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学术思想探析
——明清学术变动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道学反动学术思想

张 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梁启超学术思想探析
——明清学术变动

张 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从明至清,中国思想界经历了学术思潮的演变。六朝隋唐物质文化灿烂,在世界处于顶尖地位,后来文明的烂熟导致了社会的种种惰气,宋代道学萌生,主张回归自然。直至晚明清初,出现学术界的大反动。本文即从明清学术变动的角度来探究梁启超的学术思想。

梁启超;学术史;道学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叙述了1623-1923年总共三百年的学术思潮,这一时期,思想界人士多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但这一思潮并未形成很大势力;另外出现的一个支流就是“排斥理论,注重实践”,但重实并未占据主流地位。梁启超先生认为此时思想学术的变化是一个蜕变。

一、“道学”的出现

11-17世纪这一时期,新的学术系统出现——“道学”,梁启超先生认为,“道学”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首先,六朝隋唐的物质文化灿烂,导致了社会惰气的萌生,鉴于前代文化之繁荣造成社会风气的一定下降,宋代人们便主张回归自然、回归朴素;此外,唐代佛教的传入,给当时的思想界加入了新成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道学的萌生。[1]

二、明清学术演变

(一)明代学术演变对女子地位的影响

明初学术思想可以在女性地位的变化中体现出来。《明史·列女传序》曰:“明兴,著为条规,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照耀井闾,乃至僻壤下户女,亦能以贞白自砥。”[2]可见,明代统治者往往通过专制皇权,对女子思想加以干涉,明代统治阶级注重女子守节,这种思想的灌输渗透,使得明代女子将“三从四德”奉为真理。在《明史·列女传》中,可以看到许多忠贞女子的形象,她们既是明代思想在女性文化中的渗透影响,也是明朝思想落后一面的反映。女子往往成为封建宗族礼教的牺牲品,这种现状与当时思想界程朱理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北宋程颐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它体现的思想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朱熹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女子无德,不可善待。”这是绝对的性别歧视。程朱理学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人们渐渐被这种思想所束缚。但程朱理学还是得到了当权者的推崇,不能不说这是那个封建时代的一种政治统治与家族管理的需要。

明后期,女子的思想开始向自由转变,女子思想的自由化出现。明末的张怡明确提出了“女德惟一,而行亦有百”的思想。[3]

明代女子的地位与学术密不可分。明初女子地位低下是当时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现实状况导致的,女子不得不守节,一旦不遵守,就是与礼教相违背。到明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地位逐渐减小,反而心学影响扩大,加之外国思想的传入,男女平等的自由意识开始萌发。可见,明代学术思想不仅会渗透到政治领域,还会涉及到女性地位的变动。虽然这种变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现实,但明末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觉醒,在明末战争中,涌现了一批悲壮殉国的巾帼英雄。

(二)晚明至清朝学术界大反动

晚明时期出现了学术界的大反动:首先,是王学自身的反动,反动派主要是以刘蕺山为首的宗周一派,他们标榜着“证人”主义,以“慎独”入手,舍空谈而趋实践。其次,是对自然界探索的反动,该反动主要以徐霞客和宋应星为代表。再次,明末大公案对学术界的反动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欧洲历算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对大统历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国内国外知识线相抵触。最后,晚明时期藏书刻书的风气日盛,这对当时讲学的反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同样,学术思潮也是如此,也有他的生长成熟衰落期。学术全盛期后往往出现新的思潮与旧思潮相抵触,各种思想在此碰撞,此消彼长,出现蜕分期,最后出现衰落期。旧思潮到新思潮的演变往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从晚明到清末,同样经历了学术思潮的演变。在国外思想的影响下,清代科学有了新兴的机遇,但却在关键时刻戛然终止。一方面是学术八股的阻碍,中国学术与外国学术出现断层,在关键时刻,中国学术无法紧跟世界潮流,在八股影响下,中国学术犹如坐井观天。另一方面,教会行动不止影响到学术界,还影响到了政界,康熙末年,九龙夺嫡,太子允礽偏向于耶稣会,而胤祯则偏向于喇嘛寺僧党,本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到胤祯即位后,耶稣教会势力一落千丈。到康熙统治时期,学术思想相对变得比较自由,各种思想涌动,但到雍正期间,由于雍正屡次争辩,许多学者被杀,学术自由被剥夺殆尽。到乾隆时期,发布禁书令,学术思想更加狭隘。可见,康雍乾时期虽是清朝盛世,但学术自由却一代不如一代。

三、梁启超学术思想总结

梁启超研究学术思想史,做到了运用西方史学理论与发扬中国优良的史学传统相结合,因而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有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他非常注意探讨学术思想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变迁、时势政治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学术思想与历史上之大势,其关系非常密切。”他从先秦、两汉的历史中深切地体会到:“凡思想之分合,常与政治之分合成比例。”确实,思想学术完全脱离政治是不可能的。梁启超的学术在当时政治混乱时期,对思想的改头换面提供了新的路径。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2.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689-7690.

[3]朱莎.透过明代女性看明代学术思想的演进[J].昌吉学院学报,2012(1):1-6.

[4]胡文生.梁启超钱穆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J].中州学刊,2005,01(1):158-162.

张佳(199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B

A

猜你喜欢

道学反动学术思想
扎实地道学英语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宋人“道学”与“理学”名称考辨
深山里的“古法榨油人”
哲学还是道学?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反动作等
再说谦虚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空军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