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手风琴演奏乐感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016-02-03陈仕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北方音乐 2016年9期
关键词:乐感培养乐感

陈仕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试析手风琴演奏乐感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陈仕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手风琴这件乐器,演奏方法与其他乐器比较有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对演奏者的乐感要求也稍有不同,尤其是风箱的使用,顿音、首音、尾音、连音、余音的处理,顿风箱、抖风箱、震风箱、颤风箱等技巧的把握等,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感悟。学习者若手风琴乐感缺失,对学习与演奏都是很大的障碍。手风琴的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提高演奏者手风琴感悟能力,演奏者具备相应的基本功,就可能做到准确完美地诠释手风琴作品内涵,高质量地完成演奏。

【关键词】手风琴演奏;乐感;乐感培养

手风琴这件乐器,与钢琴等其他键盘乐器比较,演奏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钢琴发音,依靠杠杆作用于榔头敲击琴弦震动,声音的大小、音色的变化,取决于触键的力度。手风琴发音,手指按键后,要依靠风箱的推动产生气流,吹动簧片震动发音,音的强弱取决气流通过簧片的大小强弱。所以,人们通常称“弹”钢琴、“拉”手风琴。由于手风琴与钢琴发音原理的不同,导致演奏方法各异,演奏乐器的感觉也大相径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演奏手风琴的乐感,所奏手风琴音乐作品美感缺乏,影响了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所以,培养学生手风琴的演奏乐感,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手风琴演奏乐感的重要性

乐感,又称“音乐的感染力”“对音乐的感觉”“对音乐的感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定义为“泛指对音乐能欣赏、理解、表现或进行创造的特性。”乐感是人们对音乐艺术感知的灵敏度、准确度的体现,是音乐模仿能力、辨别能力、接受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生活联想能力的概括,是音乐统一与变化、平衡与对比的感知能力。就演奏手风琴而言,其乐感的特性与其他乐器比较,有共性、也有其个性。

手风琴的乐感个性,主要表现在:风箱使用,音乐的强弱对比塑造,音头、音尾处理方法的正确感悟,连音、断奏、手指断音的使用准确感,颤、顿、震风箱的效果得体感,推拉风箱与乐曲思想的吻合度的感悟度等。

乐感,是音乐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能力,而音乐表现力的优劣其实是通过乐感的积累所实现的。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说:“我的乐感所考虑的是把音符和乐谱背后真正的含义表达出来。音乐是声音的语言,良好的乐感促进了我们对音乐感受力,让我们更容易抓住音乐形象,从而用最准确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手风琴演奏者内在的素质和音乐素养决定了其对作品的把握和表现程度,这种把握与表现集中体现了演奏者的乐感敏锐度,可以说,乐感决定演奏手段与艺术实现,是表现音乐的重要素养。

二、手风琴演奏的乐感缺失对演奏作品的影响

手风琴乐感缺失,主要还是信心与意志的缺失。可以说,现今学习手风琴演奏是最苦的“活儿”之一。背着10千克至15千克的琴,双手既要触键,又要推拉风箱,夏天练习一身汗,一般人冬天练习不着棉衣冷得不行,着棉衣又觉笨重。加之近几年世面上“器乐功利性学习”的影响,“手风琴无用论”“手风琴演奏过时论”的干扰,一些人开始怀疑手风琴这件乐器的功效,渐渐对手风琴学习失去兴趣。部分“跟风的家长”不是急忙把想学手风琴的孩子扭去练钢琴,就是强迫去练古筝等其他乐器,更有甚者,强迫已学习两三年手风琴的孩子转学二胡、长笛等。近年来,一些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的学生也放弃手风琴学习,而改学别样乐器,即使学习手风琴也“心猿意马”,课堂质量十分不理想。手风琴学习乐感训练简直没有质量可言。

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演奏方法的关键所在没有理解,也没有很好的把握,学习就难有令人满意的建树。手风琴这件乐器虽然属于键盘乐器,但他的发音原理是很特别的,关键在“拉”,不在“弹”,在风箱的运用。许多手风琴学习者对此专用乐感理解不透,手风琴演奏缺乏“精气神”,无法高质量表现作品应用的风格。

