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英译的当代价值研究

2016-02-03李宗政马海东

管子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典籍英译论语

李宗政,马海东

(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文化比较

《论语》英译的当代价值研究

李宗政,马海东

(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思想的重要典籍,其译介与西传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给欧美各国的文化与文明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本文在概述《论语》及其英译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典籍英译的当代价值,指出《论语》英译研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典籍英译以及教育的全球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有助于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论语》英译;典籍;全球化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思想的重要典籍,包含诸如哲学、政治、伦理、教育、语言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是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从《论语》形成伊始,就在维护皇权、教化民众、调整社会关系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盛誉。

一、《论语》在海外

《论语》的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对中国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世界各国文化与文明的影响上。受其影响最早、最大的当属汉文化圈内的日、韩等东亚国家,这种影响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是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纵观日本历史,自从公元3世纪末传入日本开始,儒学就在日本的各时期、各领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得益于《论语》的启发[1],儒学几乎贯穿日本社会的各领域。在韩国,儒学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政治、经济、经学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很早就是韩国科举、教学的教材或必读书目,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每年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随着《论语》的译介与传播,儒家思想对西方社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自十六、十七世纪西传开始,儒家思想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发展,为欧洲的启蒙思想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得到了当时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莱布尼茨、伏尔泰和狄德罗等的盛赞与支持。特别是《论语》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被广泛接受,并最终被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写入了《人权宣言》。在伏尔泰看来,中国文化的发现同达·伽马和麦哲伦在自然界的发现一样,对欧洲的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地位[2]。孔子在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1985年)上被视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首届诺贝尔奖国际会议(1988年)新闻发布会上,参会代表汉内斯·阿尔文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3]。最近十多年来,国家汉办积极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自2004年在韩国首设孔子学院以来,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已经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4]。

可见西方学者对孔子评价之高,孔儒学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之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外学者对《论语》的译介与研究,也体现了《论语》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为中外交流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夯实了牢固的基础,大大推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该优势, 继续发挥孔子的“名片”效应, 提高《论语》的“品牌”价值[5]。

二、《论语》英译研究

《论语》在西方的译介与流传起始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活动的需要。16世纪末,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认识到儒学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其传教活动的制约之后,纷纷加入到儒家经典拉(丁语)译的行列,从而掀起了儒经向欧洲译介的浪潮[6]。最早的儒家典籍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翻译的《四书》拉丁文译本(1594年),他费尽心思在晦涩难懂的先秦典籍中找到了接近于基督教理的表述,并“处心积虑地借用儒家先师孔子来证实我们的见解, 因为我把某些含义模糊的文字解释得对我们有利”[7]。不过遗憾的是该译著已经流失。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欧洲真正受到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柏应理等人翻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拉丁文译本(1687年),其后不久就有法、英等语种的转译本。在俄罗斯,《论语》翻译距今也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而且已经有至少17个俄译本[8]。这对孔儒学说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对《论语》的译介与研究真正达到发展与成熟大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9]。自19世纪开始,随着西方传教士在全球新教传播的兴起以及大英帝国在全世界影响力的激增,儒家学说被频频译成英语。20世纪以来,《论语》又先后出现了德、罗马尼亚、挪威、意大利、瑞典、丹麦、荷兰、匈牙利、捷克、俄、冰岛等多语种版本[5],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译本。就《论语》英译而言,由汉语直接译成英语的最早译本当属英国传教士马士曼于1809年译出的半部《论语》(The Works of Confucius),时至今日《论语》英译本已有数十部。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包括理雅各、顾赛芬、卫礼贤等人。

对《论语》英译的研究自从其译本出现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当时的研究主要是为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工作服务的。《论语》的英译研究指导着《论语》英译实践,使之越来越趋向成熟。国内的《论语》英译研究大体可分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多元化”两个历史文化语境[10],目前多是从历史的角度以语言与文字转换为中心进行翻译与文化研究。在中国知网以“论语”“英译”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相关文章297篇;以“论语”“翻译”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相关文章741篇。这些文章基本上可以代表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论语》英译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而且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论语》英译的个案、对比与词汇英译研究这三个方面。其中王东波集中探讨了《论语》英译的起缘以及《论语》英译的历程[11]。杨平以中西文化交流为出发点对《论语》英译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较为客观而又系统的总结和述评,指出《论语》翻译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对文化进行利用并实现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12]。

