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音训练在音乐学专业合唱教学中的意义及其运用

2016-02-04

黄河之声 2016年12期
关键词:音程声部音乐

李 伟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论声音训练在音乐学专业合唱教学中的意义及其运用

李 伟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合唱艺术是一门多声部声乐艺术,声音是它艺术表现的载体,演唱时离不开各声部的协调配合。本文阐述了声音训练对合唱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合唱教学实践中声音训练的具体策略。

合唱教学;声音训练;多声部;歌唱技巧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声音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载体,也是合唱表现的基本载体。“众所周知,声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唱水平的高低。”①统一、均衡、和谐的声音是合唱艺术表现的基础,声音训练对于合唱教学而言是重中之重。行之有效的声音训练不但能提高合唱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训练技巧和树立正确的合唱审美观念。“因为合唱是声乐艺术,声音才是传达音乐、思想、情感的载体。”②有鉴于此,为达到合唱艺术的内涵要求,追求科学的合唱声音,每个学习合唱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声音训练。我们这里所说的“声音训练”含义不仅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开嗓子”,它更重要的含义是指对合唱演唱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和“热身”作用。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不少合唱团体有在声音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却一门心思去追求一些花哨的外在形式的现象。比如五花八门的队形变化、眼花缭乱的奇装异服,甚至很多还在合唱中通过打横幅、摇道具、喊口号等来制造噱头。这些本意或许是想去博取评委和观众眼球的,殊不知这也正好干扰了欣赏者聆听音乐的注意力,违背了合唱这种声音艺术的本质要求,淡化了声音才是合唱这门声乐艺术核心的意识,同时也误导了合唱艺术的价值取向,最终使得合唱在表达音乐、塑造形象方面大打折扣,常常给人以画蛇添足的印象。这些华而不实的现象一定程度也影响到我们的合唱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牢牢抓住声音训练这条主线不放松才能探寻合唱艺术的真谛所在。具体策略应该主要有:

一、注重合唱发声基础训练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充斥着不少浮躁和诱惑,合唱教学也难免受到了这些方面的干扰,于是乎一些对合唱声音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在合唱教学中不但要自觉抵制这种思潮的蔓延,还应该多遵循教学规律和合唱艺术的本质属性,通过脚踏实地的声音基础训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唱学习中学会正确的合唱技巧和训练方法。如果这些专业基本功通过教学得以夯实,学生不仅专业能力上升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会拓宽,而且以后的教学职业生涯基础会打牢。这种注重发声基础训练的意义远比只顾盲目排练一些合唱曲目要重要。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声音的基础训练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夯实学生的发声基础呢?

首先,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到合唱课程主要使命是一门教学任务,所面对的群体就是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合唱艺术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甚至有的还对合唱艺术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参与。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就是要使他们从教学中获得对合唱知识的认识、了解、掌握、运用,因为他们还是近乎从零开始起步的新手。对于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绝大多数需要的是从最基本的合唱知识入手,而不能是每学期仅仅唱完几个合唱曲目就可高枕无忧。譬如在歌唱发声方面容易出现的“跑喉头”、“漏气”、“喉音”、“鼻音”、“白声”、“真假声脱节”等不良现象是否得以解决等。因此,教师在准备曲目、安排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注重声音基础训练的教学目标,而非像演出团体那样一切为了舞台演出。其次,虽然不同的人或许有着自己的声音个性,但是如果从生理解剖学的基本观点看,人与人之间的发声构造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声音的训练也有很多共同规律可循。即我们能够通过一些声音基础训练来加以规范,譬如对哼鸣、音阶、琶音、元音、连音、跳音、气息、力度、速度等基本功练习来加以完善音色、拓展音域、增强表现力;通过经典的案例来学习合唱的技巧、感受合唱的情韵、掌握教学的手段、表现音乐的形象等,进而我们就能全面提高学生合唱可持续演唱能力。

二、重视合唱练声曲的选择

练声曲是合唱学习入门就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又是一直伴随着合唱学习始终的内容。它是提高合唱技能的基本手段,能在掌握合唱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歌唱基本功、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练声曲的作用是让你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使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③它的选择是否恰当,将不仅会影响到合唱声音的音质和音色,而且还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音乐学专业合唱课中的学生声乐水平不齐,专业不一,这样参差不齐的教学对象在合唱声音训练中就无法保证类似声乐小课那样一对一地精耕细作和因材施教,而是需要寻找相对共性强和容易唱的练声曲来用于教学。除此以外,练声曲选择还需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既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更换过快,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基础来权衡,按照从易到难和有计划、分阶段地训练学生声音,选择与其程度相匹配的练声曲。

成功的合唱练声曲能将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相一致和协调,让合唱的声音训练得心应手。对声音的表现运用能力提升也会日新月异,进而使学生获得专业基本技巧去适应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具体而言,应主要选择哼鸣、元音与辅音综合的音程、音阶、琶音、旋律等相对基础的练习曲。譬如我们常常需从六个单韵母即a、o、e、i、u、ü或者5个单元音即a、e、i、o、u开始。这些都是可以完善人声和歌唱声音的基础,也是美化音色的重要桥梁。他们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合唱声音概念,打好合唱的技术基础。另外,练声时教师还应明确不同的合唱声部的声音特征。如女高音的宽广、柔和、圆润;女低音的淳厚、温和、饱满;男高音的明亮、坚定、充沛;男低音的浑厚、结实、有力。总之,我们的训练方法要符合声乐学习规律,音程跨度不要过大,要以下行音程和音阶为主,速度以慢和中速为宜,尤其要加强中低声曲的训练为主,不能一味追求高音区所谓“突破”和难度等。因此,能否选择恰当的练声曲是合唱的声音训练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合唱的声部协调训练

