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协会”社团与成员关系之探究*

2016-02-03彭诗琴

黄河之声 2016年7期

彭诗琴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音乐协会”社团与成员关系之探究*

彭诗琴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社团”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大标志,音乐类社团也逐渐在各大高校发展起来。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社团为调查对象,立足于社团的背景和组织结构、社团音乐风格、社团活动及个案成员采访,旨在探究该社团和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紧密联系及凝聚作用。

关键词:音乐社团;音乐协会;凝聚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指那些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目的、利益或其他共同特征的在校大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群体性学生团体。①“社团”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大标志,音乐类社团也逐渐在各大高校发展起来。

广东药科大学是广东省的一所“以药为主、药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等7个学科门类。该学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创办并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据笔者考察可知,现广东药科大学在大学城校区有学术、实践、艺术和体育4类,共36个社团。其中音乐社团包括“音乐协会”和“风韵笛箫协会”,占总社团的5.6%。这两个仅有的音乐社团音乐风格截然不同,“音乐协会”主要以流行、摇滚为主,“风韵笛箫协会”的音乐风格主要为民族、传统音乐。“风韵笛箫协会”成立于2007 年4月25日,是一个以“学习传统器乐,弘扬传统文化,演奏精彩人生”为宗旨,以学习笛箫基本演奏方法及基本乐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性社团。“音乐协会”是成立于1990年,以“Rock Never Die”为口号,以“追求摇滚精神”为宗旨的摇滚类音乐社团。

本文以广东药科大学的“音乐协会”社团做为其调查对象,对该社团的发展背景、社团组织结构及分工进行了解,对社团活动纪实以及个案成员采访进行阐释和分析,探究社团成员在流行摇滚类音乐社团的影响下自身音乐观念的发展变化,以及成员与社团之间的凝聚作用。

一、“音乐协会”社团概况

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为“吉他协会”,后更名为“音乐协会”,是一个由有一定音乐基础和音乐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艺术类社团。社团以“Rock Never Die”为口号,其意为“摇滚精神永不朽”,该口号代表着社团主要以摇滚音乐为主要音乐类型。

现“音乐协会”社团发展至今,以吸纳80左右的社团成员。社团共有3个会长,6个部门,每个部门大致2至5个部长,其他均为交流、学习音乐及参加表演的普通社团成员。该社团的组织框架如下:

会长:负责每次活动和学习的总体规划、安排。

声乐部:主要是负责平时的歌曲排练及每次社团演出。歌唱形式主要以流行、摇滚类型为主。

器乐部:由一些有音乐基础的学员组成。主要负责乐队排练和社团演出。器乐部主要是以摇滚器乐为主。如:架子鼓、贝斯、电吉他等。

舞台部:舞台部主要是负责舞台的设计。如:对音响设备的调试、灯光效果、舞台设计等。

秘书部:负责传达各社长的指示,书写资料,负责工作的各种沟通等工作。

宣传、策划部:负责海报、宣传单以及撰写策划书和安排成员活动等。

外联部:主要负责跟赞助商沟通,为自己社团拉赞助,提供平时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等。

“音乐协会”的社团活动在每年的下半年开展。每年大致有两次的大型音乐节活动,每学期2-3场小型音乐节活动以及社团平时排练、聚会等日常活动。如,社团举办的“420摇滚节”、“音乐治疗Ending Show”、“末日荧光show”等大型社团活动;“社团招新宣传”、“25届音协新生交流会”等小型社团活动。

二、社团活动纪实分析

从笔者对该社团的音乐活动纪实中,分析出该社团的成员在表演曲目的选择、表演方式等方面彰显了社团与成员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社团音乐风格的体现及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成员表演曲目的选择

从该社团大型音乐活动纪实中,笔者整理出社团成员的经常表演的曲目及反响较好的表演曲目,并对成员选择的表演曲目进行以下分析:

通过笔者的整理可发现,《Yellow》、《Just Tonight》、《21 guns》、《playing god》及《still into you》②为该社团成员经常选择或观众反响较好的表演曲目。

