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提琴入门教学

2016-02-04刘立楠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演奏小提琴科学

刘立楠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浅谈小提琴入门教学

刘立楠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小提琴入门教学是一个非常严谨且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及演奏者做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系统科学的进行教授和学习。本文作者指出小提琴教学,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只有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实践,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并通过认真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充实地阐述了如何让学生了解小提琴演奏科学,如何教会学生小提琴演奏方法。指出:建立小提琴演奏科学的力学结构是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的要素,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听就明白,一试就有效果。并从眼、耳、手、脑等每个细节详细讲授了小提琴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使学生能够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前行。同时,强调要把培养学生演奏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悟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等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在演奏艺术、欣赏艺术的同时,去领悟艺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小提琴;入门教学;演奏;科学;方法

小提琴是一种四根弦的弓弦乐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后,许多世界著名演奏家来访中国,我们与西方的艺术交流日益密切,同时开始培养自己的演奏家和教师,如:马思聪、刘天华和冼星海等。随后,又创立了一些音乐专科,陆续出版和翻译了一些书籍和报刊,并有作曲家开始创作中国作品。

小提琴演奏作为一门新兴的十分严谨和难度较高的技术,需要教师以及演奏者做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系统科学的进行教学和学习。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阐述在遵循基本原则方法的基础上,有规律的进行系统有效的小提琴入门教学。

孔子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掌握真理每个人有早有晚,这个过程不仅是对意志力、忍耐性的挑战和考验,更是对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的一个考验。

小提琴的演奏跟其它艺术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对规律的一种认识,认识掌握了以后,进入自由王国,到了这个符合规律的阶段后,就会比较自由。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由此不难发现,小提琴的教学,就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小提琴演奏这门科学。

一、让学生了解小提琴演奏科学

首先要建立小提琴演奏的力学结构,要始终保持这种观念。有了这个观念以后,全身便会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灵活的循环系统。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人为的阻碍。任何多余的动作和人为的障碍都会阻碍拉琴的练习。

小提琴练习的精度,是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是关键性的环节,要在自然放松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每次都达到准确的点,练习就随之变得简单,演奏也会简单。

要求达到高水平,最重要的是每天练琴的状态,每天创造性的建设自己的拉琴的次序。每天要用最纯净、最认真、从零开始的态度练习,这个“零”,绝不是一开始那个一无所有的“零”。这样每天积累基本功的功底,通过练习,逐渐变成一个很自然的习惯,那么这个过程中,“零”的基础就会不断提高,这是一种进步。

每天练琴要有一个程序,在发音前,就要将这个程序安排好。

1、大脑指挥

2、用耳朵听

3、用眼睛感受和调整状态

4、注意手型

一切程序安排好再进行重复,才有利于保持最纯净的东西,做到事半功倍。

小提琴演奏的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规范化阶段

要从基础开始规范,使脑、耳、眼、手都进入到一个规范化的模式中,从而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形成一种规范的固有模式。

第二个阶段:机械化阶段

在反复规范练习的过程中,使两手达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状态,做到速度快而且准确。这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自动化阶段

通过规范化和机械化的训练,最终达到比较高水平的演奏,从而形成质的飞跃,使演奏自然、自如。

二、教会学生小提琴演奏方法

在了解了小提琴演奏这门科学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

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不是没有方法,不是超近道,也不是走弯路,而是要更加精确的去理解,去提高悟性,在实践中去体会。在这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奥妙。

很多演奏者在学琴过程中,听人云亦云,听各种各样的讲法和方法,要学会去分辨。对于那个越讲越不能使人明白,而且尝试不出效果的,要打上问号;而对于那个一听就明白,一试就有效果的,要牢牢抓住不放,而且要深入理解。

过硬的基本功,即好的音准、好的发音、好的连贯性,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包括:站立姿势、持琴、左手规格、揉弦、换把、运弓、节奏、音阶等,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要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讲授。

(一)小提琴演奏的站立姿势

1.两脚与肩同宽,总体讲,身体稍向左后方倾,弓向右前方倾。

2.拉琴时,重心稳定的放在两脚上,不要晃动。

3.要做到琴和人的关系融洽,忘掉夹琴,做到放松。任何多余的动作、多余的力,都会束缚练习。

(二)小提琴演奏的持琴

持琴的三个着力点:

1.琴放在肩膀上,肩膀与琴的着力点。

2.左手一个支架,支持琴的着力点。

3.头有一定重量,头跟琴的着力点。

拉琴时,琴处于水平,不要过度倾斜,三个着力点配合得当,头保持自重力量,换把时人为适当加力,使左手可以自如换把。

右手握弓要做到放松、轻握、调节平衡。

(三)小提琴演奏的左手规格

左手规格的要求:

1.准(手指落下的位置准确)。

2.稳(手指重心落下要稳定)。

3.匀(手指转换要匀,要平均)。

4.连(最后达到效果要连贯)。

(四)小提琴演奏的揉弦技巧

小提琴演奏的揉弦技术是小提琴的歌唱,具有为演奏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它同样是很重要的技巧之一。小提琴的揉弦可分为手腕揉弦和手臂揉弦。

(五)小提琴演奏的换把训练

没有严格就没有自由,只有通过严格的把位训练和学习规范的换把动作,才能最后消除把位观念而进入换把的“自由王国”。

换把就像小孩子坐滑梯一样,前面的平台要扎实、准确,过程要流畅,到达落点要站住。当做到这个平台的明确,两头音的准和稳,中间的连贯,自然就可以减少障碍,最终达到整体性的完美。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换弦时胳膊肘的“舵式运动”。

(六)小提琴演奏的运弓训练。

运弓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则需要仔细考究的技巧。弓子在琴弦上就是车和马路的关系。

运弓时要注意三条要求:

1.任何状态下(任何状态是指:弓的重量重与轻,弓的快与慢,接触点靠近琴马或靠近指板等状态),弓子都能够放在弦上,压或飘在弦上都是不正确的。

2.弓靠与弦摩擦产生声音,因此弓要运动起来,且在轨道上运动。如果弓的运动轨道一会在这一会在那,时而斜时而正,声波就会紊乱。轨道就是直,所谓直,就是跟琴马平行。

3.要做到连贯性,在通透的声音中表现歌唱。

(七)小提琴演奏的节奏训练

俄国小提琴家莫斯特拉斯曾经指出:“对于培养节奏感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以密切注意。”

对于节奏训练,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采用正确可靠的方法。众多音乐家和教育家都曾提到过视唱练习以及节拍器练习。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八)小提琴演奏中的音阶

音阶是最重要的发音练习。音阶最大的误区在于多数人只看到音阶训练对于左手基本功的作用,而忽略了音阶对于右手基本发音训练的重要意义。音阶练习对于右手的最根本要求在于追求优良的音质。一段音包括:发音的结实、饱满,振动的同时,保持发音的均匀性和连贯性。这就要求左手在频繁的换指、换弦、换把的同时,右手的运弓在平稳中,要做到不间断的微调重量,并力求做到无痕迹的换弓,这样才能保持发音的均匀和连贯。

三、培养学生演奏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悟性

学就是为了用,所以运用是关键。虽然基本功掌握了,但要想真正自如地演奏作品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基本功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适当准确地将各种技巧表现出来,做到技巧与基本功的有机结合。在这里,还应着重提到的是悟性。悟性不仅在掌握技术方法上表现的很重要,而且当技术方法掌握到一定成熟阶段以后,再运用到音乐表现上,这时由悟性而产生的区别就会非常之大。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千差万别,而这些东西不是只靠练琴就能够获得,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一个优秀、动人的演奏者,他的内涵和悟性来自于他的头脑和他开阔的心胸。

没有演奏方法的运用能力,没有一定的悟性,那么时间就很容易在每天的练琴中被浪费掉。所以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演奏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悟性放在重要位置,避免学生去做“辛辛苦苦的可怜虫”,而最终效果微乎其微。

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所以,应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所以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时刻注意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兴趣与需要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学习才能愉快,才能有乐趣,而人只有在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下,才会具备创造力。因此,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用一些变换并且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教学的过程,都应该注重对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有了艺术情感,才能表现出作曲家的感情,才能将乐曲最大程度的“还原”。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培养情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写作思想和写作内涵等,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中演奏音乐,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作品的深刻含义。

在小提琴入门教学中,要注重科学,要做到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比如:文化与艺术、技术与情感、技能的协调等,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过分强调那一方面,都是不完备或不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的演奏者脱颖而出

六、结语

小提琴入门教学是一个非常严谨且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及演奏者做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系统科学的进行教学和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遵循基本原则方法的基础上,有规律的进行系统有效的小提琴入门教学。

[参考文献]

[1] 莫斯特拉斯.小提琴节奏训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2] 杨秀治.教育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晨星,黄忠伯.小提琴换把训练系统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演奏小提琴科学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Pear Concert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