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算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2016-02-03孙丽君
□ 孙丽君
费用预算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 孙丽君
企业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有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这两种方法预算制定过程简单快捷,推行压力也不大,但可能导致无效费用或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探索实施费用预算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费用预算标准化既能够解决零基预算耗时量大的弊端,又可以有效规避增量预算导致各单位年底分光吃净、无效费用屡现的状况。
制定原则
量价分离原则。为使所定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可持续使用性,费用预算标准要实行量价分离。如水费要制定需求单位水量标准,水价按市场价随行就市,而不能直接制定水费总额标准;再如加油站安全评价费,要制定每个加油站的付费标准,而不是一个单位的安全评价费总额。量价分离原则能增强不同单位间相同项目费用列支水平的对比,消除客观因素的干扰,提升需求单位降费的动力。
分配到最小责任主体的原则。预算标准是具体执行单位的费用控制标准,必须具有指导性,要明细到最小经营单位、最小管理单位、最小操作单位。
考虑客观环境区别对待原则。标准并不意味着独一,为提高可操作性,要考虑客观环境的不同,在客观环境差异较大时,以事实为依据,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如河北境内取暖费,张家口、承德地区较其他区域比取暖期基本长一个月,在制定标准时就要考虑取暖期的长短问题,制定不同的取暖费预算标准。
制定流程
调研实测。在此阶段需要调研了解基本情况和实测耗费数据,掌握每个最小责任主体的费用构成及费用习性,勾画出费用标准模式的基本架构。
拟定标准。依据调研实测数据,制定不同类型加油站的费用预算标准。
标准测试。对于费用预算标准,在应用前需进行数据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微调。将费用预算标准代入到耗费主体,据此测算耗费主体的费用预算标准总量,标准总量与以往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对差异进行分析,确认哪些标准可执行,哪些标准需进一步修订。
如何判断费用标准是否合理,需要从分析中得出结论,如果大部分单位数据与费用标准测算数据趋于一致,即认为合理,如果大部分单位数据与费用标准测算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需重新修订。
重点关系
在费用预算标准化应用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个性共性要统筹兼顾。费用标准的统一是相对的,在制定费用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否则会造成标准与实际差异较大,不具可操作性。如河北加油站取暖用煤,张家口、承德地区在核定用煤量标准时,这两个地区的标准就会高于其他地区1个月的用煤量。二是相互兼容。费用预算标准基本为先进指标,如果完全按标准分解费用预算而没有其他措施,有可能会影响部分单位的正常运行。一方面要执行标准,按标准核定费用,可定义为基本费用预算,促进建立追标降费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建立量费联动机制,给予争取增加费用预算的出口,可定义为增量费用预算,即对于扩销增量部分给予费用奖励,此部分费用的使用由各单位自由支配,填补基本费用不足,或满足本身特殊费用项目的需求。预算标准的执行和量费联动机制的有效配合,促进各单位主动降费,建立向市场、向销量要费用的理念,实现费用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应用成效
费用预算标准的推行,使预算编制与执行效率大幅提高。实行费用预算标准化,对基础事项直接按标准核定,主动排除了一次性成本费用的干扰,提高了效率。
数据客观公正操作便捷。费用标准统一,直接从财务核算数据、业务统计数据中抽取耗费基础量,即可编制费用预算,消除了人为上报数据不准确、不客观的影响,做到了客观公正。
有效配置资源遏制不合理支出。标准的建立为衡量各单位工作效果提供了依据,落后单位通过标准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减少不合理支出。
减少上下博弈,增大执行透明度。标准的执行,做到了预算核定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作者单位:河北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