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技能课艺术修养的教学之探讨
2016-02-03王振国
王振国
(铜仁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高校声乐技能课艺术修养的教学之探讨
王振国
(铜仁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梳理学生正确的艺术修养观念和提出一些想法,教学实施阶段如技能教学中基础理论和综合修养、学生实际演唱能力、运用技巧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演唱训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声乐课;技能;开设模式;艺术素养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涌入很多新鲜的外来事物,包括音乐技巧课的教学手段,这使得艺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在国际级的比赛中涌现出一批中国面孔,这也反映出中国艺术教育的吸收和融汇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准。然而在吸纳欧洲技巧教学的手段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也影响了高校技巧课教学的水平限制了教学改革本质性的进展。
高校技能课上课的模式和训练的手段多是受到专业类音乐院校的影响,模仿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没有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进校前技巧掌握的悬殊、音乐理论、综合修养等。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技巧类音乐课各个方面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类型等改革和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改革的焦点也是是集中在单人课、集体课。改革的效果还只是依靠学生自身的技巧掌握的水平上,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很好的掌握技术要领再多的改革也只是形式上面的改动罢了。判断改革的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专业掌握来衡量,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单一的经验模仿的牢笼里。
这些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高校技巧课教学的整体提升,现在技巧的接受者也就是今后技巧的使用者。毕业生他们的技巧掌握水准和综合素质的修养将是我国未来音乐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继承的血脉。如何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教学训练体系是我们从事一线教学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我们追寻和探索的方向。正如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说过:“声乐研究不是搞空洞,繁琐的理论,否则就成了空头理论家了”。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理论,何为理论?理论就是告诉你这些是怎么来的,何为实践?实践就是告诉你怎么去用。我们既要掌握理论搞清晰它的来龙去脉又要充分的利用它来为我们歌唱事业服务。
音乐的审美观树立是否科学全面直接会推动歌唱的整体修养,使演唱音乐的时候能够领悟透彻、表演音乐更具体和丰富。训练中的曲目是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二度创作的大胆运用必须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同时赋予新的含义或形象。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曲目内容要表达什么样的含义、树立什么样的曲目个性或形象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旋律带来的美感,既要整体把控和分层次解析。对作品感悟的深刻、全面,学生就会表现音乐更加丰富、有深度。例如演唱作曲家王志信老师作品(春江花月夜)这首艺术歌曲的时候,首先是分析这首作品的曲目特点,学生是否拥有完善的驾驭这首作品的技巧能力,它的曲目特点是古典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在从事教学开展时要综合把握学生音乐修养才是完成这首作品的关键。多数同学都会侧重处理作品的技巧从而忽视音乐的古典美学,让学生大量积累音乐素质是真正表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学修养积累的好坏在唱些古典作品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如国外的古典艺术歌曲很多作曲家是根据民间故事线索加以改编而成如:谱曲人物方向作品:卡契尼(阿玛丽莉)、帕赛尔(仙女和牧人)、G.乔尔达尼(我亲爱的)等,谱曲事物方向作品:阿.斯卡拉蒂(恒河上升起太阳)、亨德尔(绿树成荫)、(快乐!锡安的人民)、卡尔达拉(友善的森林)等、谱曲神灵方向作品:弗兰克(天神赐粮)、古诺(圣母颂)等。中国作品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曲家根据民间小调或故事改编的大型声乐作品如:王志信(孟姜女)、(春江花月夜)、(桃花红,杏花白)等。这些音乐都有自己鲜明的故事情节或者作曲背景有一定的文化典故,我们在从事这些曲目的教学时首先要了解故事或典故的起源便于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曲目风格和一些地方特有的演唱技巧。文学修养的积淀在曲目演唱时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得心应手。
声乐艺术从训练声音发面只有声乐技巧这一选项,如果从声乐表演方面来分就有声乐技巧和声乐表演两个选项,其中声乐表演要求的东西就更多了,包括纵向的:文化修养、表演肢体、横向的:具有地方风格的声乐作品的词曲特点训练、其中具有地方特色风格的作品就很难拿捏,声乐艺术是纵向和横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共同体,比如学习美声发声的同学在演唱中国民间小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唱出地方小调的特点从某一方面来说就制约着美声唱法的特点,所以这种矛盾共同体也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独立的演唱个性和特点。我把把歌曲内容称为歌词,这是现代的称谓,词作为声乐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写法必须严格的遵守平仄的规律,且符合诗词的意境,在诗词中平是上扬、仄是下抑。在开展曲目教学中如果不整体把握曲目歌词的韵律特点就会完全破坏歌曲的风格和意境。学生更多的掌握体会曲目歌词的韵律特点是开展声乐曲目教学中评判成功与否的关键。
注重声乐教育中学生审美素质的积累,声情并茂的歌唱含有声乐技巧和表演技巧也是声乐专业学生最终的目标,也是声乐教育中追求的艺术素养。歌曲演唱的成功与否要看歌唱者的二度创作,巧妙的二度创作可以展现歌曲的风格和内容的多面性,是歌者竖立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魅力的关键。传统的教学往往过于片面化,把声乐教学过分集中在技能技巧上面形成“技高演低”的尴尬状态忽略了学生歌唱表演素质的积累也是声乐专业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秦继仙.试析音乐文学中的歌词韵律[J].戏剧之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