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文学百年概述
2016-02-02陈建宪
陈建宪
湖北民间文学百年概述
陈建宪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东西移民的走廊,也是多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中心地带。湖北的民间文学搜集、记录、整理与研究,就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积层和文化地理圈的基础上展开的;民间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内容,都受到这种特定文化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绝艳”的风格;民间文学的类别,整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多元一体”特点。
湖北;民间文学;民间叙事;民歌;民间文艺
一、文化空间鸟瞰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周边与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陕西等省市接壤,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东西移民的走廊,也是多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中心地带,被称作“九省通衢”。
湖北的东北部是桐柏山、大别山和幕阜山;西北是武当山、大巴山、神农架、荆山、巫山;西南是大娄山和武陵山。群山环绕之间,长江和汉江蜿蜒奔流,在武汉市相汇,冲积出两个富饶肥沃的平原: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从空中俯瞰下来,湖北的地势大致象一个大口袋,但上下都未封口,形成中国南北之间的大通道。正因为如此,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三国争雄到清末武昌起义,发生过许多著名战事。
自古以来,湖北先民就生活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考古学家在湖北发现的郧阳人、长阳人化石,证明早在七八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江汉平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农耕、渔猎和手工业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武汉市北郊出土了商代中期的盘龙城遗址,表明商朝势力当时已深入江汉平原。
在漫长历史中,各种文化在湖北这块土地上撞击、交融,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层与文化圈。
从历时角度看,湖北出现过前后相继的三个文化层:一是以荆州为中心的楚文化层,二是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文化层,三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文化层。张伟然先生在《湖北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中,描述了湖北文化中心变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汉之前,江汉之间作为楚国疆域的核心区域,其文化中心是单一的。这一中心先位于丹阳,后位于郢都及其后继城市江陵……从汉末开始,历史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鄂北兴起了一个区域性的文化中心襄阳,同时鄂东的中心也在变迁中寻求一个合理的区位……南朝以后,江汉之间的文化中心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以靖康南渡为界,又可为前后两期,前期重心位于西部的荆、襄,而后期重心东移至鄂(今武汉武昌)。①张伟然:《湖北历史地理文化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8页。
除了楚、汉、鄂三大文化积层外,湖北周边不同地域文化在这里犬牙交错,整合为一些特色鲜明的亚文化圈。如:以荆州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圈,以郧阳为中心的秦楚文化圈,以襄阳、随州、黄州为中心的晋楚文化圈,以宜昌为中心的巴楚文化圈,以咸宁和黄石为中心的吴楚文化圈,以恩施为中心的土苗文化圈。在这些亚文化圈中,既有整个华夏文明共同的文化,也有荆楚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的成分。
湖北的民间文学搜集、记录、整理与研究,就是在这三个历史文化积层和六大文化地理圈的基础上展开的。湖北民间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内容,都受到这种特定文化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绝艳”的风格。
二、搜集、记录与研究
湖北民间文学在文献记录中不绝如缕。屈原的《天问》《九歌》,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诗经》中的《周南》《召南》,所录民歌均涉及湖北地区。从两汉乐府到明清俗曲,湖北民歌的传统代有记录。从春秋时代的《和氏璧》到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从唐代的《酉阳杂俎》到明代的《耳谈》,历代文献记录了许多湖北民间故事。
近百年来,湖北文化工作者上山下乡,辛勤采录民间文学瑰宝。早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就曾发表过黄朴搜集的19首武汉蔡甸区的歌谣。出生在武昌的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者恽代英,也搜集过一首《颠倒歌》:“倒唱歌,顺唱歌,河里石头滚上坡。先生我,后生哥,爷喜时,我抬箩。嫁娘时,我抬盒。我打家婆门前过,家婆睡摇窝,舅爷摇家婆。”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和鄂豫边苏区产生了大量革命歌谣,通过口耳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
