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指导实践报告

2016-02-03韬郑丽萍

北方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过程性统一性灵活性

王 韬郑丽萍

(内蒙古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015000;海南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声乐教学指导实践报告

王 韬1郑丽萍2

(内蒙古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015000;海南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课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这充分显示了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在培养基础教育合格音乐师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教学方法以及具有良好的歌唱审美情趣;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课外声乐辅导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过程性;艺术性;统一性;灵活性。

虽然音教专业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与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同之处(一个主要是上讲台,一个主要是上舞台),但是就声乐教学的规律来讲,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与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因此,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沿袭了音乐院校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只是限于教学对象的声音条件、音乐素质以及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在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中,怎样突出“师范性”,也就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唱”的同时如何贯穿让学生掌握“教”的能力,这便是师范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探索的目标之所在。

近年来,部分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在尝试进行突出“师范性”的探索改革,在原来声乐教学的个别课基础上又增加了集体课、观摩课、示范课、小组课和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除了在个别课中自身得到技能训练以外,又可通过集体课、观摩课、示范课等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了解和掌握除自身问题之外的各种声乐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声乐教学应重基础

声乐教学必须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础技能、技巧的学习。因为,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着培育音乐幼苗的启蒙教育的任务。他们所面对的是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中小学生,在唱歌教学方面,他们从事的是最初的声乐启蒙教学。因而对于高师学生来说,学会“唱”固然重要,学会“教”更为重要,在会“唱”的基础上会“教”,这可以说是师范声乐教学专业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声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演唱好是他们的专业特长,教好学生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关系到我国音乐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音教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考前目的性强,多数学生是为了靠上大学才进行专业技能的“突击”学习,有的学二、三个月,有的学半年,少数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能断断续续的学了一至两年,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唱几首考试曲目,对歌唱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未能循序渐进的真正掌握,进校后学生从不系统的学习转入系统的、正规的专业学习,但在歌唱中却仍带着考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和毛病。比如歌唱意识和声音形象的鉴别不正确、没有良好的呼吸支持、身体僵硬不协调、音色不统一、盲目追求音高、音量等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些带有共性的普遍问题,可以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把第一学年的声乐教学改为集体课、小组课、示范课、观摩课相结合协调的教学形式(集体课10―30人、小组课2―3人),让学生通过集体课的学习,对各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和作用有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懂得声乐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目的性、互补性、贯穿性,明确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对声乐学习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完整、全面的认识之后,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原则,再进行声乐教学的针对性训练(即“一对一”的教学)。在小组课、示范课、观摩课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保留每个学生最好的一组音,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是中声区或中声区的某几个音,这组声音圆润、明亮,易于掌握,可以让学生反复练唱这组音,使他们头脑里对正确的声音有较固定的声音形象,然后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歌唱意识和鉴别声音的能力。对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唱好中声区尤为关键。因为他们今后的教育对象――中、小学生由于年龄所限,嗓音几乎都处于童声期和变声期,音域较窄,基本上都在成年人的中声区。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如果唱不好中声区,即使他的高声区、低声区很有表现力,也无法做好歌曲的范唱,以唤起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向往。其次,中声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声区、低声区的发展。声乐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及学生今后所教学的对象入手,注重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以便让他们今后更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

二、声乐教学应注重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全符合声乐教学的规律。每一个人的声音都需要分成若干阶段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加以训练。声乐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有一个统筹安排。教学中,前一阶段的练习是后一阶段练习的必要准备,后一阶段的练习是前一阶段练习的巩固和发展。即使是嗓音条件好的学生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如果过早地发展音域和扩大音量,唱学生能力尚不能及或因艺术造诣尚不够而不能理解的歌曲,不但不能真实地表现作品,反而对声音的发展有害。

“因材施教”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对每个学生究竟用什么方法使他的技能、技巧逐步提高,就不能都套用一个公式。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声音特点、音乐基础、个体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来进行声乐教学。例如:统一声区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需要,但要使每个学生达到声区统一的方法就不一定相同。又如:拓展音域,有的学生要从呼吸入手,有的学生则需要从声音位置上加以启发,往往效果很好。同时,学生的接受力、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均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昨天用的方法,今天不一定完全适合,即使在同一堂课上,也可能有些细微的变化,教师要做到在统一原则下的创造性教学,能够随时抓住学生的某些优点,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走上声乐学习的正确发展之路。

