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现状

2016-02-04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重庆404100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语文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重庆 404100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现状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重庆404100

摘要: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职业学校普通存在重专业轻公共课导致了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失去了它该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亟待改革,本文首先分析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职业能力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1]。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然而,在现阶段中职教育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语文教学已丧失了它该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语文教育重要性

(一)提高文学素养

中职语文教材包括现代文、古文、美文阅读、写作练习几个模块,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

中职语文教材包含了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于职业素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2]。

(三)拓展职业知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语文课本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的突破口,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3]。

二、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同时,进行专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让他们成为适应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是以专业课和实践操作为主,相对的公共基础课就处于副课的地位,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来说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以上问题导致,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对于一般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都放在了次位,在课程安排上,课时量偏少,师资队伍配置不够,对学生文化成绩要求不高。在课程安排上让学生产生了语文教学不重要的错误思想。

(二)学生不重视

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远不及专业课程来的快,使得学生本身也对语文课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认为学语文对以后的发展没有多大帮助,导致对语文教学的不重视。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逃课等现象司空见惯,语文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提高。

(三)基础差

中职学生生源差,几乎都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力差。选择职业类学校的目的就是不想学习文化课程,学好一门专业,两年后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学生把基础差作为自己的标签,以此为理由不学习,导致基础更差[4]。

三、改进措施

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现状,亟待改革,本文将从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一)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程应与专业课程保持一定的比例,并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语文教学目标不能延续之前中学时应试教学目标,应该是集文学、国学、历史、政治、职业规划、语言运用、应用文写作、礼仪传统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应抛开课本的束缚,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中职语文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为目标。

在知识上,以材料为原型,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关键性和灵活性,掌握基本文件的写作和要领;而不局限于学生能背诵多少篇课文。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世,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品质,形成职业精神[5]。

(三)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因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中职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缺乏自主学习性,如一味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中职教育语言教学应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在场地上可去除教师的束缚,在教学模式上可去除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在普通板书上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尝试游戏法、任务法、自主探究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老师应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并有机的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比如,对于幼教班级,采用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1]。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多元化,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可将网络、时事、新闻等元素加入平时课堂中。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融入文学、语言运用、应用文写作、历史、政治、人文、礼仪、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等内容,增加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五)考核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考核方式也应跟高中或大学教育不一样,面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现状上,考核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化,比如采用征文比赛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沙聪颖.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2]李青,杨坤.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J].职业教育,2015(31).

[3]王鹏.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思考[J].科技视界,2015(32).

[4]刘振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J].文学教育,2015(11).

[5]杨静.浅析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1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198-01

作者简介:吴小霞*吴小霞(1991-),女,汉族,重庆人,本科,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语文教师,擅长现代文写作和诗歌写作。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