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微见著、窥斑见豹
——评《天水麦积山第127窟研究》

2016-02-03徐子涵

敦煌学辑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麦积山佛教图像

徐子涵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8)

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宝库,尤其是北朝时期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充分见证了古代秦州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作用和地位。如何通过这些凝固的艺术品诠释其中所蕴含的信息,真正让历史活起来,是当代学人的责任和义务。孙晓峰先生的新作《天水麦积山第127窟研究》是在他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石窟寺个案研究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考古类型学、层位学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图像内涵的综合剖析释读,相关文献资料映证等形式,从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目的。

《天水麦积山第127窟研究》分七个章节,附有170余张图片。分别从古代秦州佛教历史地理背景,第127窟的开凿与营建、窟龛形制、造像与壁画,佛教图像内涵及教化功能等方面对开凿于麦积山西魏初年的第127窟进行了全面研究,进而得出该为西魏文帝前皇后乙弗氏功德窟这一结论,为类似缺失榜书题记或相关史料文献记述的窟龛断代分期、图像分析、以及各种内在信息释读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对于历史上饱受战火和自然灾害威胁的寺庙而言,地处崖壁上的石窟寺窟龛作为外来佛教艺术的载体,以其自身优势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古代社会和中外文明交流传播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但如何通过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窟龛来解释、认识和梳理特定历史时期或阶段内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等问题却不是一件简单事情。《天水麦积山第127窟研究》则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他把麦积山西魏第127窟置于南北朝时期大的佛教历史地理背景环境之下,立足于秦州作为丝绸之路南线上连接长安、巴蜀、西域的交通重镇这一史实而为本书做铺垫。实际上,正是由于西晋末年以来,秦州地区胡汉杂居,毗邻长安这一当时北方政治、经济、中心区域,竺法护、帛法祖等高僧先后在此弘法,十六国后秦以来,更是有著名僧人玄高、昙弘、昙绍等长期游学于秦陇、巴蜀和凉州一带,加之前秦符坚、后秦姚兴等君主十分崇信佛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佛教艺术的兴盛与繁荣,为麦积山石窟的开凿与营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也为此后西魏时期造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在全面、深入剖析窟龛内造像、壁画的宗教属性和意蕴基础上,敏锐地意识到以洛阳、长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圈对麦积山石窟窟龛开凿和营建的影响,如西魏石雕和泥塑造像的中国化属性问题。长期以来,外来佛教艺术是如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一直是学术界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可谓成果显著。以第127窟为代表的西魏造像则忠实地再现了这种变化历程:人物造型由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趋于圆润挺拔和繁缛厚重,面部表情恬静含笑中更透出一种成熟与安详,其代表作品如第44窟正壁主尊坐佛。同时,作为过渡时期开凿的窟龛,第127窟造像也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如正壁石雕一佛二菩萨既保留有北魏造像的清秀遗韵,又在装饰细节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因素,如主尊坐佛波折纹发髻、三片式垂领佛装、华丽的背项光装饰等,胁侍菩萨头戴的方形宝冠,厚重而十分华贵的服饰装束等都令人关注。左右壁龛内主尊坐佛尽管被宋代重塑,但其线条流畅、重叠垂覆的袈裟下摆已完美再现出麦积山西魏佛装特色。而主尊两侧的胁侍菩萨体姿婀娜、发髻各异,充分表现出过渡阶段的特征。

第127窟内部所采用的仿帷帐式构造不仅预示着功德主极高的社会地位,更彰显出这种建筑样式与中国传统居室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已深入到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帷帐的使用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历史,从先秦到两汉的文献中,如《周礼》《左传》《墨子》《说文》《释名》等对帷帐的形制、样式、使用制度等均有详细规定。因此,它也是中国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北朝时,随着北魏统一北方,这一传统得以恢复和延续,麦积山西魏第127窟形制上的变化正是这种历史背景的真实再现。

造像是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长期从事佛教石窟考古所积累的经验,敏锐地注意麦积山第127窟造像在继承当地固有的法华三佛造像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在造像风格和艺术特征方面,又部分融入了以成都万佛寺造像为代表的萧梁佛教造像艺术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巴蜀、长安与陇右之间传播与交流关系。有力地证明了秦州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比之下,麦积山第127窟内的壁画则蕴含了更多有价值和意义的图像信息,对于研究和探讨中国南北朝时期绘画技法和理论十分重要。图像内容方面,出现有诸多融合了中原文化符号的图像,如窟内正壁涅槃变八王争舍利场景中的宝舆,画面中共有三个,其样式类似轿舆:硬山式顶,四角饰莲瓣宝珠,下缀旌幡及缨络,轿厢呈方形,两侧壁开明窗,前侧有矩形帐幔,近地表三分之一处底部穿横六纵五的抬杆,四脚各一根立柱,舆内安置佛舍利。这种棺椁葬具与山西寿阳贾家庄北齐太宁二年(562)库狄迴洛墓出土的屋宇式棺椁,以及山东青州傅家村北齐武平四年(573)墓出土画像石中的木质棺椁十分相近,均为一种葬具,它在形式上更多地受到了入华粟特美术图像样式影响。不仅反映了当时西域地区的丧葬习俗,而且体现出功德主把佛教中的涅槃作为一场盛大丧葬礼仪来展示,从而也带有更多的世俗社会礼仪因素,充分表现出中亚和西域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窟内右壁西方净土变中的建鼓图像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春秋战至秦汉时,逐步由指挥军事行动转为起号令作用的乐器,并形成了一整套使用制度和样式规定。关于建鼓的华盖装饰,按照《文献通考》说法,应该是从隋唐时期才开始流行,但查《隋书》和《旧唐书》相关部分,均言建鼓装饰不知始于何时,从这幅壁画内容可知,至少北魏末期,带有繁缛华盖装饰的建鼓已经出现,是一幅十分珍贵的以图证史的材料。同样,在这幅歌舞娱佛图中,建鼓在整个乐队中起主导作用,建鼓两侧各一名舞伎翩翩起舞,其它西域乐器也在鼓点指挥之下,构成一组欢快、和谐的天国乐队,显然是外来佛教音乐对中国传统乐器中鼓的功德移植、借鉴的结果。

