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智能开发探究

2016-02-04张屿梦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多元智能音乐教学

张屿梦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智能开发探究

张屿梦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对于学前教育儿童来说,在智能发展方向上主要是幼儿的全面发展时期。特别在多元化理论模式下,是提升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学前儿童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多智能开发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多智能儿童音乐教学模式开发的几种方法,从而提升学前儿童的素质文化水平。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多元智能

音乐教学模式是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一部分,也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在音乐教学模式中实现多元化智能开发,不仅使学前儿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与发展形式的整体建构,也为儿童发展音乐教育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理念模式。音乐在艺术表达中是多元智能开发的主要内容,无论在思维方式与兴趣表达等因素上,对学前儿童的素质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多元智能开发的主要方面

(一)歌唱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教学主要是利用嗓音来实现的,是音乐表现的一种语言形式。该模式的形成能够方便学前儿童的积极掌握,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与欣赏能力。歌唱教学模式主要根据歌词之间的转换、动感变换以及情感宣泄等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自我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等进行发展。

(二)韵律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韵律的表达主要是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身体形式实现的一种创造活动,也是学前儿童利用身体形成的艺术创作模式。对于学前儿童的教学阶段,利用身体运动不仅能够将一些事物进行表达,还能利用身体的韵律来感悟音乐。所以,要对学前儿童的多元化智能进行开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身体的韵律变换与节奏,才能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

(三)乐器

学前儿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乐器活动的形成主要根据音乐节奏,以敲打的形式来实现的。学前儿童根据音乐节奏变换,在运动神经上对节奏进行感知,并在不断练习与表现形式上形成节奏感。在实际教学期间,不仅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多元化智能,还能根据不同的演奏变化形成整体音乐效果。

(四)欣赏

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对音乐进行欣赏是教学期间的主要部分。在对音乐进行欣赏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前儿童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的表达空间,还能根据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想象空间。学前儿童对音乐形成良好的欣赏能力,能够进一步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所以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就要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变化、语言表达以及视觉发展等因素进行多元化智能开发。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智能开发方式

(一)创造情景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形成兴趣的主要形式[1]。学前儿童要形成思维与想象等因素的智能发展,首先就要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心理活动中形成整体教学。情境教学模式是学前儿童开发多元化智能发展的主要形式,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该模式主要根据语言、实物变化以及音乐表现的实际手段实施情境模式的创造,使学生在情感、人格等因素上进行提升,从而实现学前儿童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积极合作。音乐主要是利用声音来表达的,主要根据声音变化教学塑造与发展,所以在情境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就要以声音作为激发条件,并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由于学前儿童的音乐在情境表达以及歌词内容表达上都比较简单,所以要提升学前儿童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就要利用学前儿童的肢体动作、感官以及多种情感变化实施情境教学,使学前儿童能真正领悟到音乐的魅力和价值。

(二)开展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学前儿童对音乐的表现和表演形式[2]。合作教学模式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以音乐的表现形式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并实现学前儿童新的交际模式,从而保证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与处理合作关系中的水平。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是多样变化与发展的,例如:对学前儿童的合唱声部分,就要进行积极配合,保证学前儿童的音乐合唱质量。对舞蹈、相关动作以及队形变化等因素也要进行配合,对乐器演奏期间的各个声部变化更要实现协调性合作。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实现合作教学模式,就要将集体、个人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进行配合。

(三)实施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前儿童主动探索的一种模式。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模式中,首先,教师创造一种教学情境[3]。然后学前儿童根据该教学情境主动思考,并根据情境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音乐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因素进行综合利用。该教学主要能够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并优化了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在整个音乐互动教学期间,教师并不是单纯的将音乐知识进行传授,而是以引导的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前儿童对音乐表达的节奏感、音乐的音高问题以及速度等问题进行领悟,使学前儿童在该教学基础模式中实现创新性、和谐性的音乐形式。

三、结语

对学前儿童实现多元智能开发模式,实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学前儿童教育模式的标准化,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发展过程。所以根据学前儿童在歌唱、韵律、乐器以及对音乐欣赏方面进行分析,利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不断开展、创新,从而提升学前儿童在素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春琴.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智能开发探究[J].新校园,2013,01∶180.

[2] 杨晶.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3,02∶114.

[3] 范诚.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的重塑[J].文教资料,2011,12∶153-155.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多元智能音乐教学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