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南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传承模式研究
——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2016-02-04王伶俐

北方音乐 2016年19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民歌湖北

王伶俐

(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鄂南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传承模式研究
——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王伶俐

(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目前,鄂南地区传统民歌正尝试着引入地方高校课堂,近年来,诸多高校音乐专业已经开始逐步利用这些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笔者试图将鄂南传统民歌的研究,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实践途径当中。

鄂南;传统民歌;地方高校;传承模式

咸宁地区又称鄂南,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在广博的鄂南传统民歌资源十分丰富,独具特色。音乐形式主要包括有号子(工程号子)、小调(吟唱调)、以及山歌(田秧山歌)[1]。其中还包括有风俗歌中的坐夜歌、哭嫁歌、孝歌、斫柴歌、挖山鼓和打硪号子等。近年来,国家大力投入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抢救、传承与推广。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歌曲,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但是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和现代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传统音乐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在当前经济环境和传播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其生存形态和传播现状无疑都受到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的诞生和冲击,对以口头传播为主的传统民歌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形成了无法抗拒和逃避的挑战。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作为鄂南地区的最高学府,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直致力于“融入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有着先天的地域优势和教育资源。作为地方高校音乐学院的一名声乐艺术工作者,担负起对鄂南传统民歌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是责无旁贷的。

一、鄂南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的重要意义

鄂南传统民歌的地域特色极强,深入了解鄂南的各种文化,从文化的大方向和大范畴认识鄂南传统民歌,利于鄂南传统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一,培养传承人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环节。鄂南民歌是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活态的、流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它们的保存和传承需要“师傅带徒弟”“老师带学生”式的“口传身授”“言传身教”去实现。这种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从一定程度上扩大这种传承方式。这就需要依托高校人才荟萃、设备先进的优势,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来完成鄂南传统民歌的传承。其二,改变当前传统音乐人才缺失的整体现状。就目前我国音乐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传统民歌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仍然面临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就业范围狭窄、适应能力不强等。对于鄂南传统民歌这样地域性极强的音乐,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其三,形成我校声乐专业特色教学。鄂南传统民歌例如:民间歌曲田秧山歌、婚嫁歌、丧歌等,戏曲有崇阳提琴戏、阳新喔伙戏等,这类民歌的开设,使鄂南传统民间音乐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开拓了崭新的学习领域,也使学校教育学科发展更趋多元化、专业化[2]。

二、鄂南传统民歌传承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将鄂南传统民歌纳入教学课程体系,选取崇阳提琴戏、通城打锣腔、通山采茶戏等部分曲目为教材。并邀请民歌传承人进入课堂(以讲解、范唱、教唱、专访为主要内容)。在感受这种“扑面而来的‘田野’”气息中,为培养本院声乐教师学习原汁原味的鄂南传统民歌提供了宝贵机会。传承人、老师、学生三者构成了表演、传承事项的参与者,在这样的课程设计中,传承人范唱和教唱更让师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乡野山间的气息,引发人在课堂现场不断地吸纳和不断的思考,进而达到“活态的”传承目的。

(二)舞台实践模式

舞台艺术实践是学生将其所学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日常的排练、演出和比赛中进行比较、运用、处理和理性思维增强的过程。对于鄂南传统民歌的教学来说,实践是检验音乐教学成果的最好方式,而在实践中又可以获得多音乐的深层认识,进一步体会音乐的内涵。2016年6月7日一场以“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舞蹈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在湖北科技学院温泉校区学术报告厅演出。由我院青年作曲家赵峻教授编配的嘉鱼呜嘟独奏《野洲情趣》、呜嘟合奏《俄罗斯歌曲联奏》、崇阳提琴戏《十送》、《十想十望》、《通城拍打舞》等诸多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整场演出中得以展示。

(三)素质拓展模式

传统民歌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传承者在传艺时凭借演唱、演奏,一般不依托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进行传授,用这种方式指导师生演唱、演奏鄂南传统民歌,继而成就了师生对传统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在演唱、演奏中即兴发挥[3]。虽然即兴变化只是相对固定的曲调中的局部改动,但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传承方式推动了传统民歌的发展。

总体来说,许多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都还不够丰富和全面,很多学生通过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却仍旧停留在浅层的知道阶段而没有真正领略到音乐艺术的真正内涵和真实价值所在的层面,鄂南传统民歌的地域特色极强,要想了解鄂南传统民歌,就得深入了解鄂南的各种文化,从文化的大方向和大范畴去最终的达到认识鄂南传统民歌。而要改变音乐人才匮乏的现状,就必须要真正注重对高校音乐人才的正确培养。要知道,音乐是一门比较高深的艺术,真正步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就要认认真真的去想、去听和用心学习,通过改变自身学习的态度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体制,才能够改变目前音乐人才缺失的整体现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慢慢掌握音乐的使用方法直至真正地认知音乐的本质。而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传承鄂南传统民歌也就自然而然地艺术味十足了。

[1]魏季鸣.咸宁民歌的体裁分类[J].咸宁学院学报,2004,(2).

[2]赵峻.鄂南民歌的旋律特征与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3]夏晓玲.鄂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7).

王伶俐,女,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教学,湖北科技学院,讲师。

项目课题:本论文为湖北科技学院科研项目《鄂南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传承模式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项目结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14027)。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民歌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驰援湖北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湖北武汉卷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藤县水上民歌
临轩听雨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