窟内前壁上方的七佛以并横向列方式绘制,各铺说法图之间用树木加以分割,并巧妙运用胁侍弟子的举止和神态彼此又构成一幅整体上的七佛说法图,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构图能力,使整幅图面在视觉上浑然一体,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组七佛组合方式不同于中亚、西域,甚至河西地地区常见样式,而与云冈、龙门等中原地区出现的七佛组合呈现出高度一致性。从造形特点方面,这组七佛体态清秀,五官俊美,身穿典型的褒衣博带式佛装,胁侍菩萨着装也多为宽袍、大袖、长裙,帔帛繁缛复杂。作为佛胁侍的菩萨、弟子等表情生动、神态各异。作为佛法相庄严的宝盖与圣树寓意深刻,前者在南北朝之际,基本成为权贵的专属之物。在古代印度佛像仪轨中,华盖也是重要饰物之一,《增壹阿含经》《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等佛典中均有关于华盖护持佛、菩萨的记述,这组装饰有焦花山叶、摩尼宝珠、缨络鸾铃,以及三角形垂幔的华盖显然也融合了诸中西文化因素,也是佛像庄严纹饰中常见的题材。圣树与释迦牟尼生平中的诞生、思惟、成道、说法、涅槃等事迹均有密切关系。127窟七佛图像中的圣树木主要由柳树类和阔叶乔木类构成,其挺拔舒展的枝干与张彦远笔下树木“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的描绘非常相近,具体形象上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中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中的树木也非常接近,两者在树木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也非常相似,显然是受到了南朝绘画艺术的影响。

更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该窟个案研究中,将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等三大要素在充分释读和了解的基础上,又展开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使此前许多关于该窟研究的零散成果得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合理性的分析结论,使整个窟龛的营建背景、设计理念、图像内涵等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使人对北朝晚期以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形成脉络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对127窟造像题材及图像来源的论证过程中,与中原、长安、陇东、河西、以及成都、太原、青州等地的同期佛教艺术遗存做了认真的比较分析,在理清它们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麦积山石窟尽管是当时长安佛教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自已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很好地衬托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性。

不同于图像保存相对完整,又有大量文献资料支撑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研究的难度也主要在此。某种意义上讲,本书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作者力图通过毗邻关联地区的类似造像题材、造型特点的比较分析,再综合相关因素等判定出第127窟的释迦、阿弥陀和弥勒的新三佛组合样式。在壁画图像分析过程中,作者对每幅画面进行认真研读,从图像内容、构图技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做了全面解读,并与相应龛内造像之间的联系也做了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作者亦能跳出传统佛教图像研究思路,从画面中的世俗人物车马仪仗、宫殿建筑、服饰装束、山石树木、表现技法等着眼,与同时期其它类似艺术遗存的比较研究,通过具体的儒释报应观念融合、忠君孝道思想的弘扬,中原礼仪制度的运用,士族文人精神的体现等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外来印度佛教艺术逐步嬗变、融合,以及反向传播的历史进程。

麦积山第127窟的壁画除了其本身固有的宗教功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南北朝中国绘画艺术的珍贵实例,在国内同时期作品中可谓绝无仅有。作者在本书第六章专门就该窟壁画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剖析和论述,通过壁画中诸多情节安排、构图技巧、处理手法、色彩运用等详细而生动地阐述了以“气韵、骨法、应物、随类、经营、传模”等六法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效果,亦为本书增色不少。

在本书最后部分,作者又对窟内后世重塑的造像和发现的法生造像碑、彩绘影塑供养人像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论证和分析。特别是通过综合论述,成功地解决了长期在学界争议较多的窟内正中泥塑佛、菩萨以及左、右壁龛内坐佛重塑年代问题,并指出该窟重塑与北宋时期内附的吐蕃佛教信众有密切关系,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佛教石窟考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尽管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但对于热爱和喜欢佛教美术图像、佛教石窟考古、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读者而言,仍不失为一本雅俗共赏、了解和认识麦积山石窟北朝佛教艺术的佳作。

猜你喜欢

麦积山佛教图像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佛教艺术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麦积山石窟北方少数民族因素之探析
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