20世纪50年代,湖北出版了不少民间歌谣与民间故事。如《湖北文艺》刊载的苏区革命歌谣,扬子江采录的《洪湖渔歌》等。1955年,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民间故事集《种桃老人》。宋祖立、吕庆庚、夏昭明等搜集整理的民间长诗《双合莲》和孙敬文等搜集整理的《钟九闹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55年和1957年先后推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武汉大专院校的师生们纷纷投入采风活动,出版了《土家族歌谣选》《哭嫁歌》《一人唱歌万人和》等民歌集。郭沫若主编的《红旗歌谣》选入了17首湖北民歌。
1981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正式成立。80年代初期,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省各地区举办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培训了300多名生活在基层、热爱民间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队伍。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湖北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的骨干力量。湖北省民协还组织编写了三套丛书:一是《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14种;二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江民间文学丛书”:《巧媳妇》《杜老幺》《千古风流》《山川佳话》《桃花洞》等民间文学作品集;三是按歌谣、谚语、故事、传说、寓言、笑话等体裁分门别类编印的“研究资料选辑”。湖北省民协召开的“全国机智人物故事研讨会”、刘不朽采录的《鄂西情歌》和胡崇峻采录的长诗《神农架〈黑暗传〉》等,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家安排,湖北民间文化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投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1986年4月,湖北省成立了以吕庆庚为首的领导小组,任命了三个集成的正副主编,并确定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南民族学院三家分别承担故事、歌谣、谚语三部省卷的编纂任务,分头进行,密切协作。从1987年起,民间文学普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蓬勃展开,在普查基础上以科学方法编纂地方卷和省卷本(即国家卷)。到1991年,据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粗略统计,湖北省在普查中共采录故事2万4千余篇,歌谣15万多首,谚语60多万条。编印成书的故事资料本43种,歌谣资料本34种,谚语资料本38种,其中正式出版的有25种。湖北三个集成的省卷本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
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过程中,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跋山涉水,在深山老林和贫困农村与民间艺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深厚友谊,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些人甚至为这项工作献出了生命。例如孝感市孝南区的乡镇文化站长孔强劲,1982年在采录董永传说时,睡在一个老农家中,夜里被老鼠咬了,得鼠疫去世。还有许多老文化工作者,直到临终,还在为三套集成的编纂呕心沥血,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
通过普查,湖北省发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传承人,还有不少民间文学传统保持得特别好的村落。这些传承人和村落被概括为“三家”“三村”。
“三家”指宜昌地区发现的三个杰出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刘德方和孙家香,他们是千万个民间文学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珍珠山白鹿庄的刘德培为例,他是个地道的农民,为谋生四方游走,打过长短工、当过脚夫和斋铺学徒,还干过邮差、瓦匠、唱皮影戏、算命、行医、红事支客、白事督管等行当,见多识广,记忆力极好。他不仅喜欢讲故事,还会编故事。1976年他在宜都县文化馆捡瓦,馆员王作栋发现他语言风趣,是个“故事篓子”,于是对他跟踪采访,经过几年时间,记录和整理了他传讲的全部作品。据统计,共有笑话512则,民歌1000余首,俗谚2000条,谜语800则,皮影戏文5本。①王永红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五峰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353页。1980年后,刘德培故事陆续发表于报刊。1989年,刘德培的第一本故事集《新笑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后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荣誉。2000年3月,刘德培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成就奖。1993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他拍摄了纪录片,并在全世界放映。
