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11-30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贵阳市城区器材

李 康

贵阳中医学院体育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 康*

贵阳中医学院体育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自2007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接近10个年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贵阳市城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据教育部2006年公示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逐年上升,且向低龄化趋势发展;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进一步下降。”[1]从1985-2005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连续2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针对此情况,2006年12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2]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3]一时间由青少年体质健康而引发的阳光体育问题成为热点话题。“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战略举措,此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需要。2007-2016年,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近十年间,我们重新审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各个环节,旨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贵阳市城区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开展对策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教师问卷总共发放32份,回收28份,回收率为87.5%,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总共发放600份,回收596份,回收率为99.3%,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为98.3%。

二、结果与分析

(一)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分析

1.贵阳市城区中学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师资状况的分析

从表2-1可以看出,有78.6%的教师认为,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还有21.4%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法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这说明贵阳市城区各中学,师资状况相对较好,但通过对体育教研组长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还有部分中学存在兼职老师现象,侧面反映出这些学校师资状况不足的问题。

表2-1 现有师资力量是否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n=28)

2.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现状的分析

表2-2 场地器材能否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一览表(n=28)

由表2-2可以看出,仅有10.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的场地器材能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有32.1%体育教师认为,基本可以满足;而有46.6%和10.7%的体育教师认为,不能和根本不能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场地器材的不足仍然是困扰阳光体育开展的一个因素。

3.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设置的分析

图2-1 贵阳市城区中学体育课授课内容(多选n=586)

图2-1反映的是中学体育课的授课内容,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篮球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篮球也是中考的项目之一,老师重视程度高;跳绳、立定跳远、中长跑等中考项目,在体育课上也成为主导教学内容;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虽然受到场地限制,但是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情况也相对较好;田径、排球、健美操等对场地要求较低项目,教学也是比较多的;武术、足球两个大项,却成为体育内容安排较少的科目。

4.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落实情况的分析

表2-3 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一览表(n=586)

根据上表2-3我们可以看到,有71.5%的中学生认为不能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有71.4%的体育教师认为该校学生不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这表明,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还有28.5%的学生和28.6%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可以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初三年级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体育加试的压力,进行体育锻炼,但也有一些学生出于兴趣,积极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且对体育的求知欲特别强,教师因注意因材施教。

表2-4 未能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影响因素调查一览表(多选n=586)

根据问卷设计,本研究对未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419名学生,进行了追问,根据上表内容显示(见表2-4),有31.2%中学生认为,文化课任务重,没有时间锻炼,成为未能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学校和学生家长如何处理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成为解决这一现状的关键;还有20.9%和18.8%的学生认为,缺少同伴和没有理想的场地也是他们未能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的原因,器材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缺少同伴也可能将学生兴趣扼杀在摇篮里;也有10.3%、9%和7.4%的学生认为,无人指导不会锻炼、没有合适的项目和没有兴趣,影响他们每天锻炼1小时的热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2.5%的学生认为有其他原因影响每天锻炼1小时。

(二)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一线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执行者,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理论素质提高,有利于满足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求知欲。对贵阳市城区中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相对充足,但年轻教师居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兼职体育教师仍十分普遍,教学的经验和责任心还有待提高。

2.学校场地器材缺乏,资金得不到保障

贵阳市城区中学受学校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场地器材不足,成为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之城市扩展速度加快,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原有的场地器材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内容重复

通过调查发现,贵阳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主,兴趣小组和模块教学的教学形式还不是很普及。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老师教授的内容和学生兴趣不相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不能保证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究其原因,文化课任务重、缺乏理想场地及同伴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2.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相对充足,但由于学生数量和课时量的大大增加,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年轻教师居多,且有兼职教师现象;场地不足、器材的缺乏,难以满足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3.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教育组织实施形式虽然多样,但和体育课内容重复,主要涉及竞技类体育项目和中考体育项目,对于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尚有缺失。

(二)对策

1.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力度,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增加阳光体育运动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快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合理利用和分配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划分各班级活动场地和兴趣小组活动场地,对于场地器材特别紧张的学校,应采取特殊手段,分时间段、分年级、分班级进行锻炼。针对节假日学生参与运动较差现象,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节假日免费对学生和家长开放场地。

2.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学创新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化工程,体育教师是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专业素质、教学理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鼓励一线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合理分配体育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贵州实际,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的特点,将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简单易学,趣味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贵阳市城区各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既可以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也能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项目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弥补场地器材不足,教学形式单一的限制;阳光体育运动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校园,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和发展,两者相互交叉、共同促进,加快学校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

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构,形成齐抓共管

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构,把管理和监督分化到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还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卫生等多部门统筹开展,这就要求各部门应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对实际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形成一个各部门实施——监督——保障为一体的齐抓共管的局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更好更快的发展。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45.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4]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2.

[5]姚鑫.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4).

[6]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10-14.

李康(1986-),男,汉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贵阳中医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助教,教育硕士专业,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G

A

猜你喜欢

贵阳市城区器材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