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过载时代的影响与新媒介素养的提升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媒介大众受众

李 陈 孟 依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四川 成都 610041



信息过载时代的影响与新媒介素养的提升

李陈孟依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四川成都610041

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产生以及传播的速度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过载时代。信息过载的问题对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提升新媒介素养以应对信息过载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对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信息过载时代;新媒介素养;提升

在媒介技术的发展下,社会化网络迅速崛起,各类网络社交软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人们习惯通过微信、微博等获取信息,热衷于参与点赞、分享、转发、评论等互动形式,社会化网络开启了全新的网络互联形式,由此也带来了信息过载问题的产生。信息过载对于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新媒介的素养是媒体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过载时代简介

信息过载指的是信息过多,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受众实际需要的量,并且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受众所能够承受的量,使得受众无法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最早萌芽于20世纪的50年代,在那一时期,出版物的快速增加使得信息量的增加速度达到提升。在那之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凭借这些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普及也大大丰富了信息的传播形式,受众所面临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普及则使得信息的产生速度以及传播速度都较以往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提升,人类社会也因此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形式丰富的信息,但由于信息量过多,人们很难从众多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也无法高效的将众多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来为自己所用。信息对社会大众而言成为了一种负担,信息过载对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信息过载问题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新媒介素养的问题分析

新媒介素养一词的产生背景是互联网革命,新媒介素养指的是一种能力,一种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以及社会关系变化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新媒体的产生以及普及使得信息的产生速度与传播速度都大大提升,新媒介素养一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在产生的。所谓的新媒体指的是一种媒体形式,这种媒体形式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用户能够通过新媒体随时获取以及传递信息。

李·雷恩尼与巴瑞·威曼这两位学者曾经联合出版一本名为《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的著作,他们在这本著作中提出,新媒介素养这一能力应该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图像处理能力。因为互联网时代也是读图时代,因此,要成为一个具有新媒介素养的人拥有图像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导航能力。导航能力能够帮助受众在不同的信息格式以及信息渠道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第三,信息组织与信息联通能力。这一能力指的是能够快速理解各种信息并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成为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第四,专注力。第五,多任务处理能力。具体新媒介素养的人要拥有同时处理多个网络任务的能力。第六与第七分别是怀疑精神与道德素养。

三、信息过载时代新媒介素养的养成

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产生速度以及传播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大众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大量的信息给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受众无法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的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信息过载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新媒介素养。相对于其他人群,青少年是使用网络最为频繁的人群,并且青少年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的时候,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好信息。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有关新媒介素养培养,优化现有的教内容,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以及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当然,不仅仅青少年人群需要提升新媒体素养,其他人群也需要提升新媒体素养,因为他们也同样面临着信息过载所带来的困扰。因此,我国要加快在全社会推广新媒介素养教育,使新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个全民化的、社会化的教育,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新媒介素养。

此外,要提升新媒介的素养,还要帮助人们掌握信息技术:首先,要掌握信息过滤技术的操作形式,利用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利用检索服务过滤掉其中的部分信息。信息过载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的质量降低,且在搜索引擎上,多数信息排列都是采用了竞价排名模式,为此,还需要掌握其中的协作过滤技术。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新媒介素养教育也必须以掌握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不仅包括教育学生掌握搜索引擎、协作过滤等硬技术,更需要培养学生协作参与等软技术。当然,不论是搜索引擎技术还是协作过滤技术都不是万能的,要让信息技术成为解决信息过载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关键还在于引导人们根据具体的需求对技术加以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本文对信息过载时代以及新媒介素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新媒介素养以应对信息过载问题的方法。在文中,笔者仅简要提出了提升新媒介素养的方法,对于其他的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1]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9).

[2]刘丽.微时代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探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J].科技视界,2016(14).

[3]侯晓辉.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

[4]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06).

G206

A

1006-0049-(2016)19-0151-01

猜你喜欢

媒介大众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