《Yellow》是“Coldplay”乐队于2000年6月26日发行的较有影响的经典单曲。该歌曲由乐团谱曲填词,与英国专辑制作人肯·尼尔森共同制作,收录于乐团的首张专辑《降落伞》中。《Yellow》歌词以主唱克里斯·马汀的单恋经验为蓝本,歌曲音景则以多种音乐仪器交错使用堆砌而成。该歌曲的音乐风格为流行摇滚。

《Just Tonight》是“The Pretty Reckless”乐队中的主唱Taylor Momsen于2010年12月发行的单曲,收录于《Light Me Up》专辑中。该歌曲的音乐风格为另类摇滚。

《21 guns》是美国流行庞克乐队Green Day的2009年5月发行的第八张录音专辑《21st Century Breakdown》中的歌曲。该歌曲后被电影《变形金刚2》收录,成为Green Day的代表作。朋克风此歌曲的代表音乐风格。

《playing god》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Paramore”2009年发行于专辑《Brand New Eyes》中的另类摇滚歌曲。

《still into you》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Paramore”2013年4月在美国发行的第四张专辑《Paramore》,曲风为另类摇滚。

从以上五首歌曲的简要介绍中可发现,这几首歌曲之间有着几个共同点。即,这三首歌曲都是乐队发行的;音乐风格为摇滚风;都为欧美国家代表性的摇滚音乐作品。从这几个共同点中,可以分析出社团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主要为欧美国家乐队发行的较有代表性的摇滚歌曲。同时,从笔者和社团成员的谈话中,了解到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主要会考虑所选曲目是否是乐队成员喜爱表演曲目;乐队成员对表演曲目的熟知程度;所选曲目是否与社团活动主题相符;所选曲目能否调动观众积极性等因素。结合成员实际在音乐活动中表演的曲目,了解到成员把所选曲目是否与社团主题相符和所选曲目能否调动观众积极性这两个因素做为其选择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不论社团活动主题,还是成员选择的表演曲目,都体现出了摇滚是“音乐协会”推行的音乐风格。且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离不开社团活动的主题,社团活动开设是通过成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从中还可看出社团与成员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成员的表演方式

这里所指的表演方式即为音乐表演的形式。笔者将从成员表演的形式及成员的表演肢体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其音乐表演方式。

1.成员表演的形式

据调查可知,在几次大型音乐社团的活动中,不论是成员还是邀请的嘉宾,其表演形式大多都是以乐队形式呈现出来的。例如,在《反清复鸣》活动主题中,成员以乐队“混日”的表演方式呈现了《amaranth》等歌曲;成员以乐队“ICE”的组合方式,对《don't wish》等歌曲进行诠释;《rolling in the deep》等歌曲是通过邀请嘉宾“雪崩”乐队的表演呈现出来的。

这些乐队的组合形式一般为一名主唱、一名贝斯手、一名吉他手、一名键盘手以及一名鼓手组成。乐队的这种组合形式主要是存在于摇滚乐中,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的摇滚乐,大多都是以人声加上贝斯、吉他、爵士鼓、电子钢琴的基本组合形式存在的。因此,从成员表演的组合形式上反映了,“音乐协会”社团成员的音乐活动演出大多是以摇滚乐的乐队组合形式呈现出来的,充分体现了该社团是一个以摇滚乐为主的音乐社团。

2.成员的表演肢体

社团成员的表演方式不仅体现在乐队组合形式上,还体现在成员表演肢体及成员与观众的互动上。从笔者拍摄的相关活动视频中,可发现成员的许多表演肢体带有摇滚音乐表演特有的表演肢体。例如,许多成员在表演过程中,会将自己的食指与小指伸直,拇指压住弯下的中指和无名指。这是摇滚乐中特有的手势,叫做“金属礼”。再例如,许多弹贝斯、吉他的成员会在表演中甩头、翘腿,表现出一种投入、放纵的感觉。据视频记录可看出,成员在表演中加入这些特有的表演肢体,会促使观众与成员互动增多,现场的氛围更加热烈。例如,在《反清复鸣》活动主题中,“ICE”乐队在表演中加入“金属礼”、甩头、在舞台边缘表演等肢体动作,充分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许多观众以相同的动作回应成员的表演。

