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探究和提升

2016-02-04白天航侯晓慧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互联网+

白天航 侯晓慧 1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探究和提升

白天航*侯晓慧* 1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与发展,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包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对信息的传播能力等等方面。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亟不可待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学会利用大众传媒来发展自己,从而为新媒体语境下的社会舆论贡献积极力量。

关键词:“互联网+”媒介素养;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与发展,大学生成为大众媒体使用者的主力军。而大学生作为中国7亿网民中的新生力量,如何在碎片化、过度泛娱乐化、利益化的媒介中获得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我们大学生在新媒体如火如荼发展态势下的首要问题。但由于新媒体发展与如今的教育发展脱节,导致了大学生在媒介上所表现的素养普遍呈较低态势。本次研究是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进行调查探究,针对大学生发放问卷,并接到实名回复将近1000余份。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在互联网中的表现

根据张开副教授在《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对媒介素养的观点是:媒介素养其实就是文化素养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展,不同的人对媒介素养的认知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媒介消费者必须要培养出一种能力、技巧,以便更好地对媒介内容进行解释、分析。因此,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权威发布,截至2015年12月2014年增长了9.2个百分点。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更高达79.8%,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所表现出来的媒介素养却不尽如人意。经过调查,62.11%的同学对媒介素养的了解比较笼统。23%的同学在互联网上有过不文明行为,说明在“互联网+”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在互联网中的问题

在传播学理论中,媒介有五大属性,其中包括信息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技术属性和商品属性.在这五项属性之中,信息属性是媒介最重要、最根本的属性[1].作为消息的传播者,大学生对媒介信息正确性的把握不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在互联网中暴露的主要问题。虽然大学生的心智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对于信息的鉴别、质疑和批判的能力还有很大欠缺。

根据传播学中的“守门人”理论,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大“V”等对于舆论进行炒作,即媒体的个人化使得媒介把关人对信息的把关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很难在其中能正确地分析出消息的正确性。另外,随着媒介的发展,人人都能成为消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消息的不完整性和不理智性都大大影响了媒介传播的准确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就更加突出了。

如今媒介信息的泛娱乐化愈演愈烈,很多影视作品都联合互联网进行创作宣传,前有2014年的小时代系列联合乐视影业进行发行,主打贵族奢靡的视觉效果以及作者郭敬明的名气,最终票房大卖。后有2015年的《太子妃升职记》、《上瘾》等一系列网剧通过在互联网上进行产业链营销,都获得了极高的点击量。但众所周知,这些影视作品大多与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虽然在事后都接到了广电总局要求整改的通知,但其的传播力不容小觑,其背后所透露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非常值得引人深思。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选择和鉴别能力还不够,对各种媒介的反煽动意识不强。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在互联网中的提升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参与者,但经过调查,47.56%的同学对自己媒介素养的评价也不是太高,因此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都是不言而喻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并非是单纯地将媒介知识教授给大学生,而是让大家真正地了解媒介传播的来龙去脉,懂得媒介传播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形成反煽动的思维方式,从而成为社会舆论中的合格公民。

首先,要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其中的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2]因此对于如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媒介,我们要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对于一些如乐视影业的传媒机构要注意对该类媒介的商业性进行鉴别、区分和判断。以便更加合理恰当地对媒介进行使用。

其次,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互联网是个虚拟的环境,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身份,自由发表言论,因为没人知道消息生产者的真实身份,因此消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责任意识一般都比较薄弱。[3]在“互联网+”"即第二媒介时代"我们需要适应这种网络环境的同时,更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因此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从而更好地鉴别媒介信息。

然后,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例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如今大部分的信息传播都发源于新媒体,经过各类业界圈子的传播后才在大众中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直接到达大众终端的方式,从而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和认可度。这便是信息在媒介中传播的知识和技巧。

最后,要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如今大众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广阔,学习媒介知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我们在自媒体时代更好地了解与自身有关的信息,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沿,以此更好地为社会、国家服务。

“互联网+”的提出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又由于新媒体的极速发展,我们又在其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提升媒介素养,学习基本的媒介知识和传播技巧,既是对我们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又是对社会的舆论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2]彭少健.2012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3]邹琴.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5-11-15.

*作者简介:白天航(199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南师范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侯晓慧(1993-),女,汉族,河南登封人,河南师范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206-4;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91-01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新媒体互联网+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