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6-02-04刘舒晗郭英侠1
刘舒晗 郭英侠1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刘舒晗*郭英侠*1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在乡村建设运动提出的背景下,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内容的介绍分析,探讨乡村建设运动的现实意义,进而将乡村建设的精华之处合理运用到当下社会的发展中。旨在为发展中国特色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现实意义
梁漱溟选择建设乡村的原因在于对西学的思考,他认为将西方文化融入中国以后,大部分人盲目追求西学,抛弃了本真,造成了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混沌局面。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梁漱溟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理论依据,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农村始终面临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武装割据、军阀混战,导致国内社会动荡不安,中国社会是一种失序解体的情形。在梁漱溟思想经历了三次转变,他目睹了当时混沌的生活现实,关注着历史,着眼于现实,改造乡村问题。
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从乡村入手,通过乡村建设,成立乡村组织,改造文化,普及全国。他说社会秩序只有一时的扰乱与规复;规复有扰乱,扰乱又规复,而不见其被推翻,有什么新的秩序建立[1]。故乡村建设运动在梁漱溟看来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这场文化复兴运动注重于中国文化,并力求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
(一)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紧要的还是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2]。在梁漱溟的领导下,抵制农村女性缠足陋习、严禁吸食鸦片。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新文化、规范传统文化,去旧革新的将文化融合运用到农村的管理之中,解决农村在政治、教育、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挽救旧有农村,建立崭新的农村形象。
(二)重建新社会组织结构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形式。他提出的伦理本位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相关交往之中,在彼此的交往中始终要保持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职业分途则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贫穷富裕之差,只有不同的行业,没有对立的阶级。然而中国亟需重建一个新型社会组织结构,补充并改造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建立乡学组织,改造中国每况日下的社会风气。
(三)倡导“以农促工”发展理念
梁漱溟提出中国的发展要以农业为主、坚持以农促工的发展理念,通过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肥沃、物资丰富,这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梁漱溟主张大力发展农业,通过现有资源实现自给自足,通过组织农业生产,增强农民全队凝聚力。农民的团结,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工业化进程,探索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这种“以农促工”的发展理念,有效避免了西方国家先工业、后农业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农业剥削。
(四)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梁漱溟强调:“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便是农民自觉”[3]。他认为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动农民群体,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建立新农村。同时,促进知识分子下乡,将过剩的知识分子转移到乡下,借助知识分子的言传身教,带动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并号召农民参与到改造创新活动之中,改变乡村现状。
三、乡村建设理论的现实意义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把乡村教育文化、政治管理、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在进行乡村的自救运动。随着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的日益繁荣,“三农”问题日益显现。解决“三农”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要从农村农民出发,关注乡村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而乡村建设运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农村农民问题必须通过综合改革和建设的途径来解决
乡村建设运动着眼于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实验的农村遵循综合改革、建设和管理的体系,来解决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导致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因而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进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4]。对农民农村问题采用综合改革和建设,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新型社会结构。我国当下同样应该对农村地区采取综合管理、综合改革的方式,集中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管理于一体,以保证社会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涉及到的教育乡民,提高农民素质,创造新文化,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正是当前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乡村、城市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提高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处主要在于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近些年兴办的“希望工程”以及“西部计划”中的支教偏远地区项目都是为了提高农村、偏远地区儿童受教育程度所建立的。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才有望提高,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四、结语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以改善农村经济文化为目的的运动。从其产生的影响来看,实际上为建立和谐社会的新型社会结构夯实了基础。乡村建设运动表面上是改造文化、改造乡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梁漱溟的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晶菁.梁漱溟政治理念探析[D].复旦大学,2009:1-61.
[2]黄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7:133-136.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一)[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500-504.
[4]刘文军.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8:1-50.
*作者简介:刘舒晗(199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郭英侠(1989-),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