另外两个故事家与刘德培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在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谭家坪村的刘德方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孙家香,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被民间文学工作者发现后,经过全面完整的采录整理,出版了他们的个人作品专集《野山笑林》《郎呀姐》(刘德方)、《孙家香故事集》等,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湖北以民间文学闻名全国的“三村”是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和青林寺谜语村。
伍家沟村离武当山不远,共有200多户人家,是一个散居的封闭型山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六里坪镇文化馆的李征康对该村民间故事进行全面采录,出版了《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第一、二集,引起学界注意。这些故事乡土气息浓厚,主角多鬼狐精怪,风格受武当山道教影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吕家河村坐落武当山脚,是朝拜武当的南神道必经之地。这里有18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唱歌。该村民歌有三大类: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歌。阴歌是葬礼上唱的,数量很多,占该村民歌总数的70%。其中的“翻田埂”部分是歌手间的斗歌,既智慧又风趣,多用巧妙的比喻,极有特色。阳歌是日常生活中唱的,如喜庆歌、灯歌、劝酒歌、祝寿歌、劳动歌、儿歌、谜语歌等。还有不少长篇叙事歌,如《龙三姐拜寿》《杜吉莲哭监》《梁祝》《打蛮船》等。2001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该村“民歌村”的称号。
青林寺村是宜都市的一个小村子,离三峡水库不远。该村村民特别喜欢编谜语和猜谜语,因此积累和传承了许多这类谜语作品。村民丁开清收集出版的三集《青林寺谜语选》,收录了2000余则。村民赵兴寿采录的《青林寺谜歌选》,收录了谜歌1483首。从这些谜语和谜歌的数量,可以想见该村谜语活动的普遍。2001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命名该村为“谜语村”。
“三家”“三村”只是湖北民间文学采录的几个代表性成果。实际上,湖北省每个市县都出版或编印了不少当地民间作品集。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知名学者丁乃通教授在日本出版的《民俗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民间文学民间办——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的文章,指出在湖北民间文学的采录与研究工作中,除了政府主导外,民间力量也起到重要作用,涌现了不少成绩卓著的采录者,不计名利的组织者,以及长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
湖北民间文学研究的成果非常突出。不少成果获得了各种奖项,如刘守华、王作栋、王老黑、周濯街、陈建宪各以其相应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文艺明星奖;刘守华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所著《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比较故事学》,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傅广典主持制作的专题片《伍家沟故事村》,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优秀文化电视片”奖;湖北三套集成编辑部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等等。
进入21世纪后,湖北省的民间文学采录与保护工作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展开。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批为98项,第二批为66项,第三批为106项,第四批为56项。其中,民间文学类的项目共41项。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如民间音乐、戏曲、民俗活动等)中,也有不少属于民间文学的成分。这些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发掘,把湖北丰厚的民间文学资源呈现给了世界。
三、湖北民间叙事
民间叙事是民间文学中具有故事情节的作品。主要体裁是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
1. 湖北民间神话
神话,是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中国神话学界曾就神话定义的广狭范围有过不少争论。汉学家李福清认为:“中国神话是中国远古神话、道教神话、佛教神话与近世民间神话体系的总称。”①[苏]李福清著:《中国神话故事论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84页。
楚地自古巫风盛行,对神话情有独钟。《楚辞》是中国古代神话资源的宝库,顾颉刚称其为“中国西部昆仑神话与东部蓬莱神话的融合体”②顾颉刚:《庄子、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九歌》中的神系,展现了古代楚地独特的神灵系统和信仰方式。
当代湖北各地仍能采录到大量活态神话。其中,20世纪80年代采录到的神农架丧葬歌《黑暗传》,是中国神话学界的一大新发现。《黑暗传》,又称《混元记》《混沌记》《黑混沌》等,已发现多种异文。1983年,神农架文化馆工作人员胡崇峻将自己寻访到的《黑暗传》手抄本,选了500多行,收入《神农架歌谣集》中。1986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了《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共收录了8篇原始资料,8篇附录。①《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編,1986年。2002年,胡崇峻在发现更多资料的基础上,正式出版了长达三千多行的《黑暗传》整理本。