《论语》不论其语言本身还是其反映出的历史、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都非常复杂晦涩,因此不同时代的译者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最终译出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迥异的译本。这种译本的差异性和陌生性,改变了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理解,而且不同译者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也有助于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西方文化。对《论语》英译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正是近现代以来文化对话的产物。儒家经典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以译本的形式在异域得以传播,并在一种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生,这也正是经典诠释的价值所在。面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化,中国当代社会也需要创造性的转化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概念走进西方的基础,而且在当今文化多元背景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论语》英译的当代研究价值

1.助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在这种背景下独善其身,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生存与发展的。正如要想深入了解西方社会就得研究《圣经》一样,西方社会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就得设法研究《论语》。许多中外名家学者在译介中国典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而现代的西方世界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业革命之时,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落后状态,从而造就了中西文化地位的严重失衡。当时的传教士大多以传播西方文明,传播基督教,试图殖民中国为主,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

在东西文化相互了解、靠拢、融合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现代,西方学者在接触了解中国文化之后逐渐地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怀疑,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将逐步走向衰微,而世界的未来在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复兴。正如“新儒家”代表梁漱溟老先生在《中西文化之哲学比较》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13]以美国为例,孔子及其学说是在17世纪初随着欧洲人在北美的殖民掠夺开始的,而后得到广泛地接受,并被盛赞为“世界的荣耀”“哲学中的华盛顿”,而且中外学者发现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在其名著《瓦尔登湖》中多处引用《论语》在内的儒家典籍[9],这足以见得孔儒学说在美国的传播。自从《论语》真正进入西方世界,就一直受到热捧。诸如老庄、易经、禅宗等多方面的中华典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反映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巨大需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关心中国文化,因此掀起了一股深入解读中国文化精髓的热潮,因此《论语》不断地被复译出来,为中外进一步研究儒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当代的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一切除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外,也离不开文化影响力的提高,离不开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英译。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典籍在西方的译介、传播与研究,彰显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孔儒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世界友人齐聚北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广泛兴办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14]。“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倡导的宏伟蓝图,是沿线各国家、各民族的大合作。这种合作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15]。十三五规划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4]。在这一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以《论语》英译为代表的典籍外译起到了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既促进了文化走出去,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受益于文化发展战略。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构建文化自信的国际挑战,如何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已成为重大议题,怎样把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作品推向世界以吸引更多的域外读者是当今学界思考、讨论的话题之一[6]。中国文化对外翻译要走内外结合的道路,翻译不能仅仅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译者既需要有外译基础又不乏足够的国学修养。对于国外的译本,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达到中外联合共同传承、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从翻译策略上来看,在传递儒家经典内涵的基础上坚持异化翻译策略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文化战略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2.推进典籍英译研究

典籍英译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门主题,在中国知网以“典籍英译”为主题进行搜索,可以找到807篇文章,其中近四年的单年发文量都超过百篇。而在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典籍英译”,可以找到6110个结果,这些都说明了当前典籍英译在学术界的地位。通过研读文献我们还可以发现,典籍英译研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综述类、翻译策略类、教学类等多类研究,而且译本研究也已经具有多样性,这一切都离不开以《论语》英译研究以及国家文化战略的助推作用。

