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晋商文化的新时代意义
2016-02-04吴红卫
吴红卫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技术系,宁夏 银川 750021
浅析晋商文化的新时代意义
吴红卫*1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技术系,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晋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素有忠(仁)、孝(义)、礼、智、信的特点,礼、义与诚信更被推崇为晋商经商成功的秘诀。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弘扬晋商文化中的先进性内容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晋商文化研究的新时代主题。
关键词:晋商文化;传统;与时俱进;创新
晋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精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推崇。采用正确的唯物史观客观地看待晋商文化,寻找优秀的晋商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点,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弘扬晋商文化中的先进性内容,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晋商文化研究的新时代主题。从晋商文化的传承与习俗来看,晋商文化具有其它地域性商业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晋商素有忠(仁)、孝(义)、礼、智、信的特点,尤其是礼、义与诚信,自古便被推崇为晋商经商成功的秘诀。
一、晋商尊重传统,善于从规律中总结经验
随着元、明、清时期山西地方宗族的发展以及社会上层对“礼”的推崇,加之“开中制”、明朝蒙古俺达汗内附促成开放互市以及蒙俄贸易兴起,晋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慎待“相与”,完成家族制向股份制的跨越,发明银股、身股,以及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离等无不体现出晋商成熟的商业思想,尤其在用人制度上晋商禁用同族、慎用同乡,有“用人不疑、委以全权”,“德才兼备、量才录用”,“以学保商、以人为本”的思想,晋商还有“儒贾相通”,“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富不及三代”的思想,同时晋商群体中还存在有对颜色的禁忌、关公崇拜和袁崇焕崇拜等。
以晋商的“富不及三代”思想为例,民间广为流传的“富不及三代”在晋商这里得到升华,晋商的“富不及三代”思想包含有对商业规律的归纳与总结。这一思想以人伦中的父、子、孙“三代”为坐标,与商业经营的三个时期相对应,它们分别是:父代是商业经营的创业期,是商人开创事业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商人逐渐完成商业的原始积累,多数人在开创事业时人生坎坷、充满艰辛。子代是商业经营的成功期,这个时期的生意稳定、获利丰厚,这一时期的“富二代”没有经历过父辈的坎坷,一出生便坐享万贯家财。孙代是商业经营的衰落期,商业步入衰落期是有规律的,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孙辈人继承前辈的生意却没有经营的头脑和能力,他们坐享其成、相互攀比,坐吃山空、挥霍无度。二是指社会经历了上升期、平稳期后进入衰落期,此时的社会堕落、腐朽,影响到商业经营的健康发展。衰落期商业经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回天乏术”或“无力回天”。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晋商“三代”如果针对经商者个人,是人伦中的父、子、孙三代;如果针对商业经营,是商业活动的创业期、平稳期和衰落期。世间万物、社会万象,其规律都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比拟,它们都同样存在着由“兴”到“盛”再到“衰”的规律,如何才能让生意跳出“规律”世代传承?晋商从盐商、粮商到茶商再到经营票号,一次次商业转型和经营制度变革恰恰说明晋商勇于商业创新、思想创新和文化创新,同时重视在不同时代为晋商文化赋予不同的内涵。
二、与时俱进是晋商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现今社会的时代主题
翻看悠久的晋商历史,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某位具有带动作用的晋商人才去世时,为了使下一个“晋商时代”不背包袱、充满活力,晋商的传统要求晋商,必须将上一个“晋商时代”留下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思想与行为的“轻装简行”使得无数晋商家族将生意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在外谋生要礼、义为先”,明、清时期远走它乡经营商业的许多晋商家族都时刻牢记这样的人生诤言,这是晋商文化中的“礼”、“义”传承。毋庸置疑,朱熹的“家礼”、朱元璋的“圣谕六言”、明嘉靖年间的“大礼议”,儒家的孝、悌、忠信等,对置身中原文化的晋商文化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晋商的贸易活动向版图之外广大地区进行了主动、积极的扩散。晋商的“礼”就是尊重他人。从做人的角度看,“礼”是待人相敬如宾,众生不分彼此、平等相待;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礼”是入乡随俗、诚实守信货无二价、童叟无欺。晋商的“义”则可以用“小义”和“大义”来做区分。如果把救济灾民、筑桥铺路、兴修学校,“丰年储藏”、“灾年修房”看做是晋商的“小义”,献身国家的长治久安,投身于稳固边疆则是晋商之“大义”。晋商素有维护和平、维护国家稳定与繁荣的传统,晋商曾经置办军粮随军参加平定金川、剿灭沙俄支持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葛尔丹的叛乱,尤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商曾经汇聚于黄河两岸开辟黄河航运,积极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为中国军队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支援。晋商的禁忌色、关公崇拜和袁崇焕崇拜也同样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点。晋商的禁忌色为紫色。晋商的禁忌色可以这样描述:明朝对紫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和平年代人们各守本分、长幼有序、君臣有礼、尊卑分明,而动荡的明朝末年紫色却在朝堂上泛滥,僭越盛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晋商认为红色为正色,超出了红色便成为紫色。晋商将紫色禁忌用在商业上是要告诫自己,在商业活动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是晋商紫色禁忌色的本意。晋商紫色禁忌暗合了晋商慎独、慎微、慎初、有耻的自律诉求。晋商关公崇拜的主旨是“忠”与“义”,袁崇焕崇拜则是晋商在清代保留其民族性的表现。从地域角度看,晋商文化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它不断地受到来自其它地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尤其受到源自汉唐以来丝绸之路、明清时茶叶贸易之路等地域文化的影响。晋商通过自身的商业经营活动,使得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相隔遥远的地方彼此传递、相互传送。晋商的关公崇拜、袁崇焕崇拜无疑已经成为晋商经商活动中极具人文凝聚力与文化诱惑力的名片。
三、加强晋商文化研究,做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晋商由家族制走向股份制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明代的贷金制、朋伙制及清前期的伙计制等商人群体合作形式,晋商股份制的主要内容是银股和人股以及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离等,股份制体现出晋商成熟的现代商业思想,尤其在用人制度上禁用同族、慎用同乡、选贤用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是晋商文化的突出表现。孔子《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晋商文化中的许多思想都顺应了这种人文理想。以晋商的“乞丐”观为例,晋商的“乞丐”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传承部分,二是商业观部分。构成晋商“乞丐观”的故事,来源自明末清初的大时代背景:皇太极率军避开宁锦、山海关防线,绕道蒙古突入长城威逼京师,袁崇焕星夜赴援解救皇帝,却被阉党诬称“通敌谋叛”,崇祯皇帝听信谗言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一部分袁崇焕旧部为了生存躲入山西大山中,清朝入主中原后他们无力反抗却始终背负“还我河山”的信念,他们中的一些人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效仿伯夷、叔齐自称“乞丐”引颈就戮,其余人坚守气节走出大山汇入晋商群体,从此晋商文化尊重“乞丐”,认为商人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是百姓成就了商人,百姓是商人的衣食父母。晋商认为商人同“乞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晋商的“乞丐观”要求无分老幼平等待客,货真价实货无二价,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晋商文化的新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尊重传统、与时俱进、善于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等方面,这些优秀的晋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只有继续深入研究晋商文化,充分挖掘优秀晋商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晋商文化继续奉献社会、忠实地服务于实现“中国梦”,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张鹏.重塑诚信——考晋商经营之法宝[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
[2]王璋.近十年晋商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3]郭婷.明清时期晋商的慈善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
[5]夏伯著.晋商义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吴红卫(1967-),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206;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