《黑暗传》主要情节是:宇宙最初一片黑暗,“先天只有气一团,不分青红和紫蓝,黑里咕咚漫无边,伸手不把五指见。当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老祖先,老祖有名叫黑暗,无影无形无脸面,没有爹来没有妈,更无亲戚和六眷”。黑暗生黑蛋,黑蛋育出16代神,末代之神江沽,是一巨鱼,他喝干天地之水,前往北溟老祖处讨玄珠,化玄冰为黑水。黑水生昆仑,昆仑生玄黄老祖。玄黄派弟子去取天地之根——荷叶上的露珠,却被浪荡子神吞下肚中。玄黄斩浪荡子,命名干支,死后头颅化为混沌。混沌生盘古,盘古开天辟地,请日月,平四方,斩妖怪,以葫芦收水,化身天地。宇宙多次被洪水淹没,兄妹葫芦中避水,金龟卜婚,女娲画人,祝融共工争战,女娲补天。此后天地人皇出世,衍生出史书所载的那些“治世”故事。
除了《黑暗传》外,湖北比较著名的神话,还有神农架林区和随州地区的炎帝神农神话,咸宁地区的嫦娥神话,鄂西土家族的廪君神话,竹山县的女娲故事,江汉平原的牛神撒草籽神话,等等。湖北各地流行的神话中,比较常见的是一些民间信仰中对事物起源的解释,如太阳、月亮、牛、谷种、狗、蚕、蚊子、蚯蚓、马齿苋的起源等。其他省份流传比较普遍的日月兄妹神话、龙神话、洪水遗民神话,还有汉籍古典神话的各种异文等,在湖北地区的当代民间口头叙事中同样流传很广。
2. 湖北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类民间文学作品,主要分历史、风物和风俗三大类。
湖北人杰地灵,历史人物传说非常丰富。仅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人物就有:伯牙、子期(武汉)、屈原(秭归)、王昭君(兴山)、尹吉甫(房县)、禅宗祖师(黄梅)、木兰(武汉)、孟宗、黄香(孝昌、云梦)、钱六姐(咸宁)、李闯王(通山)、李时珍(蕲春)、李白(安陆)、寇准(巴东)、张居正(荆州)、伍子胥(监利)、苏东坡(黄冈)、杨涟(广水)、陆羽(天门)、贱三爷(武汉)、徐苟三(天门)、十八老子(红安)、莫愁女(钟祥)、三袁(公安)、刘秀(枣阳)。
湖北人物传说较多集中于三个历史时期。一是楚国时期,二是三国时期,三是近代(辛亥革命和土地革命)。湖北是楚国故地,那些与楚国人物相关的传说,如楚庄王、楚怀王、和氏璧、令尹子文、优孟与孙叔敖、伍子胥逃难与报仇等等,多集中在荆楚文化圈。湖北是三国时期的主战场,荆楚、吴楚、晋楚和秦楚文化圈中都有三国人物传说,属于吴地的咸宁和黄冈多孙权、孙尚香的传说,属于蜀地的襄阳多诸葛亮传说,荆州多关羽传说。有的地方还流传着一些被称作“反三国”的故事。湖北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皆诞生在湖北,因此反映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与相关人物的传说不少。如武汉的张之洞传说,洪湖的贺龙传说,红安麻城的将军传说等。
在湖北人物传说中,机智人物传说特别发达。据有关资料统计,湖北机智人物传说的数量远高于各兄弟省市。②详见祁连休主编:《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大观》附录《中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主人公一览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楚人崇尚“惟楚有才”有关。同理,湖北的巧女故事也非常多,主角既有擅长日常管理家务的巧女,也有善于吟诗作对的才女。
湖北民间传说常常将地名地貎与著名人物结合起来,使历史或传说落地化。如武当山的玄武大帝出家传说、秭归乐平里的屈原传说、枣阳的刘秀传说、襄阳的诸葛亮传说、荆州的关羽传说、咸宁的孙尚香传说、木兰山的木兰传说等,都有许多相关地名和景物。
湖北风物传说很丰富。江汉平原和长江三峡的水味传说,与周边巴山秦岭、武陵山、大别山等山地的传说互为印衬,成为湖北自然风物传说的显著特色。江汉平原传说中的主角多为鱼鳖,还有食鱼动物,如老稚獭。山区传说中则多狐狸、猴子和老虎,神农架一带为野人。植物方面,神农架的药物传说,如《七叶一枝花》《头顶一棵珠》《见蛇一支箭》《江边一碗水》等,特别引人注目。神秘的高山深潭,极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以《房县民间故事集》为例,几乎当地每个地名,如赛武当、望夫山、五龙口、宝石店、锣鼓洞、牯牛洞、天葬坟、化鱼河、关门山、金牛山、白马潭……都会引发人们的好奇,都有动人的传说,其中那些深山藏宝和异人识宝的传说,尤其引人入胜。
湖北许多土特产都有相关的民间传说,如江陵鱼糕、孝感麻糖、云梦鱼面、监利龙凤喜饼、潜江的二回头、水麻酥和冲担锅奎、应城金漆梅花和黄滩酱油、嘉鱼的簰洲芦席、钟祥蟠龙菜、石首笔架鱼肚、武汉的洪山菜苔、黄州的东坡饼和东坡肉等等,这些土特产传说已成为今日品牌宣传不可缺少的资料。
湖北民俗传说也富有特色。岁时风俗传说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不少记载,如端午节的姑获鸟传说。当代口头传说中,关于春节、上九、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以及相关的庙会,都有解释性的传说。楚地巫风较盛,关于佛道、风水、巫术等方面的传说非常盛行。各地都有许多关于宗教徒修行、得道、济世、救难、斩妖的传说。一些民间术士的斗法传说也曲折精彩。湖北很多地方有习武之俗,不少地方对武术师传说津津乐道,这些传说以真实人物为基础,再加上夸张和想象,结合当地风俗,人们听起来觉得十分亲切。
湖北民间传说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录。如春秋时期《韩非子》中的《和氏璧》,汉刘向《孝子传》中的《董永》,金王朋寿《增广分门类林杂说》中的《黄鹤楼》等,都是湖北有名的传说。
3. 民间故事
湖北各地讲故事的风气十分盛行,民间称为“讲古话”“讲瞎话”“粉白”“说古”“日白”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采录民间故事的活动规模巨大,编印了几百种各地、市、州、县乃至乡镇、村落的故事资料集。但即使这样,出版的湖北民间故事也不过只是九牛一毛。
民间故事主要有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几大类。湖北的这几类故事中,较有特色的是幻想故事和生活故事。寓言多为传统性的,笑话则多与地方元素相结合。