成员表演肢体的融入,不仅能增加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调动整个活动的氛围,而且还能体现出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尊重,同时能把这份尊重、热爱传达给观众,促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摇滚乐的魅力,推动更多人喜爱摇滚音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还是成员的表演形式和肢体,都体现了“音乐协会“社团成员在社团音乐活动中对摇滚乐的诠释,彰显了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风格;增强了成员对摇滚乐的了解,促使成员在社团摇滚风的影响下联系更为紧密。

三、代表性成员个案考察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笔者对“音乐协会”社团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了访谈,并将其访谈内容整理出来进行具体分析。笔者将从独具个性的个人选择以及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这两个方面来剖析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独具个性的个人选择

笔者对“音乐协会”社团中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了相关访谈,将他们学习音乐的经历进行整理,发现成员个人对音乐所作出的种种选择是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凝聚作用的重要性因素。

据调查可发现,这五位代表性成员都是该社团器乐部的成员,且其个人喜爱的音乐类型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种类。例如,冯子彧、许嘉诚、赵嘉明在进入社团前喜爱“民谣”、“乡村”类型的音乐;沈晓彬喜欢“指弹曲子”;林俊峰喜爱“朋克”、“乡村”音乐。同时,成员将喜爱的音乐类型融入到社团中,使其社团其他成员接触并喜爱上其他音乐种类。如,林俊峰将喜爱的朋克音乐推荐给他所在的”阳光下午茶“乐队,相对的促使该乐队在排练、表演的曲子基本上为朋克风曲目;沈晓彬在平时表演中,主要以自弹个人喜爱的“指弹”曲子为主。这种表演类型与乐队形式的表演类型不同,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种类。成员将自己喜爱的不同类型音乐,有选择性的通过排练、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促进成员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还丰富社团的音乐种类。

(二)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

“音乐协会”是一个以音乐为纽带,由一群有音乐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组成的音乐社团。社团成员在志趣相投的社团氛围中交流音乐,丰富其音乐观念,对社团与成员间的凝聚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个案调查可知,成员在加入该社团之前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类型,但加入社团后,他们受到社团推行的音乐风格的影响,在与社团其他成员交流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到并喜爱上更多摇滚类型的音乐,促使社团的音乐风格趋同化,接触的摇滚类型多样化。如,冯子彧在社团的影响下酷爱“芳克”、“雷鬼”和“后摇”等摇滚类型;许嘉诚在其影响下喜爱上“朋克”音乐。

综上所述,“音乐协会”社团与社团成员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关系。社团影响着社团成员音乐观念的变化,社团成员又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类型,促使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类型更加多样化,增强其社团与成员的凝聚作用。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音乐协会”社团的调查研究,对其社团活动纪实、个案成员采访进行分析,探究其社团与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综合以上分析,成员对表演曲目的选择、成员的表演方式、成员个人的选择及社团氛围对成员的化学反应,不仅体现了社团推行的摇滚音乐风,还彰显出社团与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社团影响着成员的音乐选择,成员又丰富了社团的音乐类型,促使社团与成员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增强其凝聚作用,推动着摇滚音乐在高校社团中的发展,使其发展更加壮大、更加具有地域性特色。

注释:

① 王晖.江苏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9:6.

② 歌曲资料来源于http://www.allmusic.com网站,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1] 王晖.江苏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C].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2] 梁家洁.广州大学曲艺社的调查研究[J].黄河之声.2015,07.

[3] 刘小山.认识摇滚——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当代大学生音乐观念之探讨——基于广州十所高校音乐社团的调查分析》研究成果(20131107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