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调查研究*

2016-02-04西安培华学院通识中心陕西西安710125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5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调查研究*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中心,陕西西安710125

摘要:本文以思政教育角度和观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自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新平台构建路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互相交织,为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2015年10-11月,本课题组对西安大学城13所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展开调研。自制问卷共设21题,主要涉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了解程度,学习教育渠道,以及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度和看法。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2190份,有效问卷1980份,有效率89.40%。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问卷基本数据如下:本次接受调查的主力军是大一新生,大二,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博士参加的人数比例依次呈递减趋势。一年级403人,占20.61%,研一至研三共占据本次调查人数的36%,其中研一占据11.6%,新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更为明显。在性别比例中,63%的同学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59%为男生,男生更为关注时政。总体而言,各学校抽样对象性别比例、学科分类、专业比例、户籍结构、政治面貌等均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调查显示,约73.3%的同学基本了解马克思主义,85%的同学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占到65%,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本了解为70%,67.5%的同学基本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超过半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了解。

(二)55.6%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师传授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42.1%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来获取相关知识,42.5%的学生通过书刊来了解,25.6%的人学生通过党员团干培训来了解,42.7%的学生从电视广播等途径来了解。

(三)“对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句话,25.3%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70.8%的同学则为基本赞同。3.3%的同学表示不太赞同,只有0.6%的同学表示完全不赞同。对“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振兴中国”31.8%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57.9%的同学表示一般认同,8.1%的同学则不太认同,2.2%的同学则表示无所谓并不关心。

(四)对于“哪种形式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作用更大”(多选)这一问题。46.25%的同学选择讲座或论坛。47%的同学选择思修课程,43.64%的同学选择了通过网络平台,32%的同学选择党员、团干培训,29.7%的同学认为主题报告更有用,12.7%的同学认为典型表彰最有效。

(五)“影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原因是什么”57.23%的人认为是社会变革,腐败现象以及不正之风的影响,36.4%的人认为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32.84%人认为是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好。69.27%的人选择了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的作用影响这一原因。30.02%的人认为是家庭教育缺乏,35.84%的人认为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弱点,7.78%的人选择“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会吃亏”这一选项,29.28%的同学认为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差距过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

(一)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创新教育模式,引导好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与和创作。新媒介应积极参与针对大学生的媒介教育宣传和推广,可通过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栏、“开放频道”,举办“媒介素养教育日”或“媒介素养推广周”等形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信息制作,尤其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创作,使大学生切身体验媒介信息生产流程,加深对信息传播概念理论、大众媒介社会责任的理解,增强做“媒介公民”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规划和实施情况调查和评估,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改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方法提供决策依据。

(二)牢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从调查问卷来看,思政课堂依然是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为思政教师必须对理论内容非常熟练做到宏观论述和微观剖析相结合,使教学丰富多彩,使教学的说服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同时在课堂上引入最新教学手段,微课、幕课、翻转课堂等,使思政课程讲授避免枯燥无味,增强语言感染力和现实信服性,深化对核心价值观认可与接收。

(三)切实发挥网络新平台的作用

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以及为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德育教育网络平台,加强网上舆论阵地建设,不断增强校园网站的教育性、思想性、服务性、互动性,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着力推进学校团学系统微博体系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增强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增设校园自媒体账号,使之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许珍芳,余绪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实证研究[J].教育评论,2015(3).

[2]张春宇.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044-01

作者简介:潘迎丽**王袁媛*潘迎丽(1982-),女,汉族,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袁媛,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属于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包括:西安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5)“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编号:15F53);201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耦合性研究》(编号:15JK2092);2015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的路径研究》(编号2015A023);2015年西安培华学院校级课题《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的凝练研究》(编号:PHKT20150721)。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