民间幻想故事亦称神奇故事、民间童话,是以超自然的事物和事件构成故事主干、以娱乐而非宗教为旨趣的口头叙事。湖北民间幻想故事大都属于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流行的一些类型,其中在大多数县市可以听到的有:老稚獭型、田螺姑娘型、百鸟衣型、青蛙丈夫型、龙女型、狐(虎)妻型、人鬼相恋型、皮匠驸马型、蛇郎型、狼外婆型(神农架多称“野人家家”)、偷听话型、狗耕田型、早发魔箭型、巫师斗法型、找好运型、十兄弟型、渔夫与水鬼型、宝物型等。与其他地方一样,湖北民间幻想故事的妙处在于:人物的行动、经历、外貌等存在着一些超人间的元素,如宝物、法术,神秘的故事氛围等,但它们却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现世愿望,并通过幻想手法和神奇力量来实现这些愿望,诉说了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故事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训与人生哲理,形成诗意与哲理的有机结合。
在湖北地区,虽然有很多世界性民间故事类型传承,但它们在具体讲述中往往被打上湖北文化的烙印。例如,《狼外婆》是流传极广的故事,但在鄂西北却变成了《野人家家》;“外婆”通常所坐的桶,也变成了饭甑。当地蒸饭用甑。坐在它上边,将尾巴装进去,更符合当地生活背景。而《早发的魔箭》,更打上了鲜明的荆楚风水巫术烙印,与湖北一些典型的山川风物地理地貌结合在一起。荆楚地区重巫信鬼,流传着许多关于鬼和阴间的故事。这些故事神秘乃至有点恐怖,但表现的却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
更为直接讲述民众生活现状的故事,当然是民间生活故事。这类故事以民众日常生活为内容,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采用写实而非虚构的手法,又被称为“民间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
在湖北,民间生活故事中能发展为故事类型的情况不多,但许多生活故事的主题却是共同的。这类故事主要有:长工地主故事、交友故事、巧女故事、打官司和断案、奇巧婚姻、孝敬老人故事、师徒故事等。湖北各地这类故事流传极广,不经意间,许多人都能张口即来几段这样的故事。
生活故事与幻想故事相比现实性较强,主要运用现实的生活素材、现实的人物与事件、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而构成作品。以长工地主故事为例,这类故事多言长工地主间的斗争,故事中的地主都是贪财、吝啬、小气、愚蠢,而长工们则处处主动,有勇有谋,故事都以地主的失败为结局。过去西方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类故事是由于政治原因而捏造出来的,后来美籍华人丁乃通先生找出古籍上的一些这类故事,证明这类故事在中国所以很多,是中国农耕时代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必然的现象,相当令人信服。交友故事常常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故事中的人物成为现实生活的榜样。例如“暗报友恩”型故事,在荆楚地区就流传较广。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像一只蜘蛛,悬挂在社会这张大网上谋生和繁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遭逢的种种际遇,既成为他们编织故事的情感动力,也成为他们口头创作的题材与素材,这成为民间生活故事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含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湖北地区的民间笑话数量众多,按笑话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大略有家庭生活笑话、社会斗争笑话、人性弱点笑话和语言笑话四大类,其中家庭生活笑话主要有呆女婿、傻女人、怕老婆、父教子、公公与媳妇、两亲家、姐夫与小姨子等。社会斗争笑话主要有长工斗地主、贪官污吏丑态、黑心商贩、骗人僧道与巫师等。人性弱点笑话主要是讽刺人所共有的一些本能弱点,如贪婪吝啬、好吃懒做、吹牛说谎、不良嗜好(如嗜烟酒赌博)、爱面子与厚脸皮等,还有一些对某种爱好特别入迷以致走火入魔的笑话,如打麻将、玩扑克、看戏、唱歌等,都是编织笑话的题材。
湖北民间寓言多为传统作品,但不同的地理条件与生活语境,往往给民间寓言打上了地域性的印记。江汉平原的寓言多以水生动物为主角,鄂西南、鄂西北山地则多由鸟兽担任主人公。
四、湖北民歌
湖北有许多民间韵文作品,篇幅短的是歌谣,以抒情为主;篇幅长的多是叙事歌。
以武当山南神道旁的吕家河民歌村为例,民间文艺学家和音乐研究工作者对这个村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十分惊人。这个只有两千来人的行政村,光是发现的民歌曲调就有18类54种,典型腔调76种。“从音乐方面讲,现已搜集的曲调达70余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于东北地区民间曲调,都在这里出现。”①李征康、屈崇丽主编:《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1—32页。与吕家河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民歌村,在湖北不在少数。如地处鄂、陕、渝交界的竹溪县有个叫向坝的小村,全村331户1246 人中,半数以上的村民喜欢唱民歌。内容大多以山歌、情歌对唱为主。已出版了《竹溪民歌精选一百首》和《向坝民歌集》两本集子。神农架林区的房县,民歌活动更是极为丰富,还有很多民歌资源可供发掘。
湖北民歌最早的文字记录,可能要算《诗经》里的“二南”(《周南》《召南》)。据历代专家研究,《周南》大约在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大约在今天河南、湖北之间。分别属于秦楚文化圈和晋楚文化圈。至今房县一带,《诗经》中的歌词在民歌中时有所见。许多《诗经》歌词都被改编为当地流行的五句子歌形式。据有关统计,目前在房县的八个乡镇中已收集到受《诗经》影响的民歌100多首。②王启云、肖鸿主编:《房县民间歌曲集》,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战国时期,楚国诞生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汲取楚国民歌的养料,创造了“楚辞”。秦汉时代,湖北盛行“楚歌体”,从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和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以及汉武帝、戚夫人、乌孙公主、张衡、蔡文姬等,都仿楚歌体写诗。楚地民歌传统在两汉《乐府》里也有记载。南北朝时湖北民歌被称为“西曲”,又叫“荆楚西声”。据《古今乐录》记载:它有“石城乐”“莫愁乐”“襄阳乐”“江陵乐”“采桑度”等三十四曲,均出于荆、郢、樊、邓之间。③李继尧:《抬轿点睛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5页。