在《论语》外译的历史中,利玛窦的拉丁文译本当属具有研究考证的最早译本。该译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在当时令“国人读而悦之,以为中邦经书能任大原不迷其主者。至今孔孟之训,远播遐方者,皆利子力也”[16]。这种效应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西方很多年轻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拉开了中学西传的序幕,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典籍外译的发展。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英译《四书五经》是儒经英译史上的一块里程牌。他首次把Analects作为《论语》英译的书名,言简意赅地表示出该书实际上是“讨论和评论的选段”[17]。在王辉看来,“理雅各的儒经翻译是近代汉学的开山之作和重要文献,帮助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中国学者”[18]。为了使译文更加准确可靠,他在翻译方式上大量采用了注释和附录的方式翻译儒学典籍。这种正文之后加以评论性注释的方法无疑是一种让外国读者更便捷地深入了解中国典籍与文化的更佳方式,对中国文化在英美国家的初期传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帮助打开了中西文化之间互通交流的大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便在当代,他仍然是中外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其译文被中外学者广泛引用,对中外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理雅各开创的“学术型翻译”,对于理氏之前、理氏同时代甚至其后汉学界采用的释意法而言,无疑是个重要的进步[6]。他的这种“学术型翻译”把传统的儒经注疏这一学术范式在翻译中创造性地再现,虽然因过于忠实于原文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批评,但他的详尽注释为力图通过《论语》来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西方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这种翻译的方法不仅仅是转述《论语》中的话语本身,更是对儒经所蕴含的深意的阐释。他对《论语》的翻译给后来者以重要的启示,包括法国的顾赛芬、英国的苏慧廉、德国的卫礼贤、中国的辜鸿铭等。如辜鸿铭在翻译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传递他所努力阐释的儒家观点,尽量采用西化的语言,以消除西方读者的陌生感。理雅各的《论语》英译在西方各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为我们的对外传播事业带来不少启示。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来说,就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以适应目的语读者,客观上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外传。从其影响上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学者对典籍英译策略的研究,关于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对立与统一的研究,时至今日仍有大量学者以他的《论语》译本为基础进行归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受《论语》为代表的典籍翻译影响,国内外掀起了中国典籍英译的热潮,如《诗经》《道德经》《易经》《孙子兵法》《管子》等的英译及英译研究。美国儒家诗人庞德在其晚年对《管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诗歌创作中频频引用《管子》,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孔子对管仲的赞扬。孔子说:“可不能用看待死在阴沟无人知的流浪汉的眼光去看管仲。要不是管仲,我们今天还穿着蛮人的服饰呢。”[19]作为儒学翻译家,庞德也曾经翻译过《论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这一观点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在《管子》中找到了孔子思想的根源,这为他更深的理解孔子及《论语》奠定了基础,更为《管子》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奠定了基础,最终带动并丰富了典籍英译的发展。

3.促进教育的全球化

《论语》英译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全球化以及典籍英译的发展,还有其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儒学的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底蕴,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教育的对象等多方面都有深入的讨论,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大影响了西方教育的进程。因此传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之精华,不仅有利于深化国内教育改革,而且对教育的全球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从翻译历史上来看,利玛窦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做出的非凡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对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及西方的数学、地理、天文等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在于将中国的儒家传统思想逐步渗透到了西方世界。虽然各时期的《论语》翻译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化误读,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闻行业的产生,使报刊杂志成为知识分子的活动阵地[20],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汉语的通俗化与现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受利玛窦的影响,荷兰(也称法国人或比利时人)传教士金尼阁从中国返回欧洲后,身着中式服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大力宣扬在华传教士的功绩并积极著书立说。在他的积极活动下,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传教士来华,这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起到了客观上的促进作用。

西方教育思想的较大规模输入始于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在那时,新式人才的培养、新式学堂的建立以及海外留学生的派遣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西方的教育理念也开始逐渐渗透到中国的教育领域[21]。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主要是基于经验而产生的,而且孔子之言简明而又深奥,虽为大家熟知但不甚理解其真谛。而且西方教育理论大多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他们相信只有经过严格实验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的,但由于实验过程与实验对象等的差异,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更迭频繁,如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随着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发生,西方的强势教育理念逐步进入中国,并被广大学者所推崇,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声音。