不会专注于倾听自己的琴音,导致学习效能降低。学习手风琴演奏,初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基本功还处于初级阶段,技巧还在较低层面徘徊,拉奏手风琴常常“顾此失彼”,“腾”不出精力倾听自己演奏的“旋律”。一些学琴者因为“没有精力倾听”,就干脆不听,久而久之,就养成不倾听自己琴音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技能技巧虽有提高,但音乐表现力却很差,不过是一个缺乏乐感的“音符堆砌者”,俗称“琴匠”者,所拉奏的音乐,既无乐感,又无美感,没有社会认可度。时间一长,自然失去学习信心,乐感的训练成了一句空话。

三、培养手风琴演奏乐感的方法

乐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可以增加社会阅历,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从历史知识与科技知识的增加中培养,可以从阅读音乐史与音乐创作故事方面培养,可以增加乐曲欣赏量来培养。就手风琴演奏而言,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增强乐感。

(一)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手风琴乐感

因为喜欢才去学,才去研究,才去思考,艺术与技巧才会“与日俱增”。心中没有“爱”,就不会去思考手风琴音乐,怎么用手风琴表现音乐,怎么才把手风琴演奏得好听这些问题。

手风琴这件乐器音色悠美独特,音高准确,音域宽广,物美价廉,携带方便。既可独奏、重奏、合奏,又可为歌曲伴奏,其特有的变音器还能模仿奏出小提琴、单簧管、长笛等音色,音乐家称“一架手风琴简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其独特的乐器发音方式,为演奏轻音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面世了一些“演奏方法十分简便”的乐器,但“传统的就是传统的”,手风琴作为人类社会共有的传统乐器之一,有它独特的魄力,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作为手风琴爱好者、学习者、演奏者,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科学评价这件乐器的优劣所在,摒弃“功利主义”的学琴思维,以提高个人音乐素质为目的,树立信心,勤奋学琴。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悲观泄气,把提高音乐感知力放在首位,扎扎实实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实现准确、创造性理解音乐内涵,演绎好手风琴乐曲(哪怕是最简单的手风曲作品)的思想主题,真正拉好手风琴。

(二)用好风箱,提高手风琴演奏的乐感

手风琴演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运用好风箱。挎上手风琴,“手”到“心”即到,将手风琴拉奏的动力支撑集中在心中,用心灵去拉。心中对乐曲的感受,通过带动风箱再现出来。千万不能不痛不痒,有气无力,将风箱机械地拉出推进,完全没有演奏出乐曲应有的“神韵”。

我们要尽可能通过风箱的运用,把手风琴作品的演奏引向极致。如演奏《打虎上山》这一乐曲,就要“用心灵运用风箱”,通过绷紧风箱,采用顿风箱、颤风箱、震风箱、抖风箱等,结合手指断音、连音的使用,以“排山倒海”之势,淋漓尽致将“革命军人英勇顽强、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豪迈气概”充分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风箱,拉出此曲产生的效果必定让人啼笑皆非,美感全无,乐感也会荡然无存。出现这种现象,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强手风琴演奏的乐感训练。

要学会真正用“心”奏琴,让每一音符从心里流出来。要杜绝下意识机械演奏,即使是练习曲、基本功训练,也要集中意识,用风箱控制气流而奏出坚实、流畅并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要尽力去感觉乐曲的情绪变化,让“心灵”上的感觉通过风箱再现。

手风琴独特的乐感表现,还在于乐句、乐曲音头、音尾的处理。处理音头,持琴后在手指尚未按键前的一瞬,风箱就应该根据音符的力度需要适度绷紧了。在绷紧风箱前提下,按键后发出的音才会圆润丰满,这种乐感素质有了,只要挎琴,双手按键与起动风箱就会瞬间同步到位。如果拉琴时,左右手已经触键到位,方想起起动风箱,这样发出的声音肯定不“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神采”。这也是因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构造所决定的。手风琴簧片振动很灵敏,按键后再起动风箱,所发声音必定由虚变实,给人“仓促”的感觉,声音严重缺乏坚实、圆润的质感。一些演奏者在手指已经触键后才想起乐句是强起(f力度)而又突然加强风箱,这样的演奏效果特差,给人的感觉总是别扭,没有美感可言。

手风琴乐感的训练,还体现在音符意义的表现上。演奏时总需用一定力度绷紧风箱,即使是抒情性的乐段,在表达细腻开始处,同样需要绷紧风箱,只是紧度不一样而已。也就是说,音乐需抒情性和弱音量时,风箱也不可松懈,要依然保持风箱在可控范围内奏好抒情乐句段,以达到“弱而不虚”“弱中有神”的境界。

