏分解和弦,有效减少换把位次数,不仅符合维也纳古典乐派对音色的要求,更大幅度加快演奏速度,提高炫技效果。

运用空弦和自然泛音虽是维也纳四弦调律法的优势,但也是其劣势所在。基于A¹-D-#F-A的定弦方式,维也纳四弦调律法在D大调、b小调、A大调和#f小调之外的调性上无法以空弦和自然泛音演奏分解和弦。为解决这个问题,低音提琴家在演奏实践中依作品调性向上或向下定弦,形成bB¹-bE-G-bB(适用于bE大调、c小调、bB大调和g小调作品)和C-F-A-c(适用于F大调、C大调及a小调作品)。虽然古典乐派低音提琴家会依乐曲调性改变调律方式,但是基于演奏者的读谱习惯,不论选择何种调律法,均通过转调改写的方式以维也纳调律法最初适用的D大调、A大调或b小调记谱。

18世纪兴起的各种维也纳调律法使低音提琴演奏者能在同一把位轻松地演奏分解和弦,大幅度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速度和效果,泛音的运用将音域扩展至小字二组,更为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和优势,促使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1799)、Franz Anton Hoffmeister(1754-1812)、Johann Baptist Vanhal(1739-1813)、Domenico Dragonetti(1763-1846)和Johann Matthias Sperger(1750-1812)等作曲家为低音提琴谱写独奏作品。莫扎特在1791年为低音提琴和男中音创作的音乐会咏叹调Per questa bella mano充分体现出18世纪晚期低音提琴演奏技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调律法不仅是乐器定弦的规则,各种调律法在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大自由度的同时,更为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的发展带来创新和进步。低音提琴作为体型庞大、不易演奏的乐器能在18世纪逐步脱离笨拙的伴奏式演奏模式,成为一种备受重视的独奏乐器,维也纳古典乐派各种低音提琴调律法在推动西方古典器乐发展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

注释:

①Johann Jacob Prinner:音乐之钥[M](Musicalischer Schlissl),维也纳:手稿,1677.

②Thomas Mace:音乐历史遗迹[M](Musick´s Monument),伦敦:手稿,1676。

③Adolf Meier: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低音提琴独奏音乐——附奥地利低音提琴制琴史[M](Konzertante Musik für Kontrabaß in der Wiener Klassik.Mit Beiträgen zur Geschichte des Kontrabaßbaues in Österreich),慕尼黑:Katzbichler出版社,1979,29.

④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作曲技法详解[M](gründliche Anweisung zur Composition),莱比锡:Johann Gottlob Immanuel Breitkopf出版社,1790.

⑤Gustav Schilling:音乐艺术百科全书[M](Encyclopädie der gesamten Wissenschaften,oder Universallexikon der Tonkunst),斯图加特:Köhler出版社,1835。

⑥Ferdinand Simon Gaßner:音乐艺术百科全书[M](Universal-Lexikon der Tonkunst),斯图加特:Köhler出版社,1849。

⑦Denis Diderot:方法论百科全书[M](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巴黎:Panckoucke出版社,1751。

⑧Jean Baptiste Laborde:音乐的历史与现代分析[M](Essai Sur La Musique Ancienne Et Moderne),巴黎:Onfroy出版社,1780。

⑨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作曲技法详解[M],165页。

[1]Thomas Mace.音乐历史遗迹(Musick´s Monument).伦敦,1676.

[2]Adolf Meier.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低音提琴独奏音乐——附奥地利低音提琴制琴史(Konzertante Musik für Kontrabaß in der Wiener Klassik. Mit Beiträgen zur Geschichte des Kontrabaßbaues in Österreich).慕尼黑和萨尔兹堡,1979(29).

[3]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作曲技法导论(Anleitung zur Composition).莱比锡,1790.

[4]Gustav Schilling.音乐艺术百科全书(Encyclopädie der gesamten Wissenschaften oder Universallexikon der Tonkunst).斯图加特,1835.

[5]Ferdinand Simon Gaßner.音乐艺术百科全书(Universal-Lexikon der Tonkunst).斯图加特,1849.

[6]Denis Diderot.方法论百科全书(Encyclopedie methodique).巴黎,1751.

[7]Jean Baptiste Laborde.音乐的历史与现代分析(Essai sur la musique ancienne et moderne).巴黎,1780.

[8]阿尔布雷希茨贝格.作曲技法导论.1790:165.

J622.4

A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5QNFC21)。

潘原钏(1979-),女,奥地利维也纳人,深圳大学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猜你喜欢

乐派定弦律法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古筝曲《婵歌》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分析
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音乐分析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从立法的角度论证正义高于律法
在一朵雪花上轮回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试论我国的法治与德治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金湘的“新世纪中华乐派”理论及其歌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