虽然文化的影响有强弱之分,但是这种影响相互的。随着孔儒学说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东学也在西渐,西方教育也正在遭受着中式教育理念的冲击。2015年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大型教育纪录片就是一个很好地明证,在该纪录片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被正式引入英国的实验课堂,虽然受到学生的质疑,但启发了他们对此思想的思考。东学西渐还体现在思想教育与影响上,“听其言而观其行”“礼之用, 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去兵”等思想是我国外交斗争中的“文化武器”。在外交舞台上,巧妙地借用民族传统典籍的影响,赢取周边国家的信任,争取国际问题的话语权,是一种比较得当的软力量,有时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22]72。

庞德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利用也很好地体现了《论语》教育思想的作用,他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创作不在于对原作内容的重现,而是在于思想教育,通过传递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秩序性与价值观为腐朽、混乱的西方社会找到了一套良好的解决方案、一条新的出路。他在自己翻译的儒家典籍中努力找寻自己所希望的秩序,如在《论语·为政》中,他将“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中的“格”翻译为“an organic order”,这显然体现了他对秩序的向往与重视;但依照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对“有耻且格”的解释来看,“格”在此处应为“亲近、归服、向往”之意[22]。另外他将“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中的“民服”译成“keep the people in order”显然有悖原文“使人信服”之意。这一切都体现了他对秩序观的追求。也是他所找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综上所述,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论语》英译与外译的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实际应用价值,这在实质上是孔子儒学与西学之间的相互利用,也是异质文化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必然手段。《论语》英译研究对典籍翻译的发展、教育的全球化、乃至文化的全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需要也会助推《论语》英译,乃至中华文化典籍英译的发展,这两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热对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的各种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研究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虽然以《论语》英译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英译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我们还仍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等待着我们去翻译、研究,并最终走向世界。这需要中外学者共同努力,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去诠释“和而不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亲和力,真正实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1]杨方,李建华. 从《论语》解读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观之—信[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2]鲍宪阔,李艾文.《论语》的教学理念类译——中华文化对外翻译研究之二[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1,(12).

[3]顾犇.关于诺贝尔与孔夫子的一些说明[J]. 中国文化研究, 2002,(4).

[4]孔子学院[DB/OL]. (2016-09-09). http://baike.so.com/doc/4899870-5118287.html.

[5]柳宏. 儒家经典的价值挖掘与诠释转型——论《论语》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参照意义[J].理论学刊, 2010,(1).

[6]金学勤.《论语》注疏之西方传承:从理雅各到森舸斓[J].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15,(3).

[7]裴化行. 利玛窦神父传[M]. 管震湖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8]刘丽芬.《论语》翻译在俄罗斯[J]. 中国外语, 2014,(5).

[9]李伟荣, 梁慧娜, 吴素馨.《论语》在西方的前世今生[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6).

[10]李钢, 李金姝.《论语》英译研究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1).

[11]王东波.《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 孔子研究, 2008,(4).

[12]杨平.《论语》英译的概述与评析.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5).

[13]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4]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DB/OL]. [2016-03-18]. http://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 00400.htm.

[15]蔡武. 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 [J]. 求是, 2014,(9).

[16]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M]. 钟鸣旦, 杜鼎克.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12册). 台北: 利氏学社, 2002.

[17]顾犇. 论语在海外的传播[J].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9,(2).

[18]王辉. 理雅各、庞德《论语》译本比较[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5).

[19]Bridson, D. G. An Interview with Ezra Pound[C]//Ezra Pound's Cantos: A Case Book. Ed.Peter Mak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0]姚达兑. 近世儒教与基督教的会通和贡献[J]. 中国图书评论, 2010,(5).

[21]文化全球化下儒家思想对西方教育的影响[DB/OL]. (2009-10-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304670100f3vf.html.

[22]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责任编辑:王珏)

2016-10-31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汉语全球化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J12WE25。

李宗政(1978—),山东莒南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马海东(1978—),山东淄川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G04

A

1002-3828(2016)04-0112-05

猜你喜欢

典籍英译论语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如何读懂《论语》?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