手风琴的乐感训练,还在于正确处理乐句的尾音、乐曲的尾音。观一些手风琴演奏者,无论是乐句的尾音,还是乐段的结尾,随便一拉就告结束,留给听众的印象是肤浅、一般化、漫不经心。此时,如果双手配合,将风箱控制好,保持风箱一定张力,旋律过渡到音尾,不急于为演奏下一乐句有意将前一乐句尾音的应有时值缩短,而是严格按尾音的时值奏足,并将风箱一直保持着。在乐句的音尾值较长时,还要防止由于风箱的推动将音符奏成橄榄型,即由弱开始,突然力度增强继而又弱下去。

处理整个乐曲的尾音更为重要,如同溜冰运动员,比赛时做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所完成的最后亮相。所以演奏即使接近尾声,也要绷紧风箱,无论乐句是强音结束还是弱音收尾,都要认真对待,将音乐处理得当,独具风格。在结尾的音符奏完后,不要立刻就有形体动作,要略保持静止状态后,再去关闭风箱,做相关结束动作,使演奏产生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三)善于聆听音乐,在倾听中培养手风琴演奏的乐感

一些手风琴学习者,听别人的演奏或看别人的演出总“心不在焉”,缺乏倾听的素养;自己演奏又只管完成“音符时值”,从来不曾倾听自己的“音乐”,也不注意修正自己的演奏,在乐感造诣方面缺少见树,学琴很久,却没有得到真功夫,演奏乐曲乐感很差,缺少艺术感染力,难有打动人的力量。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听”这个素养。

一是要多听别人的演奏,从别人的演奏中获得乐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说明多听、多看、多积累的重要性;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也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就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

手风琴演奏曲目,有作曲家专门为手风琴创作的作品,也有由其他乐器曲目改编移植的作品。我们要找到手风琴演奏的感觉,一条重要捷径就是多听。只有在听中才能增长见识,提高乐感,增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倾听作品,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大中小作品都要用心听、反复听、多体会、多思考。有时还要对照作品创作的背景,配合手风琴练习实践,才能捕捉到手风琴演奏的乐感。在此问题上,见多识广,实为至理名言。

倾听,最主要的还是倾听自己的演奏。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为主要目的器乐学习,自娱自乐的成份很重。成为手风琴演奏家是我们每个学习者的愿望,而非终极目标。在人生长河的行程中,我们每个器乐演奏者很多时间都是在“奏给自己听”,即使职业演奏家,上台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真正最忠实的听众还是自己。剔除功利化演奏与练习,我们的器乐学习就少了许多负担,丢掉了许多包袱,学习起来也轻松许多,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就会成为现实。这就需要善于倾听自己的琴音,让自己处在“自我陶醉”的乐境中。只有倾听,才能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培强对音乐理解。

一些学琴者,自己演奏,却不知倾听,照谱一味地拉下去,音色怎样,乐曲主题演绎得怎样,一律不管,这种“琴匠式”的练琴方式是不可取的。

手风琴演奏的歌唱性乐感,也是需要倾听培养的。“欣赏”自己的演奏,“听自己拉出的琴声就如同是在挑剔地听别人拉琴一样,听觉不要漏掉自己所拉出的每一个音符,并且要将检验后的效果及时传递到脑中,与意识、思维之间做出更为细腻的调整。”时间一长,耳朵自然就会分辨出自己拉奏的音色是否符合作品要求,手中的这件乐器是否把音乐应有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音乐感觉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容易意会,不易言传,有些时候还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这就要求学琴者锻炼听力,逐步达到感觉方面的体会。如果感觉拉奏得不动人,就应用耳朵一次次地去查找原因,找到影响音乐表现的原因所在,再去修正自己的演奏。学者虞雪芬这样说:音乐,首先要自己陶醉,才有可能去感染别人。善于倾听自己的音乐,运用“对比”,在音与音之间,段与段之间,快与慢、强与弱、高与低之间,在音色的浓淡、断连、渐突、动静、刚柔、收放的比较中悟出手风琴演奏真谛,实现“奏出艺术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迪安·艾尔德著,大扬译.钢琴家论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9).

[2]姜杰.姜杰手风琴演奏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陈仕俊(1981—),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器乐(手风琴)演奏教学及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乐感培养乐感
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乐感及音乐鉴赏力的教学措施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乐感的重要性及方法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对策研究
试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
探讨如何在钢琴学习中培养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