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提琴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对策与思考
2016-02-02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宁 涛(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浅析大提琴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对策与思考
宁 涛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大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势头,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大提琴专业人才。同时,也显现出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作为大提琴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顺应需求,在学习与交流中积极主动去学习与借鉴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而辅助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中国大提琴教学的发展加以完善。
大提琴;教学;演奏基本功;实践;借鉴
大提琴自十六世纪诞生直至今天,在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变得愈加的重要,无论是其浑厚丰满的音色,还是丰富多变的演奏技巧,亦或是深沉优美的艺术特性,这些独特的魅力汇聚一身,让大提琴能够一不同的音色变化与歌唱抒情性的旋律去完美地呈现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也正因如此,其赢得了众多作曲家、演奏家与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与青睐。笔者遍览大提琴的艺术发展历程,发现几乎世界所有著名的作曲家都曾为大提琴创作过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大提琴艺术进入中国后,随着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大提琴艺术也得到了大众与音乐专业人士的普遍喜爱,无论是学习者的分布与大提琴教学的需求,都呈现出了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现如今,面对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大众对于高雅艺术的需求日渐兴盛,大提琴作为独具魅力的乐器让大众对其产生了极大的热爱,进而也就对大提琴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好的教学要求与学习目标。
从以往大提琴被视为冷门专业,到如今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和青睐,再到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大提琴专业人才,可以说大提琴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今,中国大提琴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比赛,以及优秀的大提琴演奏人才走出国门,也使得我们与国外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进而随着大提琴演奏与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大提琴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顺应需求,在学习与交流中积极主动去学习与借鉴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而辅助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中国大提琴教学的发展加以完善。
在笔者看来,大提琴教学其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需要传授大提琴学习者演奏方法、演奏技能、演奏理论等内容,帮助学习者在科学、体系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演奏习惯,还需要引导他们在感受大提琴艺术学习所带来的情感与音乐表现,同时也需要注重他们在长期的学习与训练中能够奠定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与音乐理解、领悟能力。在音乐学院中,大提琴教学在多年的沉淀与积累中早已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但笔者也同时发现在具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大提琴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笔者认为,大提琴之所以具备浑厚丰满的音色与深沉优美的特性,极具歌唱抒情性的表现力,除了乐器自身独特魅力之外,更为重要的即是在于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大提琴演奏其实并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其同时也是一门技术,而艺术更需要技术来为其支撑与服务。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大提琴艺术而言,演奏技术的重要性显露无遗。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虽然非常注重对于大提琴学习者演奏技术的训练,但却并没有将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据笔者了解,在德国,大提琴教师对于大提琴学习者在技术性训练方面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不仅会在音准、换把、弓法、换弦、指法等等多个技术细节方面要求干净、准确,更会针对不同的演奏技术要求进行专项的技术性考核,而且这在学习者整体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比例。或许是德国人严谨的性格如此,但在笔者看来,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这些大提琴学习者肯定能够掌握较为扎实和熟练的演奏技术,也为他们日后演奏各种风格与技术难度的音乐作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更加重视学习者演奏基本功的培养与严格要求,娴熟扎实的演奏基本功无疑是出色演奏的基础。在当下的教学中,对于基本功的重视程度虽然很高,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应当正视基本功训练的严苛性与差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基本功训练方式,让学习者同样正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从外,教师更应当对学习者的演奏水平有一个清晰且准确的评判与界定,能够让学习者明晰自己的水平与进步的空间。
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习者对于作品的学习、掌握、理解程度,引导并要求学习者对于作品进行全方位、彻底的理解与认知,不允许学习者在不熟悉或是半调子理解的情况下冒失演奏,其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对于音乐作品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作品保持着一种敬畏之心。同时,教师在安培教学内容、音乐作品的同时,对于学习曲目的顺序也要就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循序渐进地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积累。进而在不超出学习者能力范围的基础上,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最大值去帮助他们制定一份详细、循序渐进地曲目训练计划,通过一定的统筹辅助学习者的成长。
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重视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审美、时间、完善教学手段等等。无论是大提琴艺术,亦或是其他艺术形式,其关键的核心即是在于审美的体验与教育,审美能力是学习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当下的大提琴教学中,审美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当下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另外,大提琴演奏同样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艺术,其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发现、检验、改正大提琴教学的实际成果与效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舞台实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方面也是当下大提琴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完善上,存在着单一、匮乏的情况,致使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欢迎,严重影响着大提琴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
总而言之,大提琴演奏与教学在中国取得蓬勃发展之机,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演奏人才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教学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大提琴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当下的成绩,更应当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去借鉴、去学习,进而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手段,为大提琴艺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