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

2016-02-03李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平台高校信息化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建设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为加强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规范运作需进行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并重点论述了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目标、构建方法和框架设计等内容,希望能对全国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07-04

一、背景及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大都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其校、院、系三级行政机构在管理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基层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创新意识不强。高校要树立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教学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建立健全并不断创新与教学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教学管理、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互联网络的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许多办公软件的功能还未得到开发和利用,相对国外高校网络通讯发达程度和使用效率差距较大[2]。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分析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标准,让教学管理平台化和扁平化,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稳步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不断扩招和推出新的专业,导致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以及高校都在进行的学分制改革,使得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面对教学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工作显得越来越繁重。特别是近两年来席卷全球的慕课(简称“MOOC”)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推崇,一方面其顺应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不难看出,建立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何等重要!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既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可行方案,本文就如何建设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改革相关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关于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基本现状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高校教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其中许多高校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各个大学相继建立了信息化教务管理平台,它们将整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以集中数据平台的方式统筹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大学教学管理效率,主要用于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和管理手段、在线培训和教学、课程改革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3]。目前国外高校的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非常普遍,其运行也处于一种比较完善和稳定的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网站浏览,对包括天津医科大学在内等全国多所有代表性的“985”或“211”重点大学的教学管理网站进行研究后发现,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方式一般是将各类分散的教学资源统一起来形成数据共享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教师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教材管理、选课/排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等信息管理功能[4]。目前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985”、“211”高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务管理模式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高校尚缺乏教务管理系统技术研发能力,基本上以直接采购软件公司开发的现成产品来构建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平台。目前各高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有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的技术通过一些软件公司设计和开发的,如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湖南某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和杭州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校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以我校为例,目前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即属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其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学生注册管理、课程管理、培养方案、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等。此外,我校目前独立于上述教务管理系统的还有一些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诸如学工管理、学生评教、论文答辩、留学生及研究生管理、人事管理等功能管理系统。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本校教学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有关教授及校内外专家、毕业生就业单位负责人及毕业生本人进行调研访谈,重点了解高校教学改革及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和建议,并结合对一些高校教务管理网站的研究和文献查阅,发现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和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一些高校急于缩短与其他院校或国外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差距,盲目投资,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建设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由于缺乏对本校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事先也缺乏可行性分析和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建设之后发现学校相应的资源配置及使用合理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致使用率低下,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进一步加剧新的问题的产生和导致大量资金浪费[5]。不可否认高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和相关维护工作确实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高效地建设、改善和维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2.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统一管理。一些高校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信息极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各个院系所产生的教育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被校内其他院系或职能部门分享和充分利用,学校缺乏统一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导致学校相关部门服务不及时和管理不到位[6]。

3.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管理和维护缺乏职能部门有效监督。高校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要重视基础建设和资源管理,也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组织制度建设。目前一些高校在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与其相应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一些高校日常信息化平台管理和维护缺乏有关职能部门有效监督。

4.目前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建设与师生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矛盾。有些高校在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了解广大师生与各院系的实际需求,制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推进方案往往与实际应用相脱节。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和师生,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务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源和教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

5.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与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普遍使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基本设计思路大同小异,以URP教务管理系统为例:该管理软件包括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系统管理、教师管理、教室管理、教材管理、课程管理、开课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控管理、毕业审查等一些环节。然而,高校教学管理理应包括计划、运行、质量监督和基本建设理等多方面内容[7],目前高校实施的教务管理一般针对不同的功能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即分别在不同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完成相关工作,教学相关信息不能共享而形成“孤岛”,没有将上述教学管理工作设计在同一个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因此高校很难在复杂的教学管理系统中高水平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组织建设,以利于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规范运作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其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学信息化管理职能机构在高校迈向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职能部门一般分别称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与信息中心等部门,但对其管理体系、职能定位、主要职责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缺乏统一认识,因此,这一职能机构在一些院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8]。

