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音乐在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
——以星海音乐学院琵琶重奏课程为例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教学改革

杨 晨

(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广东 广州 510006)



岭南音乐在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
——以星海音乐学院琵琶重奏课程为例

杨 晨

(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岭南音乐作为岭南文化的有声载体,以其博大的内涵、绚丽的风格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光溢彩、大放光芒。在如今大时代的背景下、在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下继承并发展岭南音乐就离不开专业教学的支撑,将其纳入专业课程领域并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其与学院派教学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专业性、民族性、时代性并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特点的地方乐种。本文从岭南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改革意义以及在琵琶重奏课程中的具体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究传统乐种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创新与开拓。

关键词:岭南音乐;琵琶重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岭南音乐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千百年来不断地演变与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三大乐种:悠闲华丽的“广东音乐”、细腻委婉的“潮州音乐”与真切质朴的“客家汉乐”构成了岭南音乐缤纷绚丽的多彩风格,使之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光溢彩、大放光芒,它是历代岭南人民在生活劳作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众多音乐前辈辛勤耕耘的硕果,因此岭南音乐和其他地方乐种一样具有口传心授、自娱自乐等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与生存特点。在当今大时代的背景下、在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下继承并发展岭南音乐就离不开专业教学的支撑,将其纳入专业课程领域并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其与学院派教学相结合,在学术上进一步的规范与提升,从而形成具有专业性、民族性、时代性并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特点的地方乐种。因此,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主体力量的高等院校将岭南音乐与琵琶重奏课程相结合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岭南乐种概况

(一)乐种概况

“广东,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远古时,五岭之南的南越人和岭西的西瓯人、骆越人,岭北的山越人、扬越人,岭东的闽越人等,合称‘百越’。他们和环太平洋南线诸岛诸民族也有亲缘关系。百越之地,战国时曾属楚国。秦汉间中原汉人南迁,‘楚越交融’加上‘越汉杂处’,促成了新生代广府粤人的诞生。由是越、粤并称,以今广东为中心的岭南腹地开发较早,先后吸引了福佬移民、客属移民、水上昼民等在粤地定居,渐次营造了具有不同民风、民俗、民系文化特征的地方音乐,形成了包括土著越人及其后裔(部分壮族、瑶族、黎族人)以及广府人、福佬人、客属人等在内的多群体共生共建的区域文化‘岭南文化’”。①岭南三大乐种在本土原有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特征的积淀下孕育而生,同时又受到近代海外文化等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跟随时代的发展变迁进而形成了其丰富多变、绚丽多彩的多元结构特征。其中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汉乐是岭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三大乐种,它们和民间小曲以及戏曲音乐构成了岭南音乐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二)现状分析

1.轻“传统”重“现代”

目前全国民族器乐专业教学都朝着“更快”、“更强”、“更难”的现代化方向迈进,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品技巧的难易,而非对音乐内涵的把握和理解,从多次专业比赛及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传统作品尤其是地方乐种在专业教学中所占比例不高,在认识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活态”展示不突出

一系列音乐理论、科研等研究工作的进行无疑会对音乐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作为音乐文化赖以存在的行为载体,音乐表演是最为直观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音乐理论研究的终极体现。但目前岭南音乐演奏存在曲目“老三样”、氛围不浓郁、学生学习热情及演奏韵味欠佳等问题。

3.教学与实践脱节

高等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是以培养独奏家为目标,所制定的教学大纲是以独奏曲为重点教学内容。然而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就职岗位是乐团演奏员、学校教师以及事企业单位等,工作所需的灵活多变与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训练就出现了严重的断档脱节。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

首先以岭南三大乐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汉乐的代表性乐曲作为授课重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及对岭南音乐韵味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之后再加入地方韵味更为浓郁的民间小曲和戏曲音乐等等。同时琵琶重奏课程中所选用的岭南音乐作品全部由教师审核通过之后再用于教学,演奏员不可以随意篡改加花,使传统民间乐种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杜绝在乐谱整理、演奏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随意性及不规范性。

