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实践与在线三位一体的互动式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6-02-04潘晓红

黄河之声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互动式音乐

潘晓红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课堂、实践与在线三位一体的互动式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潘晓红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作为综合类普通院校的通识选修课程。本课程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课堂、实践与在线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即开放式、多样性教学模式,摒弃以往封闭式、单一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三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下,深刻体会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三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从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标准而言,一直延续着以传统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为主的课程标准。

从教学内容而言,也是注重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主要载体、音乐形式以及民间乐种和民间音乐形态特征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从教学方法而言,更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的艺术经验为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传播的主宰者,学生是被接受者,课堂为教师提供了独角戏的舞台,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主流模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大都教师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这种教授知识的方法,其次,是由于受现行课程考评价制度的限制,课程评价标准是立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材以及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而忽视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直接艺术经验的传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而被动地接受间接知识,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养成一种不问、不想、不思的麻木的学习习惯,在这种学习习惯下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更谈不上从感性上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情感上的认同,其次,由于忽视了实践性、体验性的教学方法,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完全是靠死记硬背,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教材的奴隶,不仅达不到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热爱和认同。

课堂、实践与在线三位一体的互动式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实现了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在线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多个教学空间、多种方法、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目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知识与感性经验的矛盾

理论知识与感性经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潮流影响下,“文化快餐”的思潮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实践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性、体验性、直接性知识之间的脱节。就前者而言,“文化快餐”式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今音乐教育最时髦的文化教育方式,一些主流媒体也对快餐文化的极力推进,使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直接经验、直接体验的经历越来越少,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很难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后者而言,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问题。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教师缺少民间音乐的直接经验,在教学上只是从“概论”到“概念”,形成了教学内容的“二传手”,“三传手”甚至是“四传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使理论知识与感性经验越来越脱节。

(二)课堂教学与相互交流学习的矛盾

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本体而言,应该更加注重民族民间音乐载体、风格的直接经验的传授和获取,但是,就目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从“概论”到“概念”,教学方式不仅是偏离了课程性质,更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就课程本体性质而言,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深度和广度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对各民族、各地域不同音乐品种和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及较强的唱、奏实践能力,而就目前的师资情况看,由于教师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直接经验,课堂教学只能是从“概论”到“概念”,也只能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间接知识对该课程进行增删讲解,学生也只能在课堂上所获得量少的且片面性的间接知识,缺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完整性和体验性。

(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

就民间音乐而言,全国各地民歌就有近3万多首,戏曲和曲艺各有3百多种,剧(曲)目上万种,传统民间器乐曲上千首。而目前多数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只开设一学年。甚至部分学校已经缩短为一学期。这样有限的学期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内容之间存在着严重教学之间的矛盾。

综上分析:本课题提出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在线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跨越单纯性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体的鸿沟为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在线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探索和缓解上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间教室、一名老师、一班学生、一本教材为基本要素。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该门课程的间接知识与经验,基本不参与知识或经验的讨论创造。而以“课堂”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与“在线”学习空间中得到相应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相应民族音乐理论知识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与“在线”的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全局把握能力和具体歌种、乐种、乐器等方面的辨别力。

(二)以“实践”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实践”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观察与体验为核心,就是让学生通过现场观摩、演奏(演唱)体验、采访与调查等教学手段,感受活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旨在打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壁垒,积累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点燃、增强学生传播、传承民间音乐的热情。

(三)以“网络”在线教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网络”教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依托本课程网上在线教学资源,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的教学空间里加强课程内容的交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以在线教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创造的积极性,更有效的缓解有限课时的限制。

改革目标:以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为依托,实现课堂、实践与在线三位一体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本课程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或在线学习,而是以课堂内容、实践内容和在线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了整体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学生的收获也不能只用分数、知识点、技能来衡量,更多的是实现了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增强了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同感,使学生逐步树立传播、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化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

潘晓红(1963-),男,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互动式音乐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音乐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