三、声乐教学应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发声技术如果脱离歌曲内容,就变成了单纯的器官活动;反之艺术表现如果脱离了发声技术,就只能反映生活的原始自然状态。音教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非歌唱家),声乐教学不仅要进行声乐演唱方面的专门训练,教师还要通过每首歌曲有意识、有目的地教学生熟悉掌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风格的歌曲。根据歌曲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和歌词内容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做到有层次、有重点地处理歌曲。声乐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结构千差万别,但构成歌曲的音乐要素是由旋律、节奏、曲体、曲式、和声等组成。在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每一首新歌都注重读谱的准确性,重视音乐的完整性,分析音乐的组织结构,理出条理和层次。在学生的技术训练方面所要求的发声技术也是以适应歌曲表现为前提的,即便是发声练习,也可以是带歌词的。这样,一方面做到咬字清晰、自然、有语气,同时还可以表现与歌词内容相一致的感情,可以培养学生饱满的歌唱情绪,从而在自然的基础上养成一种富于色彩的、有感染力的声音而不是机械地运用器官调节毫无表现的声音。声乐教学中,只重“声”或只重“情”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技术训练与艺术表现贯穿在一起“声”、“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一致。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反之歌曲表现又可以提高技术能力的表达。

四、声乐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质疑的。教师与学生相比,无论是知识积累的深度、广度、艺术实践、教学经验等方面都有绝对优势。但这并不能说明,声乐教学只能采取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是融知识性、技能性为一体的教学,而且技能性往往大于知识性。教师对许多关键性问题的表述,大多采用借喻性的、象征性的、主观色彩很强的、学生较难确切理解的语言,甚至许多要领性问题的解决,也只能靠感觉、靠悟性、靠揣摩。正是由于声乐学习的这些特殊性、复杂性,给声乐教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声乐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声乐学习的初期,具体而言也就是高师一年级,学生对声乐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对歌唱训练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声乐基本理论、生理结构、歌唱的呼吸等方面以集中讲解和个体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进入第二学年以后,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应该由传授过渡到启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带领下,体会整个身心的协调训练,即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具体的口、咽、喉、舌、唇到支持呼吸的肌肉群等因素的协调统一。进入第三、四学年以后,学生对声乐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能,声乐教学可采用师生对话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把自己掌握的在艺术实践中被证明确实是正确的歌唱方法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多倾听每个学生在掌握方法时的不同感受,教师要善于分析、研究、总结学生的这些个体感受,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声音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处理手段。这样,通过教师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启发学生明白声乐学习不是教师一味的传教,而更多的则是心与心的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五、声乐教学应重教学的全过程

声乐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业务水平。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去研究他的教学对象,即每个学生的声音、节奏、听觉、艺术观、接受能力、生活习惯、心理性格等方面作全面细致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生的学习,即使是细小的教学设计都应该是有依据和有效的。这些观察、研究、设计不是一两次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声乐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学习是不断发展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与这一教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对学得好的学生要想办法使之提高得更快、更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更需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声乐教学中总是存在各种性质的问题等待教师去解决,而且没有两个学生的问题是完全一样的。

声乐教学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的艺术实践活动,充满着师生之间生动的情感交流。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双向的情感沟通渠道,才能使声乐教学具有使师生双方共同获得更多人生意义的积极体验,促成丰富的精神享受和自我实践。声乐教师的音乐修养、文化造诣、师表风范、教学态度和责任感等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声乐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坚强的意志力、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开朗大方的性格,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要学会自己唱,更要学会教别人正确的唱,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21世纪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总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唱”的同时更应该融入“教”的方法和技巧,这是 “师范性”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声乐理论基础集。(肖黎声主编)

王韬(1983—),女, 汉族,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河套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郑丽萍(1962—),女, 汉族,内蒙古临河人,海南琼台师范学院,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过程性统一性灵活性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质量标准驱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演变、特征及启示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论数学教学的三大价值
试论中国梦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