2.教学形式

琵琶重奏课程以室内乐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演奏作品的需要组成二人、三人,乃至多人的重奏组合,由于不同声部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为确保演奏质量,必须进行分声部排练,因此会出现一对一、一对二乃至一对多人的灵活授课方式,同时根据作品需要调整声部编制,适时加入打击乐、管乐以及弦乐等声部,从而形成全新的组合形式。

3.曲目编配整理

岭南音乐曲目丰富、种类繁多,但由于琵琶重奏形式的特殊性,不是每一首作品都适于演奏的,因此在岭南音乐各乐种中选择适合于琵琶且多声部重奏的作品就尤为重要。因此,选定作品之后就对其进行改编,在不失本原风味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演奏技法及编配理念,并请岭南音乐前辈专家及专业作曲教师作为指导,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编配,为岭南音乐曲目库添砖加瓦。

4.博采众长、教学相长

积极向岭南音乐的专家教授、民间艺人们学习与交流,不定期的进行地方采风活动,深入了解岭南音乐历史、理论、表演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保持“课堂”与“民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同时定期举行谈论交流会。

(二)实施方法

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与排练内容,对授课曲目,版本选用等细节方面做详尽的规划与研讨,定期小范围内举行演奏会,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点评指导,对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使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将实践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形成教学丰富实践,实践检验教学的良性循环模式。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制定《岭南音乐琵琶重奏》教学计划与大纲,甄选授课曲目,并建立一套具有多重风格,演出效果良好的曲目库;

2.整体训练与分声部排练相结合,演奏水平精益求精;

3.观摩岭南音乐相关的音乐会、专家讲座以及深入各地区进行采风活动;

4.重舞台实践,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并举办专场音乐会,学期结束后,以向全系老师汇报表演作为考核形式;

(三)课程特点

1.形式创新

传统“广东音乐五架头”、“潮州弦诗乐”、“客家丝弦乐”的组合形式以固定的不同乐器组成,岭南音乐琵琶重奏则以全新的演奏形式诠释传统乐种,在赋予传统乐种鲜活生机的同时拓宽专业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在同乐器之间中挖掘传统乐种的灵魂魅力,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传统乐器与岭南瑰宝中的精华与特色。

2.审美创新

岭南音乐琵琶重奏课程所选用的作品是以传统优秀作品为基础,加入新的演奏技法与当代特色重新编订而成的,其既具传统乐曲的风韵特点又有新的音响形态与时代内涵,不仅在形式和音响上标新立异,更使审美层面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3.素质创新

民族性与时代性是岭南音乐琵琶重奏课程的最大亮点,传统乐曲为学生积淀素养、创新形式又为其开拓视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同时营造良好岭南音乐学习氛围,并提供经验于其他专业,共同繁荣发展岭南乐种。

三、结语

岭南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之精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世代相传,它为我们的学习铺砖备瓦,失去了它我们的艺术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亦如沙漠中的蜃楼幻境一般虚渺不定。而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的时代,政治上如此、经济上如此、音乐上也是如此。面对西方音乐、流行音乐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音乐形式的层层冲击,中国传统音乐要在时代的大潮中永葆千年来的光彩夺目就需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得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条江河的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他就膨胀的愈大”。②

严老烈、何柳堂、刘天一、易剑泉、苏文贤等一代代岭南人的不懈努力为当今后学们的研究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学术资粮,我们秉承前辈们的卓越精神与无限期望,在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下将传承并发展岭南音乐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深化自身优势、把握特色专长的同时挖掘岭南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与魅力,当“现在”成为“历史”,后人们在继承的同时亦会对其有所创新,如此之“良性循环”,岭南音乐的未来展现的将是一片绚烂霞光。

注释:

① 冯明阳.大文化视野中的岭南音乐,中国音乐年鉴(1996).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10:301.

②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商务印书馆,1997,2:8.

[参考文献]

[1] 冯明洋.岭南音乐的文化解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J].2011,01.

[2] 冯明洋.岭南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民间文艺[J].2009,02.

[3] 庄永平.琵琶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晨(1983-),女,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琵琶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教学改革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