未来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必须要科学化和流程化,甚至会出现教学管理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的重组,并突破部门的限制,把校方、教务管理部门、各院系、教学保障部门、教师及学生等并列一体,简化工作程序,促进教学的集约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该模式将大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运行和监督、保障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更加高效、科学和民主。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使校方、各教学管理相关部门、各院系、教师及学生等根据不同权限统一共享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充分保障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规范运行,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相关部门和人员调整。本人曾在《速读》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建议高校应该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其下设四个工作委员会,即教学计划委员会、教学运行委员会、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和教学基础建设委员会,并详细表述了上述机构设立方法、工作职责和运作模式[9]。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最高权威机构,其与所属四个工作委员会均在同一个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教学管理相关工作,并将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统一设定为上述委员会工作执行部门。以我校为例,将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及所属四个工作委员会的组成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四、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

(一)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建立高校统一、标准的教学信息化管理门户,统一整个高校的文化和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和国内外知名度。

2.构建高校统一的教学管理事务流程处理平台和协作沟通平台,保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沟通顺畅,不断提高各院系及相关部门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

3.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客户端/服务器(C/S)混合的应用体系模式,以网络为平台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全覆盖的一个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以及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4.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及所属四个工作委员会、各院系相关部门及师生、实践基地、慕课课程系统、社会相关用人单位等所有相关人士均使用同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根据自身权限进行相关操作和开展有关工作。

5.实现可以远程办公和异地办公,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和即时通讯等各种通信手段保证事务处理过程的即时性,提高事务审批和处理的效率。

(二)高校建设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方法

关于高校建设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简称“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方法,可以采取由高校信息管理中心牵头,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方案设计之前需广泛听取高校各相关部门及师生的需求意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要坚持遵循规律、简化务实、民主决策和方案科学之原则,参考国内外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优点,组织学校技术力量,必要时招聘高水平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管理软件开发完成后将负责系统维护及升级工作),或与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根据学校自身教学管理运行规律和特点,要有“顶层设计”的总体构建思想和建设方向,既要考虑各模块的实际用途,又要考虑整个系统工作流程的顺畅有序,同时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要符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后征求广大师生对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结果分析进行系统的进一步研发和个性化开发,经多次反复测试直至各方满意为止[10]。这种开发模式的好处是既有助于学校节约软件开发成本,锻炼技术队伍,其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加贴近实际教学管理运行全过程,同时对后续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维护和升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无论使用还是维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均需要标准化管理流程和制度。

(三)高校建设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设计

关于高校建设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的说明:

1.本信息化管理平台可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Java程序语言进行开发,并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的环境下进行运行,可使用Struts提高程序编制过程中的便利性,结合网络的特点对原有功能进行完善并进行创新设计。

2.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块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视频、微信和APP等技术手段为载体,完成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及所属四个工作委员会内部请示和汇报、任务下达和安排、信息传递和互通、团队协作和协调等事件处理,以提高教学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同时便于高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对四个工作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与评价。

3.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中的“意见反馈”一栏,教学管理委员会将建立专门通道并设专人动态收集广大师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解决结果。

4.“师生推介”一栏学校将重点对高校各个学院学科专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向社会进行宣传和推介。

5.“慕课管理”模块将向国(校)内外广大学生开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

五、结语

关于高校建设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多次测试,更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开发设计和完善。本文所提出的高校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思路,希望能对全国高校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翮.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124-125.

[2]吴琴,吴昕芸.国外高校教学管理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7-9.

[3]邵恒.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4]庞钰平.国内外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J].青年文学家,2013,(36):171.

[5]赵海洲.基于UPR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19):69.

[6]王慧.基于URP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006.

[7]吴琴,吴大中.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14-215.

[8]张辉.高校教学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1.

[9]李庆.应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探索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J].速读,2015,(7):60-62.

[10]王倩,刘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5,(4):158-159.

猜你喜欢

管理平台高校信息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