唐朝以后,湖北民歌引起文人注意并进行采录汇辑,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民歌资料。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被贬到“巴山楚水”,他模仿当地民歌写了不少《竹枝词》。至今在鄂西的长阳和五峰等县仍盛行《竹枝词》。宋代诗人苏轼贬官到鄂东的黄州,他在《书鸡鸣歌》中这样写他的见闻:
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反高下,如鸡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有相似,但极鄙野耳。…余今所闻岂亦《鸡鸣》之遗声乎?土人谓之山歌云。④《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89页。
湖北民歌形式丰富,有古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革命歌谣、情歌、生活歌、传说故事歌、喻世歌、逗趣歌、儿歌、风物歌等许多种类。到了近代,湖北各个文化区形成了一些有突出特点的艺术形式,如鄂西有“赶五句”和“穿号子”,鄂中流行秧歌和渔歌,鄂东多“灯歌”,鄂西北多“阴歌”,鄂南多“孝歌”,在土家族中,还流行着一种独特的跳丧歌舞“跳撒叶儿嗬”。
湖北以农耕为主的劳动歌非常发达。各地称其“落田响”“挖山鼓”“栽秧锣鼓”“车水锣鼓”“薅草锣鼓”等,名称虽不同,但都是田间生产的“劝力”之歌。农民们“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收工杂七夹八混”,从早唱到晚,消除劳累,提高生产效率。以“薅草锣鼓”为例,这是鄂西农民在农忙季节集体薅草时唱的田歌。唱歌的人被称为“锣鼓匠”和“歌师傅”,他们站在田头为薅草者鼓劲。唱时以锣鼓(有时加唢呐)伴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带群唱等,曲调高亢激越,旋律既讲究套路,也非常自由。演唱内容十分广泛,有神话、历史传说、唱古人、长篇民间叙事诗、情歌、荒年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农民说:“薅草不打锣鼓,好比砍柴没有快斧。”“不骂不喊,不得一天到晚。”从分布情况来看,“薅草锣鼓”在湖北各县都有发现,但湖北省外只有四川和江西有少许个案,因此,她可能是湖北劳动歌的一个独特形式。
湖北多水,与水上劳作相关的歌有峡江号子、清江号子、放排号子、搬运号子、汉江渔歌等,这些水上歌曲充水展现了湖北的“水文化”特点,把水上生活的艰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被诗人刘不朽称为“水味歌谣”。
其他劳动生活中唱的采茶歌、背脚歌,砍柴歌,赶骡马歌,放牛歌、赶仗(打猎)歌,伐木歌、打夯歌等,农村城镇的“九佬十八匠”,各有各的手艺,也各有各的歌。
湖北的生活歌也很丰富的。其中苦情歌量大,特色鲜明,除“长工苦”等反映阶级压迫的歌外,还有表现水乡或山区艰苦生活的歌,或者是《小媳妇》或中年丧妻的歌谣。
湖北仪式歌数量多品种全。像祀典、婚嫁、丧葬、生育、建屋、寿诞等,均有成套的仪式歌。流传于荆山保康一带的沮水巫音,神农架林区的孝歌,荆门的坐丧鼓,江陵一带的鼓盆歌,都是丧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远古丧葬娱神仪式歌的遗留。婚礼中的撒帐歌,开脸歌,闹房歌,使婚礼充满了神圣而快乐的气氛。在湖北西南部,特别是清江流域土家族聚居地,过去广泛流行着一种婚嫁习俗:哭嫁。即女子在出嫁前一段时间(几天到三个月不等),每到黄昏,即在家中歌哭,其父母兄嫂及邻居少女,也来陪哭陪歌。这种风俗又称“陪十姊妹”。
在丧葬仪式歌中,鄂西北盛行的“打待尸”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打待尸”有一套特定演唱程式,大致分为引唱、正曲、尾声三大部分,引唱又叫“起歌头”,正曲则有“开歌路”“孝歌”“盘歌”“四游八传”“翻田埂”及山歌小调、戏曲故事等等,尾声又叫“还阳歌”(亦称“还阳锣鼓”)。“打待尸”的内容与类别丰富多彩。举凡名山大川、飞禽走兽、神仙鬼怪、帝王将相、能工巧匠、才子佳人、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答题破谜,谈情说爱、赛歌斗智……,无所不包。其中演唱的长篇歌本中,最著名的是“四游八传”,房县歌师张明六用歌来介绍其内容:
来到丧前朝里转,手拿书本看一看,想唱四游并八传。第一传是《黑暗传》,盘古开天无人烟。第二传是《封神传》,子牙钓鱼渭水边。春秋列国不上算,《双凤奇缘》第三传,说的是昭君和北番。第四传是《火龙传》,伍子胥领兵过昭关。第五传是《说唐传》,秦琼保驾临潼山。第六传是《飞龙传》,李孝领兵定江山。第七传是《精忠传》,大鹏金翅临了凡。第八传是《英烈传》,朱洪武登基住后传。这八传,数出头,转过身来说四游。第一游是《东游》,王母娘娘把行修,张果老倒骑毛驴走,云阳板,曹国舅,铁拐李,火葫芦,汉钟离下凡破阵头。吕洞宾醉破岳阳楼,湘子采药上山头,仙姑修行山上游。第二游是《南游》,观音老母把行修,十磨九难山中住,斩断飞蛇无娘父。第三游是《西游》,唐僧取经多辛苦,沙和尚,背包袱,猪八戒,会拱土,唐僧会念紧箍咒,齐天大圣栽跟头。第四游是《北游》,祖师老爷把行修,两边站的是母舅,龟蛇二将在脚下头。
湖北民歌与其他各地一样,情歌占有很大比重。鄂西山区的情歌,多带有粗犷的山地特色,江汉平原的情歌,则是一种优美似水的韵味。除一般的形式外,湖北的情歌还有一些特别的样式,如五句子和穿号子等等。
湖北儿歌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有的以培养道德感为主,更多的是逗趣歌,如“斗虫虫”“排排坐”“点脚斑斑”等。湖北各地流传的儿歌中,还有各种“古怪歌”“稀奇歌”“荒唐歌”“吹牛歌”“扯谎歌”等以幽默风趣为特色的儿童歌谣,把山区生活常识颠倒过来唱,让儿童觉得既可笑又培养了逻辑思维方法。
