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探析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6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微信

苏 静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探析

苏静

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近年来,高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大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积极把握“互联网+”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新媒体和微平台,构建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主体,学团微信群、各部门微信群为辅助的微矩阵,积极打造宣传思想教育新模式,为学校实现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

一、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网络宣传主要在校园官网上开设有时事要闻栏目,对当前党和国家的对重大事件、重点工作进行重点宣传引导,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舆论强势。有的高校建立了网络舆论阵地,并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更新,以增强高校主流网络舆论的传播力,强化了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平台,相关二级各院系(部)、也根据工作实际,建立起所属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初步形成了二级联动机制。这些平台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层面的新闻消息、各个院系(部)的工作动态、学生社团活动风采等;这些平台在师生中的延伸性和关注率较高,已成为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

二、高校网络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宣传工作依赖于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但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作保障,更需要营造良好网络使用氛围,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高校在校园网络宣传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园网络宣传平台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所存在问题是分布较为散乱,很多影响力较大的二级宣传平台没有经过学校层面的认证和备案,为更进一步的宣传工作造成了隐患。有些高校没有一个统管网络宣传平台工作层次和内容的规范性制度,这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

(二)校园网络宣传阵地发展不平衡。高校网站的栏目设置上大部分偏重于为教学和科研内容,在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引领方面对学生吸引有限。同时,学校首页关于部门设置、院系介绍、招生就业等内容应有尽有,但在主页上缺少滚动的实时新闻,这样不利于访问者了解近期的新闻。开放性差,缺乏沟通交流,没有专门提供学生、老师和学校及时交流沟通的平台。

(三)网络硬件设施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近年来许多高校虽尽可能加大网络信息化建设投入,但无奈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更新太快,有限的经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师生学习、工作需要。同时,无线校园网的建设相对滞后、网络数据库购买数量相对有限,以至于在网络宣传方面师生感兴趣的内容更新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网络文化宣传队伍人员配备不够。网络宣传思想管理工作人员的构成主要由宣传部、学工部、各院(系)辅导员等教师来兼职行使工作。网络宣传工作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还要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计算机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大部分兼职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所以在处理问题上显现出能力不足,顾彼失此。

三、结合我校,谈谈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经验

网络文化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制度保障和配备专兼职工作者开展各项活动,引导与教育广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一)领导重视,执行有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建设工作。学校党委宣传部专门印发网络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学校与省委网信办签订了“共建校园网络文明示范基地”的协议,共建全省网络文明示范基地。

(二)宣传部主动去参加网络媒体总编辑培训班,加强了与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为我校进一步推进网络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形成了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网络宣传管理队伍。加强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学校层面建立了由思政理论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为主的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并在学工部成立了学生网络宣传员团队,对占领网络阵地,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正面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环境,开展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引导、教育在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四、对网络宣传建设工作的对策

(一)建章立制,多方开展,形成合力。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形成良好的二级管理运行机制。同时,与传统宣传工具相比,网络宣传的互动性和接触性大大增强,不仅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同心协力,更重要的是重视广大师生的网络素质培养,增强其对网络文化的识别力、提高网上是非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

(二)建立校园网络宣传工作的督促奖惩机制。应将网络宣传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督促、奖惩的长效机制,要在年终对各二级网站、微信平台、网络宣传阵地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将网络宣传工作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人文关怀,依托网络服务工作平台,倾听师生心声,回应师生关切,在全方位服务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打造了网络教育服务工作平台,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和掌上校园服务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享受网上微生活。

(四)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大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积极把握“互联网+”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新媒体和微平台,构建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主体,学团微信群、各部门微信群为辅助的微矩阵,积极打造“互联网+”宣传思想教育新模式,为学校实现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详尽分析学生时时学习动态和生活状况,对于出现学习生活信息异常的学生,学校网络中心及时反馈到相关教学院和部门,由学生辅导员及时跟进,了解情况,化解问题。有效提高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小结

在新媒体的形式下,高校利用网络大力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方向的好风气,为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健康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

G647A

1006-0049-(2016)16-0173-01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微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微信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