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研究
2016-02-04崔玉君
崔玉君
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研究
崔玉君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当前实际,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而造成当前困境的影响因素既有学校、教师等外部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因此,推进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维度出发,探寻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山西地方高校
随着知识经济地深入发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都迫切要求大学生适应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同时,根据我国各类高校不同的生源质量以及办学水平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开展进程的差异,而这种差距的较低层次更多的是一些地方高校。因此,很有必要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鉴于研究的广泛性,本文将研究定位于山西地方高校。通过对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现策略的研究,既促进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又创新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纵观已有的文献资料,大多数学者对其内涵的研究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出发。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指“凡是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有研究成分的学习方式,它大体包含四个层次:一是整个学习基本上都变成一种研究式的学习;二是专门设置一两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三是在各门现有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四是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性的探讨、研究。”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仅指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对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从广义角度出发,依托“省级、校级创新型项目”、“学术型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和课程学期论文”、“课堂教学活动”五种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而展开。
二、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概述
本文的研究依托山西省“省级、校级创新型项目”、山西地方高校“学术型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和课程学期论文”、“课堂教学活动”等五种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而展开。通过对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目前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其一,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人数偏少;其二,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较弱;其三,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和过程关注不够;其四,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不高。而造成上述现实困境的原因,既有学校层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和学生自身的因素。就学校层面而言,有科研理念的错位以及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匮乏两方面的原因。就教师层面而言,有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从而导致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不足的原因。就学生层面而言,有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不纯这一的原因。有鉴于此,走出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困境,亟待需要探寻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三、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以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因素为依据,文章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维度出发,探寻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一)学校要更新科研理念,完善实施研究性学习所需条件
1.确立“重量更重质”的科研理念。《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因此山西地方高校在发展院校规模和提升院校实力时,一定要遵循指导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种纲领性文件,有序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使研究性学习的质量提升。而这种做法也正是学校“重量更重质”科研理念的体现。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政策导向等措施实实在在地践行这一理念,更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真正地进行自主探究,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研究性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改变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注重结果和形式而不注重过程与实质这一现状,研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结果。可见,学校树立“重量更重质”的科研理念对于改善当前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有很大的作用,学校一定要杜绝形式主义而更加关注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2.开发并完善实施研究性学习所需的条件。第一,开发并完善硬件条件。学校的硬件条件对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层次的提升有直接影响的作用。硬件条件主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学设备、资料室、信息检索手段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其中在图书馆条件上,高校图书馆往往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藏书质量的高低与更新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到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信息畅通性,进而影响其研究性学习效果,使其层次得不到提升。因此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上要提供更多的文献信息,丰富更新学习资源,以便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实验条件上,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备,提供更多的开放型实验室,便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网络利用上,学校应利用网络的便捷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方便的服务,多构建专题学习网站,设立网络学习平台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以使其研究性学习的层次有所提升,实现由简单地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向研究性学习的更高层次飞跃。第二,开发并完善软件条件。软件条件的开发及完善则主要从政策导向、实施方案、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首先在政策导向上学校应出台一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政策,以外在刺激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既提高参与度,也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其次在实施方案上,学校需要实施一套完备的方案,以促使学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研究性学习转变。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实施方案,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水平;再次在评价机制上,学校要有一套与研究性学习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不仅仅是以考核成绩为核心。例如在评价体系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学分制,每学期学生应主动选修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毕业时学生应有1-2个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可以作为促进学生提高研究性学习层次的办法;最后在校园文化上,学校应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以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过以上四个软件条件的完善,学生能不断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二)教师要提升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合作、协商的关系,一改以前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教育客体的这种单主体的教学常态,学生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则更多的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以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各种能力的提升。为适应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关系,更为使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层次有很大的提升,山西地方高校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水平,以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了解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性,抓住研究性学习存在的每一种形式,同时要认真钻研每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相应的能力与水平,尽量给予进行各种形式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尽可能大的指导,以指导效果来吸引山西地方高校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学习,这样既丰富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也增加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人数。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以此提升其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水平。教师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接触并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以及所教学生的专业的学术前沿才能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给予学生更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层次的提升。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不仅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升也利于各个专业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获得不同能力的提升,以更扎实的更全面的基本功来参与研究性学习。
(三)学生要转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和过程关注不够与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不纯有很大的关联,因此为整改这一现状,大学生必须转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不能总以利益为出发点,而应更加关注能力的提高和层次的提升。首先,大学生必须实实在在的投入研究性学习,而不只是形式化的过场,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真正的乐趣,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真正有所提升。学生只有真正参与进去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发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样便有利于学生动机的转变,在今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加关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实质。其次,学生还要学会角色转变才能更有利于其动机的转变。历经至少12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被动,即使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也往往把自己当做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希望能在教师接连不断的指导下迅速取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因此学生必须要转变角色,把自己由被动的学习者向主动的研究者转变。当学生自己作为一名研究者参与研究性学习时,便会更加努力地凭借自己所学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最终取得较好的结果。学生这种角色的转变会使其更能体会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而不仅仅追求某种利益,进而实现动机的转变改善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实质和过程关注不够这一现状。
四、结语
山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在山西地方高校存在,这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国其他高等院校。因此,对于改善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的探索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化,积极探求一些更加切合大学生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为各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1]孙德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山西青年,2016(8):217.
[2]张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其提升路径[J].学理论,2013(7):222-224.
[3]王继夏,杨洞晓.低年级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3-126.
[4]杨佶.当代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63-65.
[5]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EB/OL].http://www.sxedu.gov.cn/upImgFile/2008516172534741,2011-06-01/2016-06-21.
崔玉君(199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2A
1006-0049-(2016)16-0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