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探析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任 浩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探析

任浩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思想政治教育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人们的平等意识逐步增强,网络文化异军突起,知识信息呈现大爆炸的趋势,如何在多元性中巩固主流思想,如何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上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我们的思想统一指明了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丰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强调“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①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化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键,加强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巩固”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大的意识形态使人民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②。习近平总书记在更高的格局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和目标任务,让马克主义观立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准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重要目标之一,是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的大事,是改造人们精神世界,树立正确信仰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人们的意识,使人们用更加健康的心态改造世界。中国梦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形式为人们所接受认同,重新树立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信,也增强了党和国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关系到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充实个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正确衡量现实生活对个人的价值,推动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④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也是新机遇,更是巩固社会思想基础的新内容。

(四)法治观教育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依法治国”,并且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会动摇。”⑤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加强法治观教育有利于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法治观教育也是严肃党风党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证。法治观教育内涵丰富,包括法律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法律教育是针对全体公民的,目的是使公民学法、懂法、用法、知法,维护社会稳定,为发展保驾护航。党规党纪教育对象是全体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旨在加强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防止“四风”问题,克服“四大危险”,强化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法治观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一大特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既继承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原则,又有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阐释。

(一)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要原则之一,更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即“三严三实”。“三严三实”所针对的对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对党内干部的一次深刻的实践观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着眼于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两学一做”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实践性原则,学的目的在于做,要落实于做,在做中学,并不断的深化学的内容,检验学的效果。实践性原则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践性原则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时代脉搏。

(二)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原则

传统文化和时代的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同时,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必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夯实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地位。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原则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其重要内容,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生命源泉,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基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原则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关乎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动摇。党和国家要吸取前苏联解体的教训,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避免国家的动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指导性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要始终遵循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创新性的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能够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支撑。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福州日报,2014-01-01(A10).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19.

③习近平总书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④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5-22.

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