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语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学模式

周 力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信息化语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周 力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摘 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不断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中,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对高校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专业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信息化的语境之下,如何实现合理的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音乐专业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然而,从高校音乐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束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要对信息化语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予以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信息化语境;音乐专业;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并且在各行业领域中都已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专业作为高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实现积极的改善,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的作用,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语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

一、高校音乐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较弱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其熟练运用电脑等技术,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面的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相比的,它能突破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障碍与不利因素,从而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普遍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较弱,无法掌握信息化的操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机械的传播知识,教学手段没有创新,以至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信息化传播效果有待加强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知识能实现直观性的获取,不仅对教学内容实现了丰富化,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技术作为音乐专业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其主要的目的是为教学效果而服务,但实际上多数情况是,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使得传播效果无法实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合理

对于高校音乐专业而言,其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只有合理的应用信息化的教学的手段,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和制作要求并没有完全的理解,使得教学课件没有条理和层次,针对性不强,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四)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信息化语境下,要求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之上,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具有主导作用。但是,根据高校音乐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实现完全的适应和领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僵硬,只是单纯的按照流程进行,违背了信息化手段使用的初衷,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指多种媒体形式的简单组合,而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由多种媒体信息技术共同组成的多媒体系统,将其在音乐教学专业中进行合理的应用,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规律实现教学方案的合理编排。其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当中还能够对相关知识实现同步的展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实现了充分的感知。例如通过音响、图片、动画等生动直观的影像手段,使得学生从多种感官对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强化音乐专业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音乐专业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为主动接受信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调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去实现知识的获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营造氛围,使得教学效果实现了较大的提升,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视频技术等实现了综合的运用,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能够借助于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

三、信息化语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打造信息化的音乐专业师资队伍

在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下,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传播课件的能力、从网络和媒体中获取音乐教育信息内容的能力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的能力等。因此,应该大力支持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实现深刻的理解,并对自身的管理理念实现积极的转变,打造信息化的音乐专业的师资队伍,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来对音乐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育,使其能够对多媒体技术实现合理的应用。

(二)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而言,在信息化的语境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对教学内容、环境和对象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依据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与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相符合,同时还应该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信息化方面的内容,例如数码钢琴、音乐网站制作、现代音乐试听等,并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结合。

(三)加强信息化的音乐专业教学环境的建设

在信息化的语境下,高校还应加强信息化的音乐专业教学环境的建设工作,为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支撑。一方面,要对高校内的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工作予以加强。如在音乐教学楼的大厅中设置电子屏,进行音乐会或学术讲座的预告,以及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作品专题介绍,使在校师生能随时关注音乐动态,有助于良好艺术氛围的营造;另一方面,要对高校的音乐专业的教学环境实现重点建设,在钢琴室、视听练耳教室等实训教室中安装多媒体试听系统,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不同形式的小组教学的模式,以利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为其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信息化的环境基础。

(四)构建信息化的音乐素养培养课程方案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的、合理的信息化音乐素养培养方案。总体上来看,不同高校所处的经济环境、交通环境和地域环境等因素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在音乐专业中所开设的信息化课程方面也会具有一定的不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在一年级的基础阶段可以开设音乐软件与应用、数码钢琴等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实现重点培养;在二、三年级的积累阶段可以开设录音制作、音乐作品分析等课程,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在四年级的产出阶段可以让学生自选主题展现信息化的音乐学习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更是意义深远。高校音乐专业如何合理应用信息化的手段拓展和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合理、传播效果欠缺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正确认识信息化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信息化音乐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的建设、新旧教学模式的互补、音乐素养培养课程的设置等有效措施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学化的音乐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亦军.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5.

[2] 连苹.信息技术时代高校数字化音乐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 2012,09.

[3] 赵欣.基于WEB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系统的思考[J].大舞台,2012,12.

[4] 胡坤.学校音乐教育管理中的资源建设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师教育论坛,2015,05.

[5] 刘德明.高等音乐院系音乐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窥探[J].音乐创作,2016,02.

[6] 姚宗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 2008,18.

[7] 何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4.

作者简介:周力(1981-),男,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音乐教学,器乐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教学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