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类赋彩”
2016-02-04刘金艳
刘金艳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浅谈“随类赋彩”
刘金艳*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谢赫提出了“六法”,其中“随类赋彩”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别对“类”和“赋”进行分析,揭示“类”和“赋”的本质内涵,阐释对中国画色彩运用的方式。最后,探讨中国画“随类赋彩”的突破,不要为程序化的设色观念所束缚,充分吸收和借鉴民间与西方的用色理念与实践。
关键词:“随类赋彩”;“类”;“赋”;突破
南齐谢赫的《画品》写于南朝梁代,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系统具体地就中国绘画本体、技法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简明论述,内部有严密的整体逻辑性。“六法”所体现出的真理的普遍性及体系的严密性都为后来中国画的创作和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类”的本质内涵
“随类赋彩”的“类”对于绘画行为的主体来说,是顺从自然的现象、不违反自然规律来认识客体事物自然颜色的秩序。如青山绿水,春夏的绿色调,秋天的暖色调,冬天的冷色调,这些都是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物的颜色作为赋彩的依据,这就是客观类。但“类”却远远地超出了视觉色彩的范围,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物象的固有色或者类似于固有色。此外,还包括了心理上的分类,即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这是最关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类”是通过对主体心理的控制,对诸多物象从物理属性上进行分类或是综合,寻求意与色、物之间的同构。所以中国画中“类”不仅仅只是包括自然事物客观存在这一类,还包括人的主观情感类。此外,中国人自身独特的色彩观也决定了中国画也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些与自然并不相关的颜色。比如在戏剧中以不同的色彩来代表不同人物的性格,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等。还有将东南西北中以青白朱玄黄这五色代替,而且在民间也长期形成了一种以红、白两色来代替喜事和丧事的习俗,这些颜色的象征性,也使得中国人在绘画中的用色有着很强的主观色彩。
南朝宋人宗炳说过:“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日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①也就是说画家在绘画时要做到“神超理得”,在“随类”时既要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掌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对事物表面色彩进行提炼和浓缩,使它和画家的主观情感、审美趣味相统一。最终达到主体投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的相互契合、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赋”的本质内涵
“赋”有赋予的意思,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性。“当然,这种主观性的基础依然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性把握。”②“赋”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赋色要以客观现实作为依据,根据物象不同的类别而赋于不同的色彩。“赋彩”要“随类”,“赋”就是依据这一类赋彩。另一层是画家主观性所赋予的,并不是纯粹自然色彩的再现,是画家意象思维的结果。“赋”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说是主观也并非只是说画家的感受、感觉,而是直抵内心的情感。因此,画家或游走山川,或对景久坐,或观察山如何、水怎样,近观如何、远观又如何,虽然力求真实却又要求极大的概括性。外师造化,中法心源,把峰峦岩嶂罗列于胸中,又经层层过滤提升,而放诸笔端,丹青与水墨也就产生了。
当然,“赋”并非是一味地随意发挥,而是有根据地、有选择地、互为联系地、讲究对比地去“赋”。“随类赋彩”就是这种既尊重客观现实,又具自身观念的意象特征。很多人把“随类赋彩”一味地理解成“固有色”的代名词,显然是很片面的,不够深刻的。
“赋”带有“授”“给予”的意思,但并不是类的如实反应,而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赋彩”包括色彩的表现方法和表现过程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赋彩的目的是“得意”,不用拘泥在五色之中,对色彩的选择就有了很大的宽泛性,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心理或追求任意配置色彩。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和概括性,其中包含了较多的情感意象色彩。另一方面,“赋彩”也有着很严格的技术性要求。一句话,中国画无论以淡彩、重彩还是水墨的形式出现,都越不过“随类赋彩”的范畴,赋情、赋意是“随类赋彩”的最终目的。
三、中国画“随类赋彩”的突破
郭怡孮曾说过:“因为中国画程式性很强,很多人经过短期的演练就可以自娱。”③“随类赋彩”是对前人和当时绘画设色原则总结。然而,设色原则在观念上和实践中的成熟和统一,使得绘画艺术样式多元化的探索逐渐消失。此种设色观念是将绘画的对象从观念上加以区分,用以确定其类别属性,这种概念化的处理方式很容易造成对具体画面自身色调感上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的忽视。宗白华先生感慨道,“中国画以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笔线纹之美及其巨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斑斓色彩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彩世界,更须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表达出时代的精神节奏。”④
中国画设色的突破,首先要以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的审美范式来确立。通过色彩的使用来摆脱设色程式化的处理方式,寻求全新的绘画风格,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画绘画艺术探索的潮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画家们在绘画创作实践与观念上展现了一种更为积极和开放的文化心态,吸收新的养分,富有创新精神,促使了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充分吸取现代养料的中国画,当然也不能忽视了西方色彩方面对于中国画的影响。西方色彩的运用大胆、明丽等,对中国画来说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们创作具有明快色彩风格的现代山水画创造了基础条件。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而是要从理论的高度上寻找中国画色彩运用的支撑点,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中国画色彩的“随色象类”、民间绘画色彩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色彩中,并从中寻找出有所交叉的地方。当代中国画在色彩系统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生命力,是当代中国画家在中国画中色彩运用的创新,在继承中国画色彩特性的基础上,吸取各个民族的色彩文化特性,融合世界色彩文化并加以挖掘、开发。总之,无论是民间绘画色彩风格,抑或是西方绘画色彩特性,但凡对我们中国画现代色彩观念和实践有利,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吸收和借鉴。
[注释]
①[南朝·宋]宗炳,王微著,陈传席译解.画山水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7.
②段七丁.中国重彩山水画技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3.
③林容生.闲话青绿,当代名家山水精品[M].2000.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13.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090-01
*作者简介:刘金艳,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和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