湖北时政歌中有大量的苏区歌谣,如《黄麻起义歌》《贺龙军》《门外在过兵》《一颗红心拿不去》等,都属于歌颂性的。但时政歌中更多的是批判性的,如清代崇阳县的钟九领导农民起义,农民高唱:“破通城,有钱粮;破通山,有硝磺;破蒲圻,有战场;破咸宁,下武昌,打到武昌做国王。”在当代,人们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干部作风等,也有很多时政歌加以讽刺。
近年来,湖北还有一种正在被人发现和注目的民歌资源——长篇叙事歌。20世纪50年代,民间文学工作者在湖北崇阳发现了两部民间叙事长歌《双合莲》和《钟九闹漕》,这两部汉族近代民间长诗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有人甚至认为是继东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之后汉民族民间叙事诗在现代的新发现。20世纪80年代,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出版了《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第一集)》,其中收录了160多种长歌的故事提要。可惜由于当时的条件,这些唱本的原始资料没有得到保存。近十年来,湖北民间叙事长诗的整理与出版呈现出一个高潮。2002年,由胡崇峻搜集整理的神农架孝歌《黑暗传》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与热烈讨论。2004年,神农架林区编印的《民间长诗》收录10部长篇叙事歌;2009年出版的《武当山南神道民间叙事诗集》《民间唱本》《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第一卷)》,分别收录了31部武当山长诗、26部十堰房县长诗、9部咸宁长诗。这些作品的集中发现表明:“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存在着一个非常活跃的湖北传承带,集中在与陕西、重庆交界的西北、西南部山区,与江西、湖南交界的东南丘陵地区。”①韩晓玲:《朴素而忘情地吟唱着——我省成为民间叙事长诗传承热土》,《湖北日报》,2010年7月2日。湖北发现的这些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群,为我们打开了又一扇了解汉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五、湖北民间艺文
“民间艺文”一词是台湾学者金荣华先生创用的,指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中的文学部分。民间文学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人来表演的。唱歌也好,讲故事也好,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民间表演,所以西方有所谓“表演理论”,强调的就是民间文艺的表演性。湖北的民间表演极为丰富,其中包含较多文学元素的形式,主要有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小戏三大类。
民间歌舞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重要艺术形态。《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民间文学与民间歌舞不可分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歌舞是文学的载体,文学是歌舞的内容。
湖北民间歌舞既有整个华夏文明中共有的一些常见形式,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打花鼓、玩灯、打莲湘、大头娃娃等,也有许多鲜明的地方风格与特点。例如,崇拜凤凰是楚文化的一个特色,在江汉平原各地县,就流行一种名叫“凤凰灯”(有的地方称作“玩凤凰”)的民间歌舞。湖北多水,不少地方的民间歌舞比如彩莲船、五虾闹鲇、搭虾子、蚌壳精、白鹭戏蚌等,都与水乡人们熟悉的劳动生活相关联。江汉平原的溜老三推车、三棒鼓,是非常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尚在鄂北流传的端公舞、沮水巫音,与楚人好巫的传统一脉相承。鄂西流传的傩舞、跳丧、摆手舞、耍耍等,体现的则是土苗文化的传统。
民间歌舞与节日习俗常常合为一体,其歌词须与现场情景结合,多为吉祥祈福的彩词。湖北各地风俗,春节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其中少不了民间歌舞。这些歌舞除热闹外,还有实际的送吉祥、讨彩头功能。象玩狮子、舞龙灯、划采船、耍蚌蛤精、踩高跷等,常常用来拜年和送彩。民歌中对各行各业都编唱了行业彩词。这些彩词生动地体现了各个行业的特点。
湖北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不少是民间歌舞,如土家族撒叶儿嗬(五峰县、巴东县)、闹灵歌(建始县)、耍耍(宣恩县、恩施市)、地盘子(咸丰县)、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县)、麻城花挑(麻城市)、八宝铜铃舞(宣恩县)、三节龙·跳鼓(云梦县)、肉连响(利川市)、拍打舞(通城县)、滚灯舞(松滋市)、地龙灯(来凤县)、赶象(宜城市)、凤凰灯(郧县)、端公舞(南漳县)、龙舞(鄂州市、黄冈市、恩施市)、高跷花鼓(南漳县)、五虾闹鲇(荆州市)、滚龙连厢(宣恩县)、地花鼓(兴山县、五峰县、巴东县)、搭虾子(洪湖市)、蚂虾灯(郧县)、狮舞(安陆市、潜江市)等。大多数民间歌舞中都有唱词部分。唱词与舞蹈相结合,更加宣示主题,增加气氛和美感。有些民间歌舞中还带有戏曲的成分,如郧县的跑旱船,就有太公、后摇婆、坐船娘娘、和丫鬟四种角色,由男性扮演的丑角后摇婆,手摇破扇,唱词戏谑,让观众乐个不停。
民间说唱又称民间曲艺,是以说唱形式来抒情和叙事的艺术。中国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有民间说唱形式存在,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300余种。大略可以分为讲故事、唱故事、说笑话几个类别。湖北民间说唱有着非常强烈的地方色彩,主要有丝弦小曲、渔鼓道情、鼓书鼓词、踏歌耍唱四种形式。
湖北的丝弦小曲十分有特色,主要有湖北小曲、碟子小曲、长阳五峰南曲、恩施扬琴、襄阳小曲、郧阳曲子、文曲、利川小曲等。
