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张 琪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琪* 1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经过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方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现状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但随着近年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招收的学生呈现复杂性,究其生源来看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辅助的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及其对口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在班级成绩落后,五年一贯制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和三校生大部分是因文化成绩差上不了普通高中另择学的学生。为此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怎样适应时代需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高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发展的成败。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但因录取层次、知识结构、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具备自己的特点。

(一)饱满理想与骨感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人生目的迷茫,人生态度消极,人生价值趋于功利化

高职学生想成为被他人羡慕的高收入、受人尊重的白领工作者,可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学生从实习期间就从事简单的机械操作或辛苦程度高的野外采矿、地质勘察,道桥建筑等工种,工作环境简单,信息闭塞。他们职场理想状态与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心理形成很大的反差和矛盾,使得他们对人生目的迷茫,人生态度消极,人生价值追求趋于功利化。

(二)渴望成才的迫切性与现实学习的被动性形成矛盾,使得高职学生的大学生活在迷茫、彷徨中度过

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改变以往被别人看不起的愿望是强烈的,但由于比较懒惰,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多的业余时间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谈情说爱、打扑克和睡大觉等,也不为自己这种虚度年华而忏悔。甚至有部分学生会找各种借口和理由逃课和无故旷课,有时人在课堂心在外,学习效果不够明显。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途径多种多样,使得学生在入学层次上存在很大差别,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夙愿以及通过自己上学改变家庭状况内在压力与在校消极、不努力种种行为使得高职学生大学生活在彷徨、迷茫、空虚、急躁中度过。

(三)从高职学生心理上分析,自卑心理严重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高职学生在接受中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多种原因(如,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方法不得当,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的压力)没有学好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一般在班级的末尾,往往得到老师看法不一,家长的批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自暴自弃,自信心不足,长期形成一种自卑心理。

二、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按照职业人才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方面,学生的成才标准主要定位于专业成绩的优良、资格证书获得的多少和技术等级的高低上,很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严格的要求,甚至部分高职院校推行“2.5”+“0.5”或“2”+“1”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在校学生在两年半或两年之内学习完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更加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段,更加减弱了学生可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综合多方面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针对改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功能,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空洞说教教育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影视资料、多媒体、网络等辅助工具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是指:“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积累并共享,以反应师生共同信念与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包括一切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3]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开通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4]因此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工具,将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巨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应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站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利用贴吧、微博、微信等通信手段成为学生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平台,倡导学生畅所欲言,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态度,积极探索适应高职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教高〔2000〕2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3]胡传文,万柳春.机关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体制研究.求是,2009(8):39.

[4]王介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45.

*作者简介:张琪(1987-),女,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11-01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关于进一步加强边远山区农村“三资”管理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