合唱是若干人演唱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与独唱不同,并不是主张个人演唱技巧的个性发挥,而是追求各声部之间共性协调。合唱声部与声部之间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发声不统一,合唱音准不准确等,这些都会导致整个合唱声音的失败。这就要求演唱者不仅要唱好自己声部,而且还要顾及别的声部,善于依据其它声部和其它人的演唱来调节自己的演唱状态。一首多声部合唱作品,每个声部都有着它不可或缺的角色。弄清各个声部的层次尤其是自己声部所处的位置,运用恰当的音量来演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一般需按照先唱好单声部,再唱好二声部,最后唱好多声部的顺序。对于多声部的合唱作品整体音乐结构处理看,要本着适当凸显旋律、稳定低音、平衡合唱内声部原则进行。同时还要求声部之间衔接得当,交替得法;纵向和声准确,节奏稳定,让学生随时调控好自己与其他各声部的正确关系。试想,在合唱过程中如果节奏不准确,节拍不稳定,显然是谈不上声音的和谐,多声部本来的和声色彩也无法得以正常展现。

另外,唱好音程也是多声部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由于合唱作品的多声部创作一般都是在和声学与复调音乐相关原理指导下创作的产物,而且主要以三度音和六度音为素材,另加上利用了一些协和与不协和音程创作而成。对于合唱学习的初级阶段,音程训练应是多声部协调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音程训练可以让学生从生理上体会、心理上感受不同的音高音区的发声要领,领会不同声部的特点,进而去思考并把握不同的音之间、声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声音平衡点。我们在学生的初学阶段接触的二声部合唱时,乐谱中音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的各种组合。可见,唱好音程练习是实现合唱多声部协调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的合唱声音训练一定要把握音程性质和准确构唱音程,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把握作品中的相关横向旋律音程和纵向和声音程唱对,这是合唱声部协调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把握合唱的音响平衡

合唱演唱中的音响平衡主要指各织体在纵、横两个维度音量、音色等方面的平衡。横向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以上旋律声部演唱时的均衡状态;纵向的平衡主要体现在演唱和声织体时各个声部的均衡状态。其中节奏不稳定、音准不准确、处理不得当等都能导致合唱音响失去平衡,有时甚至会使教学进度举步维艰。此外,音响平衡在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个性要求,这也形成了音乐百花齐放的不同风格和不同处理。因此,教师要把握合唱音响平衡除了在教学前注重声音技巧以外还必须做好案头工作,对合唱教学曲目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曲式结构等做出细致研究并讲授给学生。可见合唱的音响平衡是要让演唱者对自己声部分工的理解并借助“唱中有听,听中有唱”的动态合唱思维达到一种相对理想的声音状态。

另外,演唱力度也是影响合唱音响平衡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音乐学专业教学时普遍存在合唱班级的声部编制不合理、男女比例失调等实际情况,尤其是女低音、男高音声部的理想人员更是难以遇见。这需要我们灵活调整演唱状态和声部力度来实现平衡。比如,女高音人数偏多,我们就要求在演唱过程适当把她们力度减少一些;男高音人数偏少,我们就考虑适当把他们力度增加一些等。这些具体的力度调节往往是最现实的举措。另外,主副旋律的力度处理是否得当也会影响音响平衡。通常情况,曲作家为突出音乐的主旋律,在作曲技法上已经作了较好安排,不管是什么织体都还是比较容易让主旋律得以突出的,如果依然过于去强调主旋律力度反而会容易破坏音响平衡。比如中国的合唱作品创作多是承袭民族音乐创作特色的,一般十分推崇主调音乐风格。对于这类作品凸显旋律力度是应该的,然而,我们也决不能因此无视多声部的音乐艺术本质属性要求,否则,就失去了合唱特有的丰富性和交响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声音训练是合唱艺术教学实践之本,只有加强声音训练,充分认识声音在合唱艺术中的载体作用,遵循合唱声音训练规律,经过科学、规范、系统的声音训练才能为各种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表现提供所需的技术基础。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合唱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应大力加强声音训练力度,进一步研究它的发声规律,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声音来满足合唱艺术表现需要。

注释:

① 田玉斌.声音可多变,不可离其宗(上)[J].歌唱艺术,2012,01:35.

② 尹玉箫.声音训练是俄罗斯合唱团的首要任务和终身任务[J].歌唱艺术,2014,05:46.

③ 约翰·卡罗·伯金 著,肖宇 译.教唱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5.

[1] 韩德森.论合唱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J].中国音乐,2002,03.

[2] 杨晨.浅谈合唱训练中的练声曲[J].黄河之声,2009,09.

[3] 李首明.关于声乐练声曲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2006,01.

李伟(1977-),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等。

猜你喜欢

音程声部音乐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
音乐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