渔鼓道情也是湖北流传最广的一种说唱艺术,富有江汉平原的特色。道情是渔鼓的前身,源于道教宫观,原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后来发展为民间曲艺。在湖北各地,渔鼓发展出多种地方形态,有鄂东南一带流行的高腔渔鼓、哦吙渔鼓,也有鄂西流传的竹琴、走马渔鼓,宜昌地区则流行楠管,这种艺术形态的多样变化,表明这一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道情相似的还有善书,起源于佛教的劝善活动,在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广下,从官方走向民间。形式类似评书,道具为一方醒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祈福消灾,劝善行好。目前只有汉川县还有善书表演活动,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特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湖北渔鼓的题材多为冤案故事,而道情和善书则以劝善为主,故事多带有宗教色彩。
鼓书鼓词也是湖北常见的说唱艺术,湖北大鼓是北方同类形式流传到本地后的变体,改用黄陂、孝感方言,并在全省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与流派。20世纪20年代,部分艺人放下鼓板,以说为主,形成湖北评书;而另一部分艺人坚持“打鼓说书”,在唱功上锐意革新,将铜镰换成黄杨木云板,声音比较柔和动听,湖北大鼓从此定型。湖北大鼓有南派(南路子)、北派(北路子)之分,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明智集南北二派大成,是湖北大鼓的传承人。他的表演活动至今仍非常活跃,极受欢迎。湖北大鼓的传统曲目约有170个,新编曲目约100曲,长篇鼓书多为演义、侠义和公案,短篇则多取材民间生活。
湖北民间说唱中还有一类踏歌耍唱,代表性的形式有江汉平原流传较广的莲花落和三棒鼓、跳三鼓;江陵沙市一带的鼓盆歌、恩施的满堂音和花鼓、讲书锣鼓;鄂西北一带的郧阳花鼓子、当阳的扇子戏、随州的打锣鼓等等。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说唱项目有湖北小曲(武汉市)、湖北大鼓(武汉市、团风县)、南曲(长阳县、五峰县)、恩施扬琴(恩施市)、说鼓子(公安县、松滋市)、石首跳三鼓(石首市)、湖北渔鼓(武汉市)、湖北评书(武汉市)、湖北道情(武汉市)、利川小曲(利川市)、宜城兰花筒(宜城市)、满堂音(鹤峰县)、枝江楠管(枝江市)、打锣鼓(随州市曾都区)、三棒鼓(天门市、宣恩县、来凤县)、天门渔鼓(天门市)、碟子小曲(天门市)、玉连环(鄂州市)、恩施三才板(恩施市)、当阳打鼓说书(当阳市)、郧西三弦(郧西县)、义阳大鼓(随州市曾都区)、善书(武汉市蔡甸区、仙桃市)、跳三鼓(江陵县)、公安道情(公安县)、郧阳四六句(郧县)、沔阳渔鼓(仙桃市)、沔阳道情(仙桃市),等等。
湖北是民间戏曲之乡,不仅是汉剧、黄梅戏的发祥地,也是京剧的重要源头之一,除了大型剧种外,各地还有许多民间小戏。过去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对戏剧的酷爱有时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湖北民谚中说:“看了蔡喜儿,回家摸不到椅儿;看了余士林,回家摸不到门。”“害病不吃药,只听沈三的哟哎哟。”可见,戏曲在民间的巨大影响。
湖北民间小戏中,属于花鼓戏系统的有东路花鼓、黄孝花鼓、天沔花鼓、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随县花鼓、郧阳花鼓等;属于采茶戏系统的有黄梅采茶戏和阳新采茶戏,属于灯戏系统的有钟祥、荆门流传的梁山调,崇阳、通城的提琴戏,五峰、鹤峰的柳子戏,和恩施地区的灯戏和堂戏。在鄂西南土家族中,流行着形式原始的傩戏,湖北的皮影戏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流行于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孝感、汉川、应城、麻城等市县。
湖北民间小戏中,最有特色的一是楚剧,一是皮影。楚剧于1850年前形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表演讲究贴切、自然、不拘一格地运用程式手段,乡土气息浓郁。既能演生活小戏、现代戏,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表现手段丰富多样,深受江汉平原民众的喜爱。
湖北皮影分大皮影、中皮影和小皮影。大皮影又称“门神谱”,中皮影又叫“汉口皮影”,小皮影又称“魏谱”。湖北皮影总体上讲究圆润,不像四川皮影有棱有角,也不像北方皮影重于图案。江汉平原上过去演出皮影戏的风俗是:正月闹元宵,唱《大回窑》;二月二日土地菩萨生日,唱《土地会》;三月三日是寒食节,唱《火焚绵山》;四月八日祭神,唱《箍箍阵》;五月端阳唱《汨罗江》;六月初六祭汉代杨泗将军,唱《哪吒闹海》;七月七唱《鹊桥渡》;八月十五唱《唐明皇游月宫》。这些演出的内容与节日文化密切关联,活跃了节日气氛。
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小戏有:傩戏(鹤峰县、恩施市)、荆河戏(荆州市)、南剧(来凤县、咸丰县)、襄阳花鼓戏(宜城市)、山二黄(竹溪县)、采茶戏(阳新县)、随州花鼓戏(随州市曾都区)、崇阳提琴戏(崇阳县)、梁山调(钟祥市)、远安花鼓戏(远安县)、东路花鼓戏(麻城市、罗田县)、恩施灯戏(恩施市)、鹤峰柳子戏(鹤峰县)、巴东堂戏(巴东县)、京剧(湖北省京剧院)、荆州花鼓戏(仙桃市)、皮影戏(云梦县、仙桃市、神农架林区)、英山采茶戏(英山县)、文曲戏(武穴市)、武当神戏(丹江口市)、郧阳二棚子戏(郧县)。
综观湖北民间文学的类别,整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多元一体”特点:所谓“多元”,指湖北地处中部,是周边文化汇集之地,湖北民间文学中既有华夏文明的成果,也有来自周边不同地域文化的元素,使湖北民间文学呈现出异常丰富多彩的格局。所谓“一体”,是指湖北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道路和文化积淀过程,特别是历时八百年的楚文化,形成了以荆楚文化为基础的民间文学体系。湖北民间文学的风格鲜明,如江汉平原民谣小调的水乡风情,鄂西山区阴歌和孝歌的巫风遗存等,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责任编辑:王素珍]
I207.7
A
1008-7214(2016)06-0043-12
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