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剧目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探索
——以大连艺术学院《和平颂》剧目教学为例

2016-02-04刘芙莎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教学改革

刘芙莎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关于剧目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探索
——以大连艺术学院《和平颂》剧目教学为例

刘芙莎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大连艺术学院《和平颂》剧目实践教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和艺术素养的增强。学生在器乐演奏、声乐演唱、舞蹈表演、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尤其明显。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剧目实践教学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院依据剧目教学的内在要求,全面地实施了教学改革,《和平颂》剧目实践教学引领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保证了《和平颂》的演出成功。

关键词:《和平颂》;教学改革;艺术素养

当下,艺术类院校关于剧目教学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是成果还不多。尤其是在“怎么做”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对具体地怎样通过剧目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研究至今还是一块处女地。本文结合大连艺术学院剧目教学的实践,作初步的探讨。

大连艺术学院建校15年来,一直鼓励剧目带动教学,通过实践来培养人才的模式。201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演出原创大型音画舞蹈交响史诗《和平颂》,是继学院原创清唱剧《汤若望》和《樱之魂》之后又一次剧目教学的成功演出。下面,结合《和平颂》剧目教学的成功,就剧目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有关问题,诗作论述。

一、打造一个优秀的剧目

演艺界有句名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不论什么演出,没有好的剧本无从谈起。同样道理,剧目教学的基础也是必须要有优秀的剧目。《和平颂》剧目教学的成功正是这样,这个剧目是全院师生以及750余人组成的创作团队、演出团队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它的优秀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和平颂》剧目形式多样化。剧目是由音、画、舞蹈、交响诗以及大型LED灯光,舞美等艺术形式综合打造的剧目,这些多样的形式为全面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奠定了基础。《和平颂》剧目教学强化了音乐艺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性。

(二)《和平颂》剧目作品的难度大,艺术水准高。剧目是由序、四个乐章和一个尾声组成,大强度的排练演出和严格的高的艺术水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体力和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和锻炼,通过这样大强度高水平的排练和演出的成功,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功,更是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和平颂》剧目作品的经典性和创新性。所谓经典就是大家认可作为典范,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创新的作品更是对演出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而这些经典的、创新的作品,的的确确通过两个月的排练与演出,就使学生在专业水平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继而在能力与素养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展与丰富。

二、创建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方式

在《和平颂》剧目教学过程中,师生们共同创建了大艺模式的教学形式,由单一的一对一小课到剧目教学的一对一小课、一对多的小组课、大课、大大课、实践演出课五种形式。

一是一对一平正常教学,剧目教学中主要进行作品的最初的了解和学习。二是小组课老师以小组形式进行再教学,强调声音的和谐,作曲者的谱面要求等等。三是大课(合唱排练、交响乐排练)。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合成的训练。对作品进行更深的认识,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直接接受作曲的指导,故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这个阶段有了显著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四是大大课(联排)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作品已经能够很好的把握,情感的把握更准确,更多的体会彼此间的配合和融合。五是实践课(演出)。是对我们剧目教学的真正的检验。也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践表演的舞台。这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舞台表演综合能力。

由于以上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才使得我们的学生由一开始的不熟悉到熟悉到最后的成功演出,无疑是学生提高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必经之路。

三、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促和情况掌握

一是要督促和检查教师作好剧目的案头工作。二是要对专业小课、小组课不定时的进入课堂,检查剧目教学实施情况。三是要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考核。为后面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对大课和大大课严格考勤,为保证实践教学最后一步高效进行提供保障。使实践教学的演出获得最大成功。五是掌握剧目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和平颂》剧目学习和排练中,拟制了书面问卷调查表,向学生和有关教师进行调研。一共发出问卷200份。其中向学生发出135份,收回135份。向教师发出65份,收回65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参演《和平颂》剧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它与日常教学是能够融合的,对于学生艺术能力与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培养团队精神和艺术人格也起到了提升作用。

四、结合剧目教学开展相关课题的科学研究

在《和平颂》进入剧目教学的同时。学院提出“要将《和平颂》大型剧目的排练与演出纳入教学和科研之中”,学院在2015年年初组织了以《和平颂》剧目教学实践为主题的科研项目申报,有9个项目获得批准立项,这些项目的主持人绝大多数都是参与《和平颂》教学的教师,这样,就把教学与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老师们一边投身于剧目教学的实践,一边认真开展科学研究,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正确道路,结果是获得了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到下半年这9个课题结题时,共发表相关论文13篇,研究报告9份。学院在课题评审结束后,又专门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报告会不仅在学院召开,而且在沈阳盛京大剧院和人民大会堂演出《和平颂》之前,先开科研成果报告会,这就使剧目教学的经验和理论得到了更好地传播,为剧目教学在更多的艺术类学院实施起到了很好地引领作用。

作者简介:刘芙莎(1963-),女,黑龙江鸡西人,大连艺术学院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教学改革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艺结合视角下的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